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1)
2023(6456)
2022(5503)
2021(5185)
2020(4539)
2019(10180)
2018(10293)
2017(20703)
2016(11278)
2015(12779)
2014(12878)
2013(12810)
2012(12086)
2011(11044)
2010(11310)
2009(11168)
2008(11183)
2007(10220)
2006(9335)
2005(8876)
作者
(32203)
(26855)
(26602)
(25578)
(17023)
(12659)
(12169)
(10160)
(10026)
(9743)
(9144)
(8892)
(8752)
(8629)
(8394)
(8290)
(7945)
(7849)
(7824)
(7719)
(6900)
(6498)
(6428)
(6108)
(6071)
(6036)
(6015)
(5978)
(5396)
(5154)
学科
(44645)
经济(44546)
管理(41533)
(36716)
(31419)
企业(31419)
方法(20035)
(18196)
数学(17948)
数学方法(17817)
(17064)
中国(14294)
(11818)
(11541)
财务(11521)
财务管理(11495)
(11443)
企业财务(11018)
(10378)
银行(10369)
业经(10158)
(9933)
体制(9921)
(9418)
贸易(9412)
(9272)
(9037)
金融(9035)
(8004)
环境(7663)
机构
大学(171074)
学院(169320)
(74280)
经济(72752)
管理(64977)
理学(54946)
研究(54595)
理学院(54409)
管理学(53739)
管理学院(53421)
中国(45002)
(42430)
(35794)
财经(32384)
(29228)
科学(28904)
(27115)
(25401)
中心(24563)
财经大学(24083)
经济学(23606)
研究所(23509)
北京(23350)
(21870)
经济学院(21311)
业大(20421)
(20205)
(19825)
(19423)
师范(19261)
基金
项目(100671)
科学(79775)
研究(76113)
基金(74686)
(63396)
国家(62907)
科学基金(54107)
社会(50140)
社会科(47603)
社会科学(47594)
基金项目(39087)
(37180)
教育(35118)
自然(33142)
自然科(32252)
自然科学(32240)
自然科学基金(31696)
(31621)
编号(30936)
资助(30753)
成果(26826)
(25289)
(24114)
重点(22318)
教育部(21256)
课题(21232)
国家社会(20872)
(20778)
(20690)
人文(20617)
期刊
(85702)
经济(85702)
研究(56219)
(34802)
中国(33442)
管理(26210)
(21891)
金融(21891)
学报(21840)
科学(20876)
(20103)
大学(17710)
财经(17310)
学学(16733)
教育(14935)
(14689)
经济研究(13872)
业经(13647)
技术(12926)
农业(12863)
问题(12298)
(10665)
理论(9691)
国际(8820)
实践(8603)
(8603)
会计(8233)
财会(8204)
现代(8091)
商业(8060)
共检索到265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世英  
优先股制度对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形成了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这一基本框架中对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优先股的发行机制、表决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现状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分析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广奇  杨靖  
如何构建和发展优先股制度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面临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依照国务院和证监会对优先股的最新管理办法,从境外优先股制度的演进以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优先股制度的法律规定入手,在回顾我国优先股的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发行优先股的效应,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构建与运作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建议:建立引入优先股制度的法理基础;降低发行门槛,着重考察现金流指标;给予税收优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康杰  张琦  
上市公司优先股发行现状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3月证监会颁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来,优先股试点已有5年,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融资工具。截至2019年3月,沪深两市共有26家上市公司累计发行优先股37单,累计募集资金6199.14亿元。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胜军  
2013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证监会《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始推动优先股制度的引入,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于24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也不乏实业公司。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公众公司公开发行或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如无特别说明下文简称"优先股",以对应于风险投资领域中的可转换优先股)作为一种融资工具,长期以来处于减少态势,如今仅有一些成熟的公司使用优先股进行融资,而这些公司均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胜军  
2013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证监会《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始推动优先股制度的引入,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于24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也不乏实业公司。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公众公司公开发行或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如无特别说明下文简称"优先股",以对应于风险投资领域中的可转换优先股)作为一种融资工具,长期以来处于减少态势,如今仅有一些成熟的公司使用优先股进行融资,而这些公司均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楹  
本文分析了美国优先股制度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了美国优先股制度变迁和内部动力机制。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结合美国两次转型的共同点,亟需引入优先股制度助力资本市场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结合。文章分析了我国采用平行推进式改革是引入优先股制度的成本最小、可行性最强的方式,继而阐述具体引入路径及发行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建议在税收及创新两方面给予优先股的发展以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军  
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其目的在于解决公司中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公司乃至小股东的利益。但是,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尚存主体资格认定不明确、激励机制薄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硕  陈明  胡启磊  
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使得优先股股东面临着复杂的投资环境。考虑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优先股市场和优先股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试点期间对优先股股东利益保护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结合2014年3月实施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围绕着优先股股东与经理层、普通股东股东及其他优先股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发行优先股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优先股股东利益保护的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萌  
近期,我国正式启动了公司优先股制度的试点工作。引入优先股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拓宽企业的融资通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优先股的现行制度体系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明确优先股制度的立法模式、修改和调整法律规定以及保障优先股股东的知情权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优先股是一种重要的股权形式。但一般人仅将其看作是一种收益凭证 ,却不了解它仍具有重要的产权凭证的特性。优先股作为产权凭证 ,可以使优先股股东在不放弃所有权的情况下 ,获取稳定合理的收益 ,代价则是放弃部分投票权。这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监督具有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优先股设置 ,可以较合理地为国有股定价 ,并实现国有股流通 ,从而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寻找到一种新的方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青松  
优先股是一种同时呈现出债权和股权的某些特征的混合型证券。优先股类型创新是围绕着股权经济性权利展开的,收益权与处分权构成了优先股类型创新的基本维度。优先股制度设计的灵活性造就了其股东权利构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权利构造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市场实践彰显出构建优先股制度的现实需求。相应的规范设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楹  
近期,国务院和证监会先后颁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我国优先股制度改革已正式启动。优先股制度改革是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要求的重要举措,可以预见,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优先股制度将进一步释放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红利,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芬  
在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多数采用职工认购公司股份的办法,因而企业职工成为中小股东的主体。如果他们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其生产积极性无疑会受到影响,企业改制的目的能否真正实现有很大的疑问。而我国现行公司法有股东权利条款的缺陷导致股东在行使权利时遭遇障碍,使对中小股东保护的立法精神落空。因此,应该从完善股东权利条款出发,使中小股东积极行使权利, 从而真正释放企业活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光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创投基金快速发展,优先股适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由此产生对创投基金这一类优先股股东的保护问题。问题本质是解决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保障合法权益与避免权利滥用之间的平衡。该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核心争议在于“信义义务”与“合同条款优先”哪种理论依据更为适当。总体来看,创投基金向企业投资时,是一类较为特殊的优先股股东,对其进行保护时需要关注此特殊性。优先股股东控制董事会时,应选择“信义义务”路径,此时董事会对普通股股东负有信义义务;普通股股东控制董事会时,应选择“合同条款优先”路径,尽可能根据优先股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合同规定保护优先股股东利益,但对于优先股股东特有的优先权,董事会不承担信义义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俊毅  苏启林  
我国机构投资股东历时短、数量少、规模小、入市资金有限、参与公司治理经验匮乏,至今仍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受准人制度限制被排斥在股市之外。机构投资股东发展缓慢及其行为出现偏差,根源在于之相关的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的制度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安排不合理、制度供需之间严重失衡。只有针对具体的制度安排约束,进行有的放矢的制度变迁,我国的机构投资股东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