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0)
- 2023(7250)
- 2022(6217)
- 2021(5550)
- 2020(4703)
- 2019(10473)
- 2018(10729)
- 2017(21863)
- 2016(12064)
- 2015(13577)
- 2014(13704)
- 2013(13974)
- 2012(12970)
- 2011(11694)
- 2010(11874)
- 2009(11289)
- 2008(11298)
- 2007(10476)
- 2006(9635)
- 2005(9047)
- 学科
- 济(44445)
- 经济(44361)
- 管理(43710)
- 业(35319)
- 企(29827)
- 企业(29827)
- 税(21735)
- 税收(20288)
- 收(20114)
- 财(19952)
- 方法(17555)
- 制(16175)
- 数学(15405)
- 中国(15344)
- 数学方法(15300)
- 环境(13090)
- 农(12116)
- 务(10781)
- 财务(10760)
- 财务管理(10735)
- 体(10615)
- 银(10425)
- 银行(10415)
- 业经(10343)
- 企业财务(10138)
- 行(9947)
- 贸(9545)
- 贸易(9538)
- 易(9382)
- 划(9200)
- 机构
- 学院(174172)
- 大学(173593)
- 济(75662)
- 经济(74084)
- 管理(65089)
- 研究(56122)
- 理学(54774)
- 理学院(54269)
- 管理学(53648)
- 管理学院(53338)
- 财(46100)
- 中国(45577)
- 京(36188)
- 财经(34133)
- 经(30559)
- 科学(30122)
- 所(27707)
- 江(27373)
- 中心(25130)
- 财经大学(24976)
- 经济学(24218)
- 研究所(23937)
- 北京(23429)
- 农(22105)
- 经济学院(21938)
- 州(21522)
- 业大(20874)
- 院(20260)
- 范(19704)
- 师范(19529)
- 基金
- 项目(103933)
- 科学(81896)
- 研究(80852)
- 基金(75389)
- 家(63878)
- 国家(63391)
- 科学基金(54324)
- 社会(52254)
- 社会科(49643)
- 社会科学(49631)
- 省(40006)
- 基金项目(39390)
- 教育(36728)
- 编号(33849)
- 划(33504)
- 自然(32140)
- 自然科(31276)
- 自然科学(31269)
- 自然科学基金(30697)
- 资助(30485)
- 成果(29270)
- 制(26489)
- 部(24104)
- 课题(23284)
- 重点(23264)
- 发(22331)
- 性(22162)
- 创(22007)
- 国家社会(21819)
- 项目编号(21447)
共检索到277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俊涛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巴厘岛路线图"的确定以及哥本哈根会议的举行,节能与减排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承诺的减排目标最终要由市场主体和各个产业来实现,作为支柱的汽车产业亦责无旁贷。通过以排污税代替排污费、修订汽车消费税、开征二氧化碳税、取消或降低车辆购置税及改革燃油税等手段,可以建立我国的低碳汽车税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夏娟
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如何通过汽车消费促成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值得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低碳经济模式和未来汽车消费趋势,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在节能减排、能源创新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汽车消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汽车消费 能源消耗 新能源汽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何秋雨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量和需求量将进一步激增,环境与能源压力加大。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走向低碳时代的必然性和低碳经济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应对低碳经济挑战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汽车产业 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浩然
汽车产业的关联度极高,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车产业也因此成为关注度极高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近几年先后对原有的税收制度做出局部调整。分析税制调整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可得到如下结论:税制调整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大多是积极的。
关键词:
中国 汽车产业 税收政策 税制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沈彤
我国现行车辆购置税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征,是政府规范财政收入形式,实行税费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成果。经过10余年征收,车辆购置税既充分发挥了应有的财政经济职能,其自身具有的优良税种特质,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税收理论和实务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汽车行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车辆购置税引发的税收思想必将开启汽车税制发展新纪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树模
论我国双主体税制结构的构建□辽宁省税务学会课题组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中,研究税制结构优化目标,确立税收制度基本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政策和实际意义。本文对构建双主体税制结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构建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实证辨析从我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瑜
生态税制是指政府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筹集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资金、强化纳税人环保意识而征收的一系列税种以及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设立的各个税种,二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主要指税收减免措施。即生态税制是南多个税种和多项税收措施所组成的特殊税收体系。这一税收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等的影响和激励,达到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晨曦
2010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而美国汽车当年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立超 刘怡君
LNG汽车具有清洁、环保、安全、经济等特点,是解决能源危机、降低尾气污染、实现交通减排的重要途径。在低碳交通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对LNG汽车产业的产业价值链环节、行业发展现状、关键性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情景分析对LNG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定量测算,从客运和货运2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LNG汽车市场销量和LNG气站建站规模开展前景预测,绘制LNG汽车产业生命周期图,最后提出我国发展LNG汽车产业的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君 刘娟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报废汽车数量也逐年上升。面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汽车供应链唯有积极应对并把握机遇。文章在阐述低碳价值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汽车行业低碳价值链的主要构成环节,构筑了汽车供应链的立体化低碳路径体系。然后,从提高产品效率和性能、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有价值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汽车废弃物排放四个不同层面对该低碳路径体系展开分析,并讨论了低碳化路径涉及的不同汽车供应链环节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方武 周放生
产业结构不良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本文从产业的角度对汽车工业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了财税体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现实的财政分灶吃饭制是造成汽车工业产业结构恶化的重要体制原因,由此带来的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现实和潜在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治理整顿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本文建议选择若干行业进行试点,并具体设计了在汽车行业试行分税制的两个方案及推算结果,同时提出调整汽车工业税种税率的建议,最后,提出探索企业合理税负及最佳税率的理论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登峰 王丽萍
在回顾美国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和评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环境及服务体系四个部分,并认为这四个部分作为一个体系结构,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同时认为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完备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创新体系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丽霞 赵春梅
汽车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 ,同时也是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焦点之一。我国保险实践表明 ,驾驶人员的过失是汽车保险的风险焦点 ,对我国汽车保险的风险管理 ,应运用一些科学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 ,诸如运用生物节律理论为驾驶员提供安全驾驶服务 ;利用仪器诊断驾驶员的适应能力 ,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险公司建立科学规范的无事故管理制度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辉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已经从理想变为现实。但是,智能驾驶离不开对地理定位与出行轨迹等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信息遭受泄露和滥用的担忧。【设计/方法】通过对域外相关立法、政策和实践进行文本梳理与比较分析可知,智能驾驶汽车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集中在权利配置、立法规划、司法救济、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五个方面。【结论/发现】目前,在我国智能驾驶汽车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统一和细化的基础性法规付诸阙如,综合性的救济措施也尚未建立,从而严重阻碍了智能驾驶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充分应对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挑战,未来应当区分前置立法和事后救济,从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不同层面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