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7)
- 2023(17649)
- 2022(15100)
- 2021(14164)
- 2020(11945)
- 2019(27211)
- 2018(27170)
- 2017(53109)
- 2016(28977)
- 2015(32493)
- 2014(32561)
- 2013(32456)
- 2012(30032)
- 2011(27241)
- 2010(27643)
- 2009(26015)
- 2008(26077)
- 2007(23490)
- 2006(21287)
- 2005(19008)
- 学科
- 济(119229)
- 经济(119076)
- 业(107111)
- 管理(92773)
- 企(87781)
- 企业(87781)
- 方法(52327)
- 农(49778)
- 数学(42467)
- 数学方法(41951)
- 财(35677)
- 业经(35204)
- 农业(32986)
- 中国(32103)
- 制(26672)
- 务(24223)
- 财务(24154)
- 财务管理(24119)
- 学(23960)
- 企业财务(22880)
- 贸(22421)
- 贸易(22411)
- 技术(21889)
- 易(21827)
- 地方(21717)
- 策(21661)
- 理论(21149)
- 和(20544)
- 银(20003)
- 银行(19952)
- 机构
- 学院(427248)
- 大学(423963)
- 济(174002)
- 管理(170448)
- 经济(170300)
- 理学(146583)
- 理学院(145022)
- 管理学(142721)
- 管理学院(141934)
- 研究(141855)
- 中国(109730)
- 京(90237)
- 科学(86848)
- 财(82832)
- 农(81382)
- 所(72290)
- 业大(66117)
- 财经(65518)
- 研究所(65343)
- 江(65211)
- 中心(64429)
- 农业(62841)
- 经(59472)
- 北京(56851)
- 范(54702)
- 师范(54234)
- 州(52055)
- 经济学(51060)
- 院(50607)
- 财经大学(48170)
- 基金
- 项目(280060)
- 科学(220848)
- 研究(206985)
- 基金(203443)
- 家(176491)
- 国家(174862)
- 科学基金(150343)
- 社会(130486)
- 社会科(123350)
- 社会科学(123318)
- 省(109860)
- 基金项目(107629)
- 自然(97376)
- 自然科(95107)
- 自然科学(95080)
- 教育(93882)
- 自然科学基金(93408)
- 划(91642)
- 编号(85502)
- 资助(83628)
- 成果(70059)
- 部(62389)
- 重点(62080)
- 发(60221)
- 创(59272)
- 课题(58104)
- 创新(54836)
- 教育部(53137)
- 科研(53114)
- 国家社会(53002)
- 期刊
- 济(200412)
- 经济(200412)
- 研究(127699)
- 中国(80239)
- 农(79262)
- 学报(66385)
- 管理(64203)
- 财(63823)
- 科学(62371)
- 农业(53583)
- 大学(50813)
- 学学(48152)
- 教育(44168)
- 融(43429)
- 金融(43429)
- 业经(37252)
- 技术(36316)
- 财经(32292)
- 经济研究(30033)
- 经(27608)
- 业(27576)
- 问题(26910)
- 技术经济(22330)
- 版(21081)
- 理论(20510)
- 现代(20472)
- 科技(19988)
- 商业(19727)
- 贸(19624)
- 图书(19266)
共检索到638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大豪
形成农业弱质性的本质原因在于农产品处于产销链的末端;需求弹性小;大部分产品不能久贮以及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一些情况加重了这种弱质性。农业弱质性不止给农业带来损害,还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减轻、克服由此产生损害的根本措施在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产品生产、运销一体化,使农产品生产运销各环节获得大致相等的利润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敌 明洋
我国的农业同其它国家的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 ,是天然需要支持和保护的产业。但我国农业的弱质性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农业弱质性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农业弱质性的特点 ,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弱质性的主要对策 :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三是加快农业保险进程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是规范农村信用社 ,增加农业信贷投入。以此改善农业的弱质性 ,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农业 自然风险 市场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从需求供给视角分析农业保险的弱质性,得出在自由竞争市场农业保险不存在均衡价格的结论,故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克服农业保险的弱质性,保持农业保险需求供给平衡,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弱质性 需求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贾善和
中央连续四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安排部署“三农”工作,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在传统农业弱质性理论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市场经济 弱质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德锋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 ,也是弱质性产业 ,并表现出了许多弱质性的特征。因此 ,遵循经济规律 ,探讨农业弱质性形成的根源 ,追溯农业弱质性形成的依据 ,对于更有力地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周期性波动 市场潜力 政策扶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中
本文基于1996-2008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和广西GDP的相关年度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和广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量每增长1%,将导致广西GDP增长0.82%。
关键词:
广西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红 支玲 刘勇
三北地区林业产业具有一种弱质性的特点,这种弱质性主要是受制于资源、环境、制度、组织的约束,本文通过对其林业产业弱质性的分析,试图寻找适应于三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旨在通过特色资源培育,科学技术开发,有效的制度创新,以及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社会中间组织等方式,促进三北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三北地区 林业产业 弱质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蒙芝
农业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河南省产粮大县滑县和鄢陵县的调研发现,粮食核心产区农业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的"弱质化"特征。为更好应对农业劳动力"弱质化"问题,应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核心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面向粮食核心产区的教育补偿机制,高度重视粮食核心产区青年农民的培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粮食核心产区 劳动力 选择性转移 弱质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蒙芝
农业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河南省产粮大县滑县和鄢陵县的调研发现,粮食核心产区农业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的"弱质化"特征。为更好应对农业劳动力"弱质化"问题,应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核心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面向粮食核心产区的教育补偿机制,高度重视粮食核心产区青年农民的培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粮食核心产区 劳动力 选择性转移 弱质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书海 郭梦瑶
现有文献大多是定性地分析粮食生产弱质性的原因,并把弱质性视为粮食生产永恒不变的特性。笔者以相对劳动生产率系数作为粮食生产弱质性的测量指标,计算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取决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战略,局部波动则主要由政府粮食政策的调整引起;粮食生产弱质性程度与粮食生产经济拉动效应中度负相关;粮食生产弱质性与第一产业比重高度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没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粮食生产弱质性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强
产业结构的质态对产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产业安全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界定了产业结构弱质化的概念,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有逐渐弱质化的趋势,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产业结构弱质化对产业安全的危害。最后,文章提出扭转产业结构弱质化趋势的关键在于转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思路、积极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国宝
跨世纪的最后十年,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将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运用生态经济协同思想,促进经济发展,将是本年代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我国农业方面的情况作些初步探讨。一、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当前,人们在经济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关系,重视经济活动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但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美平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这种弱质性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交换领域导致最初的农业衰微。但是,最初衰微的农业经过政府主导型财政支农、市场跟进型金融助农和企业反哺型工业强农这些后天强势化改造,最终能够将落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先进的现代农业。
关键词:
弱质性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