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8)
- 2023(5193)
- 2022(4146)
- 2021(4279)
- 2020(3423)
- 2019(8261)
- 2018(8631)
- 2017(16429)
- 2016(9090)
- 2015(10234)
- 2014(10621)
- 2013(10301)
- 2012(9574)
- 2011(8558)
- 2010(9131)
- 2009(8971)
- 2008(9617)
- 2007(8241)
- 2006(7737)
- 2005(7406)
- 学科
- 济(32972)
- 经济(32916)
- 管理(25120)
- 业(22107)
- 企(19013)
- 企业(19013)
- 财(13515)
- 中国(13315)
- 方法(13162)
- 制(12627)
- 数学(10653)
- 数学方法(10554)
- 农(9575)
- 银(9235)
- 银行(9233)
- 体(8652)
- 行(8615)
- 理论(8372)
- 业经(8165)
- 务(7891)
- 财务(7887)
- 财务管理(7866)
- 体制(7383)
- 融(7356)
- 金融(7356)
- 企业财务(7268)
- 学(7241)
- 税(6748)
- 教育(6580)
- 贸(6569)
- 机构
- 大学(128983)
- 学院(128898)
- 济(53773)
- 经济(52474)
- 管理(45255)
- 研究(42367)
- 理学(37242)
- 理学院(36869)
- 管理学(36428)
- 中国(36421)
- 管理学院(36175)
- 财(35118)
- 京(28085)
- 财经(25094)
- 经(22393)
- 科学(21656)
- 所(21404)
- 江(20938)
- 北京(18992)
- 中心(18664)
- 财经大学(18226)
- 研究所(18014)
- 范(17844)
- 师范(17715)
- 经济学(17026)
- 州(16892)
- 经济学院(15217)
- 院(15090)
- 农(14514)
- 师范大学(14222)
- 基金
- 项目(66900)
- 研究(56662)
- 科学(51080)
- 基金(45511)
- 家(37536)
- 国家(37135)
- 社会(34193)
- 社会科(32175)
- 社会科学(32169)
- 科学基金(30912)
- 教育(28385)
- 编号(25822)
- 省(25410)
- 成果(23945)
- 基金项目(22938)
- 划(21196)
- 资助(18854)
- 课题(18581)
- 性(16522)
- 自然(16224)
- 部(16192)
- 项目编号(15938)
- 年(15883)
- 自然科(15710)
- 自然科学(15703)
- 自然科学基金(15430)
- 重点(15384)
- 教育部(14457)
- 制(14425)
- 发(14151)
共检索到218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秋菊 李连华
我国开启于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基于此,本文采用制度演化理论的分析工具,对我国会计改革的逻辑基础、理论方案、改革进程与改革成效进行基于文献与事件的逻辑勾连和分析,建立涵盖“动机→过程→结果”等完整要素的理论逻辑体系。结论表明,我国会计改革源于经济改革之需、扣合经济改革之路、体现经济改革之效,其改革过程平稳有序、富有成效,成为制度演化理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经典案例。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多边主义和国际化的不可逆性,以及大国担当的国际作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会计模式已不可能与国际脱钩而再回旧路。未来只有坚定初心、融合国际,继续深化改革,才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正确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和生
法治是维护高考制度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法治是高考走向多元主体共治的根本手段和必然途径。高考改革应将法治贯穿于改革设计、实施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还没有结束,全球金融体系的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自危机以来,国际范围对这场危机的全面反思以及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广泛而深入,并已经在各个领域推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必然对国际金融格局及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专栏,连续刊发由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委员王兆星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九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资本、流动性及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重点关注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监管,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探索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金融分业混业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红英 胡凯 魏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矿产资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以美、加、澳为代表的矿业大国已经普遍认识到矿业开发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纷纷对本国矿业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改革。资源税收租金理论不断创新,外部效应理论也不断拓展。矿业行业税收实践经历了由鼓励开发到限制开发,由基于特许权使用费征收到从价征收或基于利润征收,并逐渐征收超额利润税的转换过程。进一步地,资源税征收范围有所扩大,征收环节有所拓展。各国除征收开采环节资源税外,还对由于矿业、能源的使用而造成的污染征收环境税。
关键词:
资源税 租金 外部效应 环境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秦荣生
文章从剖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实出发,提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基于公司治理基础上的充分、真实与及时的信息披露。论述了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公司价值与会计核算、价值管理与会计人员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财务报告 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振
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是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新时代以来,聚焦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关键发展要素,我国深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市场化推进土地要素改革,健全金融、财政支农体制机制,特别是推动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大量向农村流动,改变了过去要素由乡到城单向流动的格局,优化了城乡要素投入结构、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我国城乡要素配置改革可概括为盘活、流动、保护、公平四个关键词,盘活即推动更多要素参与市场交易,流动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梗阻,保护即赋权与强化产权强度,公平即推动实现区域要素禀赋均衡。我国城乡要素配置改革既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体现了中国特色,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深邃理论内涵。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宏伟目标,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盘活、流动、保护、公平的改革方向,持续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熙倩 李来 陈健
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在要素领域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推进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而且符合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服务社会发展、创建一元多主的管理体制、营造创新氛围、进行实践协同创新,这些实践路径能够推进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娜 黄明理
第三次分配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创新之举,是一种高度依赖道德力量推动社会成员自愿分配资源的特殊模式,其生成蕴含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方面,第三次分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理论的人本逻辑与公平正义原则,在反思当前生产及分配方式内生矛盾的过程中重塑了分配的叙事议题及框架。文化逻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观念嵌入城乡、社区与圈层内所形成的乡土文化中的“爱乡”情结、社区文化中的“爱邻”情结以及圈层文化中的“爱人”情结,构成第三次分配走出西方“慈善悖论”的文化基础与内生的道德动力。实践逻辑方面,第三次分配以开创“先富带后富”新路径、协调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精准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动因,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考察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第三次分配这种特殊模式“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按需分配 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兆婷
新时代国内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其育人目标提出的新要求,驱动其不断开展“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创新。优良的职业品质是学生技能提升和职业生涯长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针对“三教”改革推进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限制、策略偏差和发展滞阻问题,本文将学生优良职业品质的培育作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着力点,从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完善融合优良职业品质要素的教材资源体系,实现精神品质要素在教法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融入,探索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教”改革 实践进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仇叶
基于乡村工业化历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上出现显著分化,引发了土地制度实践的东西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中西部的土地制度实践主要涉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而东部地区则在国家与集体间重新配置土地开发权。两者均是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简单将东部的制度实践照搬到中西部地区可能导致土地制度改革陷入困境。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二元地权结构有较强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应当持续发挥公有制的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以应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经济社会问题。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土地制度改革 集体建设用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哲玲 梁静
《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规范改革道路上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保留行之有效、执行效果良好的会计标准的同时 ,对原来存在较大问题或不适用的规定有所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规范的改革已告一段落。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的改革方向。近期而言 ,达到统一要力图做到 :1.各行业会计核算标准的统一 ;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同样经济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会计规范改革的远期目标应是采用会计准则这一单一的规范形式。
关键词:
会计规范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久红
充分展示了一个不断成长中的中华民族之主体意识、战略定力、政治自信和理论自觉。政治方略需要社会高度认同、需要"落地的"体制机制、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入把握并自觉遵循这一政治逻辑,中国必将完成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新时期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治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