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382)
2022(6343)
2021(5882)
2020(5188)
2019(11581)
2018(11936)
2017(23769)
2016(12872)
2015(14741)
2014(14866)
2013(14663)
2012(13676)
2011(12496)
2010(12809)
2009(12489)
2008(12592)
2007(11617)
2006(10669)
2005(9923)
作者
(36951)
(30674)
(30416)
(29151)
(19357)
(14434)
(13983)
(11675)
(11590)
(11190)
(10293)
(10200)
(9801)
(9786)
(9490)
(9335)
(9055)
(8977)
(8974)
(8902)
(8015)
(7454)
(7283)
(6974)
(6961)
(6958)
(6933)
(6845)
(6143)
(5911)
学科
(48500)
经济(48409)
管理(47104)
(41245)
(35470)
企业(35470)
方法(21358)
(19529)
数学(18332)
数学方法(18137)
(17690)
中国(15742)
(12982)
(12700)
财务(12672)
财务管理(12645)
业经(12198)
企业财务(12102)
(11905)
银行(11896)
(11396)
(11350)
(10115)
贸易(10107)
(9910)
体制(9775)
(9759)
金融(9756)
(8984)
(8324)
机构
大学(192167)
学院(190665)
(79143)
经济(77366)
管理(75065)
理学(63084)
理学院(62483)
管理学(61671)
管理学院(61309)
研究(59621)
中国(50007)
(44658)
(40431)
财经(34126)
科学(32634)
(30588)
(29298)
(29240)
中心(28684)
北京(25885)
研究所(25562)
(25222)
财经大学(25137)
经济学(24426)
(23860)
业大(23549)
(22946)
师范(22754)
经济学院(21999)
(21422)
基金
项目(115601)
科学(91212)
研究(88750)
基金(84259)
(71354)
国家(70805)
科学基金(61145)
社会(57091)
社会科(54124)
社会科学(54111)
基金项目(44261)
(44106)
教育(41125)
编号(38083)
自然(37139)
(36889)
自然科(36205)
自然科学(36195)
自然科学基金(35583)
资助(34242)
成果(33494)
(27543)
(26685)
重点(25480)
课题(25180)
项目编号(24602)
(23713)
国家社会(23639)
教育部(23513)
(23407)
期刊
(90494)
经济(90494)
研究(59655)
中国(38804)
(36910)
管理(28714)
学报(25254)
(23783)
金融(23783)
(22964)
科学(22959)
大学(19571)
教育(19270)
学学(18118)
财经(17645)
技术(15776)
(15021)
业经(14931)
农业(14634)
经济研究(14432)
图书(12651)
问题(12614)
理论(12271)
实践(11188)
(11188)
(10935)
财会(9793)
会计(9436)
商业(8897)
国际(8834)
共检索到299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宗胜  何威  
国内现有立法及研究鲜少详尽关注信息可携带权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得该权利在实践中难以行使。信用信息相较于一般信息,更关乎主体的人格权及财产权,因此探索信用信息可携带权的制度构建十分必要。通过对各法域的立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实所需可知:非自然人作为信用信息的重要主体,且拥有独立人格,理应享有信用信息可携带权。衍生信用信息应当被纳入客体范畴之列,为此可尝试构建一种有偿携带机制,以弥补信息处理者的开发成本。还应赋予信息主体对公共信用信息可携带权,以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就行权条件,应统一信用信息携转的格式,不得妨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侵犯信息处理者的商业秘密,不影响删除权、撤回同意权的行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梓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但是我国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还十分落后,杜会信用环境还不够完善,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本文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国际经验分析出发,探讨了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模式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梓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减低社会的调节成本。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因此加强信用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从社会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和国际经验出发,选择我国信用建设的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秦  李镇华  
交易是一对权利束的相向运动,当权利束的转移存在时间差的时候,这种交易就称为信用交易,而交易的权利束就是产权。产权与信用交易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它们之间定量的关系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而以上问题具体到中国,就体现为中国的信用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建军  邹凯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由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3个部分构成。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变迁已势在必行,其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文化的良性发展、信息法规政策的加速制定、实施机构的变革与整合、标准规范体系的构筑、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树林  
我国的信托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原因不是缺乏实践,不是缺乏学术研究,也不是缺乏控制和监管,而是我国的信托生不逢时并且出现了制度设计上的失误,使得信托的功能受到扭曲,信托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重建信托制度势在必行,而且我国已经具备了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彦翔   徐本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阳春  
入世后的中国承担了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并达到国际标准的义务。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石上的商品经济 ,信用制度是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之一。本文运用信誉收益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信用状况不佳的具体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归属 ;严惩违规者 ,增大违信成本 ;建立完善的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以及发达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戈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地位与其供给紧张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据了我国用水总量的绝对多数。优化农业用水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我国水资源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农业水权转让制度作为配置农业用水的有效方式必须得到重视。该文对我国农业水权转让制度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通过文献整理及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农业水权转让存在困境,如农业水权转让存在着权利主体虚置、现有水价机制缺乏科学性、农业水权转让规则欠缺及农业水权配置市场参与不够等不利因素。针对我国农业水权转让制度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水权转让制度中应明确农业水权权利主体,建立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文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在农村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村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化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时东  杨晖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从法律上提出了个人信息的可携带权,赋予公民自主支配个人信息的权利。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权利,关系到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和数字经济业态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当前,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制度、法规障碍主要表现为: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用的商业保险制度、担保保证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因此,为了推动消费信用的迅速发展,促进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这是我们必须做出的对策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正宁  
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信用制度的完善。应建立个人账户体系,培育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国家个人信用专用网络,创建个人信用制度所需的法制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博  
2001年底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消费者信心已跌至9年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缺陷。该文从信用危机经济学原理着手,分析了美国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