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7)
2023(11777)
2022(9373)
2021(8742)
2020(7556)
2019(16953)
2018(17327)
2017(34358)
2016(18252)
2015(20781)
2014(20799)
2013(20756)
2012(18770)
2011(16800)
2010(17513)
2009(16782)
2008(16820)
2007(15459)
2006(13962)
2005(12728)
作者
(52793)
(44025)
(44021)
(41512)
(27813)
(20973)
(19732)
(17154)
(16443)
(15872)
(14809)
(14668)
(14131)
(13861)
(13371)
(13320)
(13012)
(12906)
(12823)
(12594)
(11030)
(10904)
(10814)
(10144)
(9938)
(9891)
(9879)
(9738)
(8866)
(8680)
学科
(90589)
(84853)
经济(84756)
(72906)
企业(72906)
管理(65987)
(46134)
方法(39656)
数学(32030)
数学方法(31466)
农业(30526)
业经(29911)
(24997)
中国(22187)
技术(21184)
(19349)
(18016)
财务(17960)
财务管理(17941)
企业财务(16895)
(16219)
(15864)
贸易(15854)
(15535)
理论(14689)
(14490)
(14190)
(14028)
(12857)
银行(12843)
机构
学院(277644)
大学(267914)
(121596)
经济(119353)
管理(116102)
理学(99857)
理学院(99083)
管理学(97539)
管理学院(97075)
研究(82072)
中国(68546)
(55608)
(55245)
(55104)
科学(46801)
财经(44011)
(42772)
业大(42625)
农业(41886)
(40472)
(39736)
中心(39358)
研究所(35923)
经济学(35707)
北京(34543)
(33779)
经济管理(33670)
经济学院(32458)
财经大学(31839)
商学(31237)
基金
项目(174258)
科学(138912)
研究(131947)
基金(126935)
(107855)
国家(106789)
科学基金(94089)
社会(86016)
社会科(81445)
社会科学(81419)
(70700)
基金项目(66741)
教育(59472)
自然(58801)
自然科(57528)
自然科学(57518)
自然科学基金(56530)
(56284)
编号(55509)
资助(52020)
成果(42940)
(39558)
(39057)
(38789)
(38280)
重点(37755)
课题(36302)
创新(36199)
国家社会(35252)
(34903)
期刊
(142517)
经济(142517)
研究(78608)
(57773)
中国(52431)
管理(46207)
(43825)
农业(39019)
科学(36042)
学报(34696)
业经(30457)
技术(30150)
(28901)
金融(28901)
大学(28687)
学学(27591)
教育(23319)
财经(21753)
经济研究(21005)
(20144)
问题(19547)
(18707)
技术经济(18552)
统计(14922)
商业(14796)
农村(14540)
(14540)
(14272)
农业经济(14216)
世界(13975)
共检索到416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特色与存在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分地区、分类型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模式,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续)高启杰,朱希刚,陈良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技推广模式的优化选择我国未来的农技推广模式,应当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我国农民、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刘战平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经济、体制、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和农户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方向和优化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冰  肖长坤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紧密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这需要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链条的有机衔接,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国际上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归纳为主要8种,在依托主体、运行机制和特点上各不相同,为了便于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进行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现对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近远期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聪  佘宇平  
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应用较多的各种农业推广模式,借鉴国内外推广工作经验,分析探索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适合于云南省情的农业推广模式,针对当前采用农业推广模式的缺陷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辉  赵晓峰  张正新  
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这是克服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陕西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实践中,组建了以"大学专家+政府农技推广员+乡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通过"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三个嵌入点向农村推广技术,形成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农村技术精英学习应用技术的能动性,逐步在乡土社会内部建立农技推广的小环境并与农推体制高效对接,形成技术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良玉  
使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本文着重从6个方面论述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四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于服务现代农业,加速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大学为依托,以大学专家领衔和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为骨干,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试验示范站(基地),构建起从科技源头到"最后一公里"的快捷通道。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大学专家与地方农技推广力量紧密结合,院校科技资源与政府行政资源和企业经济资源紧密结合,激活了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加速了最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区域主导产业升级和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探索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西农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巨涛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成功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推广和扩散体系。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要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燕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可持续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本文分析了生态农业的特征及技术推广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文利用全国统计数据和个案实地调查的资料,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经费来源、职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人员数量多,专业素质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非政府部门的推广机构参与度提高,但有局限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革和加强我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维生  
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俊红  田有国  龚晶  杜洪燕  刘哲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众多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各主体的自身发展、行为实践及相互协作程度,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和力度。本文基于陕西、甘肃、河北等8省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总结归纳我国农技推广各主体的行为实践和经验,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得到全面履行,引导和规范了社会化服务、建设了类型多样试验示范基地、探索了效率优先的工作新机制、实现了对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我国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主体探索了延伸式服务、合作式服务、引导式服务、农技综合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技术示范带动服务和托管式技术服务7种模式,教学科研机构创新了科技小院、试验示范站、四体融合、三位一体和技术总承包等5种模式。然而,不同主体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主体活力不足、经营性服务组织能力不强、教学科研主体创新不够、多元化主体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扶持经营性主体发展壮大、推进农科教推一体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推广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利敏  
本文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在内部和外部的组织管理、推广工作的内容、推广人员的素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