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2)
2023(2684)
2022(2325)
2021(2291)
2020(2081)
2019(4869)
2018(4968)
2017(10788)
2016(5825)
2015(6903)
2014(7154)
2013(7479)
2012(7024)
2011(6308)
2010(6685)
2009(6681)
2008(7224)
2007(6401)
2006(5966)
2005(5516)
作者
(17102)
(14083)
(13800)
(13624)
(8837)
(6579)
(6550)
(5435)
(5348)
(5210)
(4659)
(4607)
(4482)
(4429)
(4200)
(4179)
(4178)
(4108)
(4012)
(4011)
(3775)
(3579)
(3524)
(3275)
(3247)
(3191)
(3189)
(3024)
(2777)
(2733)
学科
(23261)
经济(23236)
管理(19146)
(18582)
(14578)
企业(14578)
方法(10863)
(10760)
数学(9856)
数学方法(9791)
中国(9468)
(7647)
(7499)
财务(7493)
财务管理(7475)
(7149)
企业财务(6899)
(6587)
银行(6585)
(6027)
(5791)
贸易(5784)
(5716)
(4632)
(4580)
金融(4580)
(4578)
(4385)
税收(4384)
(4350)
机构
学院(92899)
大学(92072)
(40478)
经济(39597)
管理(34347)
理学(28717)
理学院(28473)
管理学(28187)
研究(28142)
管理学院(28022)
(26744)
中国(24813)
财经(19690)
(19517)
(17465)
(14908)
科学(14443)
财经大学(14240)
(14166)
北京(12984)
中心(12581)
经济学(12534)
研究所(12322)
(11428)
经济学院(11395)
(10978)
(10512)
师范(10438)
商学(10344)
商学院(10287)
基金
项目(47191)
研究(37677)
科学(36045)
基金(33207)
(27566)
国家(27319)
社会(23396)
科学基金(22586)
社会科(22164)
社会科学(22159)
教育(17765)
(17714)
基金项目(17212)
编号(16779)
成果(15459)
(14871)
资助(14621)
自然(12920)
自然科(12538)
自然科学(12533)
自然科学基金(12313)
(11768)
课题(11446)
(11258)
项目编号(10532)
重点(10472)
教育部(10265)
(10077)
人文(9975)
社科(9802)
期刊
(47105)
经济(47105)
研究(32657)
(23809)
中国(16368)
管理(12508)
(11813)
金融(11813)
会计(11200)
学报(10099)
财经(10014)
(9728)
科学(9446)
(8462)
教育(8168)
大学(8084)
经济研究(8075)
业经(7893)
学学(7554)
财会(7434)
问题(7370)
技术(7007)
(6749)
农业(6363)
(5994)
理论(5892)
国际(5396)
实践(5268)
(5268)
商业(5212)
共检索到14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燕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选择会计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环境。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 ,有两大代表性观点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是决策有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威  谢萍  徐德健  
会计理论基础性研究在我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的起点——会计目标未能得以明确造成的。本文通过对会计本质的探讨,结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得出会计目标的定义,介绍了会计目标的两种主流观点,论述了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的主要特点,得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应该把握的重要原则,最终探索性地定位了当前中国的会计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德武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西方不同理论学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西方众多的会计理论学派中,会计目标理论上的“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笔者认为,系统认识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对于我国更新会计研究方法、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以及推动会计实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永红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价变动成为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何正确、真实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成为困扰我国会计界的一道难题。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现状人手,提出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现实选择。一、我国存在物价变动的部分调整法和类似于物价变动会计的全部调整法 1.物价变动的部分调整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但是,仔细分析我国的会计法规可以看出,显示物价变动的部分调整法有如下几处:(1)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进行评估,评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汉民  
一、制定我国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必要性及原则会计科学的发展目标是指会计科学研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期内应达到的状态。它指明会计科学建设的使命、目的与方向,规定会计研究应取得的成果,成为会计系统发展的导向。制定会计科学发展目标。对于全面规划我国会计的发展进程,把握会计的发展重点,确定会计发展的步骤和措施,调动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可以使我国会计发展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会计获得长期、稳定与协调地发展。本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永斌  
论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模式许永斌一、不同经济体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根据信息处理的规模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它可以分为宏观会计信息系统和微观会计信息系统。而且,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是不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禧  
论我国会计理论的构建余禧会计改革以来,会计理论界一直在酝酿创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论结构。根据与国际会计接轨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如何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自身特色的会计理论?本人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探。一、会计理论的三大构型纵观中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泽源  
1985年以来,农民在经济上的相对地位,呈现出恶化趋势。这种趋势又是在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如表1所示。 这种现象说明,在市场取向的改革日益深入的条件下,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农业宏观政策目标已经过时,并且同正在日益形成的农民的微观农业目标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冲突。 在现代,任何国家的农业宏观政策目标,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说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证社会供给,维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等等,都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泽源  
文章认为,在90年代,我国农业宏观政策目标体系应包括如下六方面的内容。即加强宏观计划指导;尽快形成正常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建立农产品储备和期货市场;改变财政在农业资金投放上的趋利性,使之服务于农民增收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两大目标;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的五大支持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基准是目标数量度,目标水平度、目标偏好度.我国货币改革目标选择的缺陷是目标过度.我国应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晓红  张艳华  
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在计量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产权经济理论,论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不仅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而且是企业相关者利益的保证,并根据统计资料论证了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最具效率。同时指出,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宛林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利润最大化、资产利润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3种主要观点。本文在分析这3种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荣  谢赤  郭德  
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消费基金分配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财政收支具有典型的封闭性。与此相适应,虽然没有明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但实际上是把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贷款规模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意图是通过控制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达到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用总量,其理论依据是传统体制下的“存款+现金=贷款”。这在一切信用归集于中国人民银行,贷款是投放货币和企业获得信用唯一渠道的前提下,贷款规模对控制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以及过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显著效果。1990年以前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量之比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琳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大多是以货币供给外生性为前提的 ,本文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 ,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趋强的结论。本文认为 ,银行和居民对经济作出的反应影响了我国货币供给的传导 ,此外 ,中国加入WTO后 ,将会削弱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因此 ,应逐步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为利率指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