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8)
2023(13217)
2022(10826)
2021(9856)
2020(8201)
2019(18148)
2018(18098)
2017(34911)
2016(18546)
2015(20996)
2014(20657)
2013(20717)
2012(19476)
2011(17467)
2010(18171)
2009(17202)
2008(17330)
2007(15982)
2006(14678)
2005(13737)
作者
(53977)
(44906)
(44696)
(41828)
(28594)
(21059)
(20097)
(17205)
(16825)
(16294)
(15188)
(14858)
(14568)
(14331)
(13729)
(13614)
(13282)
(12983)
(12850)
(12821)
(11343)
(11029)
(10828)
(10240)
(10206)
(10030)
(9936)
(9891)
(8944)
(8833)
学科
(90824)
经济(90729)
(85749)
(78122)
企业(78122)
管理(71314)
方法(32264)
业经(31648)
(28126)
中国(27928)
(26873)
技术(24102)
数学(23593)
数学方法(23463)
地方(21237)
(20009)
农业(20002)
(19367)
财务(19344)
财务管理(19319)
企业财务(18268)
(16634)
贸易(16615)
(16389)
(16213)
(16156)
(15988)
银行(15966)
理论(15682)
(15530)
机构
学院(277606)
大学(270069)
(122881)
经济(120525)
管理(111286)
理学(93452)
理学院(92546)
研究(91753)
管理学(91588)
管理学院(91040)
中国(74578)
(59108)
(57866)
科学(50713)
(45915)
财经(45414)
(44836)
(42079)
中心(41550)
(40905)
研究所(40410)
北京(37554)
经济学(36456)
(36094)
业大(35272)
(33964)
师范(33680)
财经大学(32994)
(32881)
经济学院(32842)
基金
项目(166620)
科学(133144)
研究(129925)
基金(118863)
(100668)
国家(99650)
科学基金(87170)
社会(84104)
社会科(79930)
社会科学(79915)
(68070)
基金项目(62539)
教育(58241)
(54694)
编号(53142)
自然(52199)
自然科(51006)
自然科学(50994)
自然科学基金(50164)
资助(47050)
成果(42962)
(41925)
(41403)
(38094)
创新(37689)
课题(37314)
重点(37091)
(36758)
发展(34955)
国家社会(34393)
期刊
(150479)
经济(150479)
研究(89684)
中国(62015)
管理(50205)
(48057)
(40724)
科学(34241)
学报(32150)
教育(31898)
(31768)
金融(31768)
技术(29749)
农业(28149)
业经(27467)
大学(25935)
学学(24292)
经济研究(23587)
财经(23193)
(20167)
问题(19629)
技术经济(18238)
(17274)
(16422)
商业(15378)
现代(14856)
科技(14733)
国际(14383)
经济管理(14020)
世界(13960)
共检索到44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晓华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需要有效合作,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具有市场先入、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优势。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选择主要是:政府应作好对企业技术联盟的政策支持;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供咨询服务;要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企业要不断拓展国际技术联盟形式,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去,壮大自身竞争实力。在发展企业技术联盟中,政府应遵循服务性原则,其宏观指导应灵活多样,努力创造企业进行技术联盟的良好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君  
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以便成功的建立战略联盟,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红玲,钟书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辉  
跨国技术联盟正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的一种新趋势。跨国技术联盟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促进结果。此外,激烈的全球商业竞争和东道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也是技术联盟发展的重要催化因素。深入研究发现,技术联盟能使企业产生创新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安置基地效应、网络学习效应和社会资本促进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技术联盟时,首先应充分认识和明确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意图,然后通过跨国技术联盟网络与创新学习机制的建立,以及良好社会资本的培养来有效实施这一战略路径的构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群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并概述了各种联盟形式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近些年,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变化,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在缔结目的、行业领域、发展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向和特点。上海企业多以追踪和引进国外技术方式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和升级,密切关注和分析目前的技术战略联盟发展动向,有利于企业把握时机、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战略,更快地实现技术升级。因此,本文就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就上海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联盟领域、伙伴选择、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秋红  
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障碍因素 ,即企业技术创新薄弱 ,并从五个方面切入 :理念的偏差 -认为增长的源泉主要是“制度管理创新” ;R&D资金严重匮乏 ,技术创新难以实现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低效和置后性 ;中外企业联盟结构是强产品弱技术型联盟和缺少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启示 ,供企业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干胜道  
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可能会考虑财务经济学假设之外的因素。探讨将公平因素嵌入到企业财务的理论背景、政策背景和实践背景,并介绍财务公平理论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进而总结出该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如:国企高管限薪后财务后果及政策调整研究、高管薪酬方面的细分研究、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劳资财务分配公平性研究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彬  
组织因素约束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不同的组织安排、组织结构致使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由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组织缺陷 ,使企业偏好独立技术开发 ,忽视网络组织 ,特别是技术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因此 ,技术联盟应作为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选组织类型 ,参加企业技术联盟时应注意 :(1)参加单位 (主要指联盟成员内部设立的研发机构、研发小组 )应尽量保持小型化、简单化、柔性化 ;(2 )根据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技术联盟形式 ;(3 )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学习性 ;(4 )联盟成员应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 )应保持联盟的多维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铭  
文章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即基于技术联盟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因此,如何组建技术联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如何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如何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的体系就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因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和商业竞争模式。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频繁,规模也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运营。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的技术战略联盟在联盟目的、联盟方式、地域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密切关注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把握技术升级的有利时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翥鹏  张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我国企业正大力提倡“走出去”,跨国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跨国战略联盟的含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源  
在阐述现代物流理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瑾瑜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单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外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企业文化的建立、修订和补充现有的会计系统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因此,应制定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