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3)
- 2023(6485)
- 2022(5616)
- 2021(5302)
- 2020(4522)
- 2019(10311)
- 2018(10411)
- 2017(20265)
- 2016(11060)
- 2015(12626)
- 2014(12728)
- 2013(12665)
- 2012(11849)
- 2011(10672)
- 2010(11086)
- 2009(10779)
- 2008(10974)
- 2007(10122)
- 2006(9341)
- 2005(8876)
- 学科
- 管理(44062)
- 济(43410)
- 经济(43313)
- 业(40927)
- 企(36181)
- 企业(36181)
- 财(20852)
- 方法(19182)
- 制(17623)
- 数学(16755)
- 数学方法(16660)
- 中国(14433)
- 务(14292)
- 财务(14275)
- 财务管理(14245)
- 企业财务(13665)
- 体(11928)
- 农(11405)
- 业经(10648)
- 体制(10507)
- 银(10285)
- 银行(10278)
- 行(9798)
- 贸(8789)
- 贸易(8781)
- 易(8654)
- 融(8555)
- 金融(8553)
- 税(7598)
- 度(7481)
- 机构
- 大学(168011)
- 学院(166188)
- 济(72867)
- 经济(71351)
- 管理(64700)
- 理学(54759)
- 理学院(54274)
- 管理学(53722)
- 管理学院(53412)
- 研究(51744)
- 中国(43219)
- 财(42505)
- 京(34920)
- 财经(32301)
- 经(29103)
- 科学(26034)
- 所(25174)
- 江(25054)
- 财经大学(24023)
- 中心(23243)
- 经济学(23019)
- 北京(22600)
- 研究所(21638)
- 经济学院(20758)
- 州(19718)
- 农(19403)
- 商学(19128)
- 范(19012)
- 商学院(18970)
- 师范(18867)
- 基金
- 项目(96207)
- 科学(76530)
- 研究(75022)
- 基金(71109)
- 家(59387)
- 国家(58905)
- 科学基金(51193)
- 社会(49491)
- 社会科(46954)
- 社会科学(46946)
- 基金项目(37211)
- 省(35780)
- 教育(35114)
- 编号(30993)
- 自然(30521)
- 划(30109)
- 自然科(29752)
- 自然科学(29745)
- 自然科学基金(29260)
- 资助(29080)
- 成果(27403)
- 制(24961)
- 部(23459)
- 重点(21380)
- 课题(21201)
- 教育部(20985)
- 性(20963)
- 人文(20338)
- 国家社会(20327)
- 创(20209)
共检索到262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兴虎 蔡科云
WTO体制的原则与功能提出了其对成员制度性影响的框架和范围。入世后中国公司法面临如何处理规则趋同性与公司法制本土化、如何平衡国内投资者与国外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协调竞争与发展的关系等新课题。本文在对比分析现行公司法存在的公司法律体系缺乏统一性、公司法与相关法之间缺乏互动机制、公司法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等局限性之后,提出了在WTO所提供的制度框架下,我国公司法在统一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实现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方面的修改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姚刚
我国1993年公司法已经在制度方面显露出重大缺陷,随着传统的股东有限责任、资本多数决等原则受到挑战,公司法的现代化改革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东亚公司法改革历次解决的许多问题,正是目前我国内地面临的问题,其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为了制定和实施好一部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公司法,我国公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保护公司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公信力以及强化法律保护效率。本文提出了若干改革思考,供我国立法机构、监管机构参考。
关键词:
公司法改革 东亚经验 立法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晔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国家股代理人虚位,漠视公司利益相关人的权益,职工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程度低,缺乏培育企业家的体制,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不足。重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议构造股权多元化结构,允许银行持股参与公司治理,大力推行职工董事制度,建立健全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法人治理结构 重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月荣 张荣云
本文认为经营者和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应在制衡机制下给予充分的激励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所有者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约束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最终实现激励与约束下的制衡。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激励 约束 国有大中型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乃兴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成为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新老三会的整合、股权的过度集中、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等问题。文章从《公司法》的角度,提出在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公司法》所担负的任务。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法律规制 公司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秀华
论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权的保护张秀华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从一定意义上讲,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东资本的结合,着重于公司资本的数额,而公司注册资本,又须划分为等额股份。虽然股东的多寡并不是公司资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梅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对公司法定公积金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司法定公积金制度的提出,对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行为,确保公司真正做到自负盈亏,健康发展,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伯琦 陈君
随着我国社会投资和公司实践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面对加入 WTO的挑战 ,对我国公司法进行完善理应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我国公司设立应实行降低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冰
拥有多元化、开放性和动态性的课程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践等方面的认知和行为缺陷,会导致教师课程观的诸多局限。只有突破"实用主张"的课程价值观、"公共视野"的课程文化观、"工具理性"的课程知识观以及"技术主义"的课程教学观,构建起基于"文化-个人"观取向的课程观,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基于课程发展视域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燕
审计模式的选择是《公司法》确立法定审计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包括审计主体与审计对象范围两个方面。注册会计师独任审计与部分强制审计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体现了对审计功能及其局限性的理性认识。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实际出发,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中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协调与审计法的矛盾,对法定审计的范围进行合理的确定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坡
理解公司法应从我国的公司法条文出发。在我国,原则上由监事会行使监督权,1-2名监事的公司除外。另外,在特殊情况下,监事个人也可行使监督权,即列席董事会会议和质询、建议权。从立法论来看,应采用监事独立行使职权制。公司法第55条应理解为监事有出席董事会的义务以及陈述意见的义务,修法时宜规定其调查权及于子公司。
关键词:
公司法第54条 第55条 监督权 解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建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万一
公司法作为商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实践,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从公司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体系安排、法律形态选择等角度提出了建议,认为公司法的制定应充分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内涵,应反映世界公司法发展的先进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
公司法 商法 股东会 董事会 股份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卫峰
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法治经济,公司法对于构建法治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公司法要实现此种目标,首先就得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法的价值诉求不但受制于经济发展状况,也受制于社会文化思想。文章依据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思想发展水平讨论我国公司法价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公司法价值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社会文化 公司法 价值诉求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孙秀君
在我国,法律制度本身不完全是一个法律问题,它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个政策问题。立法者根据具体的国情,应该首先在考虑政策环境的前提下,糅合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以及历史的若干具体因素在法律里面。法律作为人类社会自组织的一种制度方式,立法与社会需求的帕雷托最优应该建立在立法者的科学智慧与社会现实博弈的基础上。公司法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忽略了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业和农村问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忽视农村问题就是忽视我国的社会安全。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开始,从公司对社会的作用入手,借鉴国外公司制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公司法提出检讨。当然,这种检讨是尝试性的。因为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和有关国家对农村和农民的政策不仅仅是公司法所能解决的。
关键词:
公司法 农业 农村 社会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