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790)
- 2022(7471)
- 2021(7052)
- 2020(6165)
- 2019(13683)
- 2018(13696)
- 2017(27498)
- 2016(15073)
- 2015(17240)
- 2014(17430)
- 2013(17112)
- 2012(16231)
- 2011(14506)
- 2010(15081)
- 2009(14782)
- 2008(15228)
- 2007(14216)
- 2006(12910)
- 2005(12209)
- 学科
- 济(56993)
- 经济(56870)
- 管理(55928)
- 业(52439)
- 企(44917)
- 企业(44917)
- 方法(26038)
- 财(25665)
- 制(23589)
- 数学(22518)
- 数学方法(22274)
- 中国(19680)
- 务(17426)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49)
- 银(17020)
- 银行(17006)
- 企业财务(16605)
- 行(16138)
- 体(15449)
- 农(15400)
- 融(14132)
- 金融(14130)
- 业经(13408)
- 体制(13390)
- 贸(11620)
- 贸易(11609)
- 易(11412)
- 险(11395)
- 保险(11304)
- 机构
- 大学(224650)
- 学院(221608)
- 济(93272)
- 经济(91155)
- 管理(85407)
- 理学(71277)
- 研究(70813)
- 理学院(70603)
- 管理学(69592)
- 管理学院(69179)
- 中国(63122)
- 财(55645)
- 京(47623)
- 财经(41994)
- 科学(38016)
- 经(37882)
- 所(35499)
- 江(34625)
- 中心(33538)
- 财经大学(31295)
- 北京(30934)
- 研究所(30653)
- 农(29886)
- 经济学(29219)
- 州(27529)
- 业大(26725)
- 经济学院(26282)
- 院(25559)
- 范(25392)
- 师范(25157)
- 基金
- 项目(129551)
- 科学(102180)
- 研究(97774)
- 基金(95620)
- 家(81152)
- 国家(80482)
- 科学基金(69428)
- 社会(63709)
- 社会科(60279)
- 社会科学(60264)
- 基金项目(49552)
- 省(47995)
- 教育(45475)
- 自然(42964)
- 自然科(41935)
- 自然科学(41924)
- 自然科学基金(41210)
- 划(40761)
- 资助(40243)
- 编号(39800)
- 成果(35117)
- 部(30958)
- 制(30622)
- 重点(28747)
- 课题(27473)
- 教育部(27276)
- 性(27133)
- 国家社会(26288)
- 创(26235)
- 人文(26077)
- 期刊
- 济(110044)
- 经济(110044)
- 研究(74952)
- 中国(47708)
- 财(46793)
- 管理(34876)
- 融(33518)
- 金融(33518)
- 学报(30254)
- 农(28155)
- 科学(28065)
- 大学(24603)
- 学学(23173)
- 财经(22191)
- 教育(21450)
- 经(18803)
- 农业(18082)
- 技术(17689)
- 经济研究(17132)
- 业经(16297)
- 问题(14619)
- 贸(13428)
- 理论(12924)
- 财会(12463)
- 会计(12093)
- 国际(12024)
- 实践(11508)
- 践(11508)
- 技术经济(10613)
- 现代(10439)
共检索到358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玫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面临着公司治理问题。股权的分散,凸显公司治理中监督的重要性。本文在对我国保险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发挥作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徐心怡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为一体的混合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监事会制度在我国形同虚设的问题根源不仅存在于其制度运行的执行过程中,更在于其机制本身设计的先天性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很难通过后天修补得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虽然现阶段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其从机理上是可以满足我国上市公司监督要求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改善。由此得出结论,撤消监事会而加强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监督模式的明智之举,并构建出基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模式。
关键词:
监督模式 监事会模式 独立董事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梅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实现政府采购良好运行的保障。尽管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监督制度已基本构建起来,但由于设计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构成要素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内涵也正在发生着变革。目前,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会计监督的意义,重新看待和分析会计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 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爱萍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银行内部不同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和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统称,由许多机制构成。其中,财务监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机制,但在实务中,财务监督机制弱化已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公司化进程的一大因素。本文拟就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财务监督机制弱化的原因以及完善的途径等问题谈谈看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栗安锁
一、目前内部监督工作的弊端现行的保险公司内部监督体系表现为纪检监察、稽核审计专职监督和职能部门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式”监督管理模式,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从其总体监督体系、作用和效果来看,却存在着一定缺陷。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不到位,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亚双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 ,实现公司整体决策的科学化 ,因此 ,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十分重要。然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 ,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 ,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 ,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突出监事会的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 ,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事会 监督机制 功能定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亚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 ,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 ,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 ,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突出监事会的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 ,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惠平
一、社保资金财政监督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 社保资金财政监督的内容。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的征缴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征缴机构准确核实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费基、费源,应收尽收。 1.对社保资金收入的监督。主要监督社保资金是否按规定的费率应收尽收。社会保障费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基础,其筹集、征收情况,关系到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霞 李青媛
基于我国国有 (控股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通过对国有 (控股 )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 ,得出国有 (控股 )企业财务监督机制难以理顺的原因在于 :当前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的财务机制 ,而外部证券市场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又未充分发育。本文认为 ,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监督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淑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菊
在1998年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中,我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讨论的论题之一。本文针对学者们的争论焦点,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1)法院对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实施统一监督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仲裁监督机制的发展方向。(2)公正始终是法院对仲裁监督的第一价值取向,但追求公正不一定要实行双重监督。(3)法院对涉外仲裁应仅限于程序监督。(4)公共政策监督有其独立的特点,既非实体监督,又非程序监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玉琴
1.推进立法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公益机构的法律、法规、章程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公益机构监督体系。规范慈善公益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激励、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资投资以及涉及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义工和慈善监管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芳芳
我国现行仲裁法关于内部监督的规定较为抽象、笼统,未形成科学的监督规范体系,也缺乏监督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保障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当完善仲裁的内部监督机制。
关键词:
仲裁 内部监督 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