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5751)
2022(4350)
2021(3902)
2020(3232)
2019(7187)
2018(7543)
2017(15808)
2016(8591)
2015(10060)
2014(10220)
2013(9878)
2012(9060)
2011(8230)
2010(8432)
2009(8045)
2008(8030)
2007(7260)
2006(6780)
2005(6454)
作者
(24481)
(20041)
(19915)
(19251)
(12632)
(9254)
(9183)
(7670)
(7633)
(7149)
(6707)
(6533)
(6413)
(6409)
(6239)
(5965)
(5894)
(5872)
(5837)
(5808)
(5242)
(4930)
(4920)
(4635)
(4530)
(4521)
(4470)
(4468)
(4033)
(3888)
学科
(37632)
经济(37590)
管理(23060)
(22905)
(16156)
企业(16156)
中国(15666)
方法(14336)
数学(12925)
(12902)
数学方法(12871)
(9641)
(9428)
业经(9345)
(8143)
银行(8136)
农业(8034)
(7877)
(7729)
贸易(7723)
(7581)
(6883)
(6791)
金融(6791)
(6759)
地方(6641)
产业(5903)
发展(5785)
(5775)
(5408)
机构
学院(127526)
大学(127492)
(57435)
经济(56293)
管理(45805)
研究(43602)
理学(38509)
理学院(38134)
管理学(37639)
管理学院(37415)
中国(34987)
(29159)
(27275)
科学(23310)
财经(22844)
(21739)
(20718)
中心(19340)
(19237)
研究所(19179)
经济学(18819)
北京(17800)
(17629)
经济学院(17181)
(17032)
财经大学(16915)
师范(16906)
(15610)
(15405)
业大(15346)
基金
项目(75041)
科学(59169)
研究(59160)
基金(54083)
(45802)
国家(45422)
社会(38697)
科学基金(38407)
社会科(36649)
社会科学(36640)
(28388)
基金项目(28109)
教育(27244)
编号(25023)
(23868)
资助(21895)
自然(21649)
成果(21359)
自然科(21093)
自然科学(21086)
自然科学基金(20688)
(17656)
课题(17507)
(17343)
重点(17036)
国家社会(16447)
(15553)
教育部(15426)
(15120)
(15048)
期刊
(67340)
经济(67340)
研究(43592)
中国(25245)
(20592)
管理(18344)
(17664)
学报(15914)
(15670)
金融(15670)
教育(15447)
科学(15163)
大学(12928)
农业(12071)
学学(11941)
财经(11874)
业经(11750)
经济研究(11562)
技术(11449)
(10294)
问题(10250)
(8606)
国际(7443)
理论(7020)
商业(6870)
现代(6692)
技术经济(6402)
实践(6208)
(6208)
世界(6176)
共检索到19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郭克莎  张其仔  
本文在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反思 ,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初步工业化任务的同时 ,使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本文还对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指出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与早期发展经济学理念的关联 ,并以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为基础 ,在对其评价的基础上揭示了其演化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宗植  
在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另辟蹊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环境污染小的路子。走这条路必须坚持技术进步推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儒煜  阎国来  关越佳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在其去工业化过程中,转移低端制造业而保持高端制造业,但不乏"空心化"等负面影响。为应对石油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同时,在个别产业领域断断续续推进了"再工业化"。1991~20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去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服务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逻辑是荒谬的,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再工业化的间接支持。而对去工业化作用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研究范式缺乏科学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在19世纪的美国工业化中,由学术圈之外的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创立的一套自封为"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作为美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崛起为全球工业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种经济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的,强调内需和保护国内市场,以技术创新和资本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立国之本,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和"内部改善"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因而造就了美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但是,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这种经济意识形态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暧昧态度在美国的"镀金时代"却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美国工业化及其经济意识形态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如何启动内需和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时椿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仍然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离开我国国情。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十年来工业化之路代价沉重,至今却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薄弱、环境污染严重。本文提出,必须重塑传统产业的体制、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尽快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海芬  王建中  胡汉祥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相结合。做为工业化主体的企业,应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企业转型,使企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达到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范章  
从世界的视野看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属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第二轮工业化进程之列。世界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国仍须完成工业化历史性任务 ,但可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跟世界制造业基地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相结合 ,将使我国在 2 1世纪初的 2 0— 3 0年内成为新的世界级制造中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静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以及新型工业化与中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可以使我们在建立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少走弯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探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充分认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研究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明确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增长面临的主要矛盾和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时椿  
传统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很大,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仍然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离开我国国情。但目前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竞争力十分薄弱,迫切需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通过研发、引进关键的高新技术尽快培育和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等五个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估计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3亿。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的道路,也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元  
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定位提出了看法,同时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八个方面具有新的内涵,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起步提出了五点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