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1)
- 2023(11612)
- 2022(9378)
- 2021(8970)
- 2020(7748)
- 2019(18043)
- 2018(18467)
- 2017(36044)
- 2016(19619)
- 2015(22234)
- 2014(22194)
- 2013(21869)
- 2012(19584)
- 2011(17331)
- 2010(18118)
- 2009(17411)
- 2008(17835)
- 2007(16146)
- 2006(14823)
- 2005(13904)
- 学科
- 业(89520)
- 济(84286)
- 经济(84183)
- 企(83295)
- 企业(83295)
- 管理(80306)
- 方法(38657)
- 财(30474)
- 数学(30288)
- 数学方法(29732)
- 业经(29101)
- 农(26375)
- 制(23184)
- 中国(22297)
- 务(22221)
- 财务(22162)
- 财务管理(22126)
- 企业财务(20910)
- 技术(18588)
- 农业(18136)
- 策(17707)
- 理论(17063)
- 体(16612)
- 划(16250)
- 和(15669)
- 银(15259)
- 银行(15255)
- 贸(14826)
- 贸易(14815)
- 行(14538)
- 机构
- 学院(279953)
- 大学(273321)
- 济(119315)
- 管理(118074)
- 经济(116808)
- 理学(99010)
- 理学院(98125)
- 管理学(96727)
- 管理学院(96163)
- 研究(83719)
- 中国(71975)
- 财(61999)
- 京(58057)
- 财经(46816)
- 科学(45508)
- 江(44833)
- 经(42224)
- 所(41084)
- 中心(38897)
- 农(38610)
- 北京(37337)
- 研究所(35972)
- 州(35683)
- 经济学(34553)
- 业大(34421)
- 财经大学(34226)
- 商学(32908)
- 商学院(32610)
- 范(32221)
- 师范(31978)
- 基金
- 项目(165638)
- 科学(132075)
- 研究(127772)
- 基金(119594)
- 家(100411)
- 国家(99466)
- 科学基金(88289)
- 社会(80834)
- 社会科(76798)
- 社会科学(76775)
- 省(66071)
- 基金项目(62099)
- 教育(59865)
- 自然(55555)
- 自然科(54323)
- 自然科学(54312)
- 编号(53771)
- 划(53433)
- 自然科学基金(53408)
- 资助(50159)
- 成果(43582)
- 创(37597)
- 部(37205)
- 课题(36903)
- 重点(36363)
- 业(36047)
- 发(35332)
- 创新(34200)
- 项目编号(33647)
- 制(33344)
- 期刊
- 济(143920)
- 经济(143920)
- 研究(87816)
- 中国(58748)
- 管理(54031)
- 财(53074)
- 农(36207)
- 科学(32350)
- 教育(31903)
- 融(31617)
- 金融(31617)
- 技术(29985)
- 学报(29698)
- 业经(25919)
- 大学(24890)
- 农业(24452)
- 财经(23989)
- 学学(23127)
- 经济研究(22328)
- 经(20705)
- 问题(18221)
- 技术经济(17218)
- 业(16618)
- 财会(15286)
- 现代(15237)
- 商业(15163)
- 贸(14960)
- 统计(14644)
- 策(13838)
- 会计(13802)
共检索到444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纵横两方面的比较,本文认为,从微观的企业年金管理的层面上讲,法人受托模式下的"2+2"和"3+1"捆绑模式是目前企业年金管理的两种较好方式;从宏观的企业年金改革的层面上讲,企业年金管理改革的战略方向有四:从非信托模式走向信托模式;从理事会受托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模式;从法人受托分拆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捆绑模式;从传统金融机构捆绑模式走向养老金管理公司捆绑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秉文
本文分析了当前理事会内部受托模式和外部受托模式当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当前主要矛盾出在外部受托上,外部受托人"空壳化"和市场角色"分散化"是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障碍之一。改革的出路在于建立专业化捆绑式一站服务型的受托人机构即养老金管理公司,并对我国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定位、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制度障碍等作了论述,认为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三层级"的年金供给市场,即单牌照提供商、双牌照提供商和"捆绑式"养老金管理公司三者共存,相互补充,以优化市场资源。本文还对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之后的企业年金监管模式和制度框架做了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营运部课题组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自愿储蓄“三根支柱”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融再分配、储蓄和保险功能于一体,达到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其中,企业年金改革作为社保基金改革的重要一环,其成功与否关系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多主体参与的企业年金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另外,文章对商业银行开拓企业年金市场也提出了包括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研发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核心系统;交叉发展企业年金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拓展服务空间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企业年金是介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一种养老保险产品。从理论上讲,它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建立模式可以采取自愿性、强制性和半强制性。从实践上看,尽管强制性模式在诸多方面都优于自愿性模式,但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自愿性模式,因为强制性企业年金有它产生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仍应采用自愿性的建立模式,因为我国尚不具备建立强制性企业年金的经济条件、法律条件、资本市场条件、群众基础及公平竞争的环境,但从较长时间看,应逐步向半强制模式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可采用强制性模式。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建立模式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江 陈崇龙
新加坡泰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刘世江,陈崇龙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所在,经过16年的改革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已从“放权让利”转到制度创新──建立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大为 唐擎 王鑫
企业年金制度的内部理事会管理模式,基于历史沿革而保留,但在发展实践中,反而表现出有助于降低委托代理风险、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内部委托模式,应该让企业年金理事会向内部法人受托机构转变,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建设,注意发挥工会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形成一致意见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宽容看待并重视不同委托模式并存竞争对于制度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景峰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在我国推行标准年金投资产品。文章分析了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及其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对我国标注年金产品的设计、审批与报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爱武,田志龙,白瑞征
最近几年企业管理模式成为使用频度较高的经济术语之一, 但是目前尚未对管理模式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探讨。现实中不同所有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呈现出的不同发展态势,增加了系统地探讨管理模式的紧迫性。本文对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涉及结构模型、支撑模型、要素互动、子模式及评价指标等问题,最后本文进行了简短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勇
一、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三种方式按照"集团管控三分法"理论,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分为运营管理型、财务管理型和战略管理型三种类型。与这三种管控模式相对应,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也有三种方式。运营管理型是指母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直接管理,强调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公司整体协调成长和对生产要素的集中控制与管理。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设计整个集团的企业年金方案时,可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默顿·米勒 程定华
在我看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由于微观经济效益的原因,而且也是出于对宏观经济稳定因素的考虑。很大一部分净现金投放,都是由无法盈利的国有企业引致的,它部分地说明了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的原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中央银行的贷款要么用来弥补赤字,要么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其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更高的价格和通货膨胀。 当然,在可用于中央政府筹措收入的几种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维维
一、引言企业集群实质上是一种企业、机构的集合,这个集合由处于同一产业内、相互关联、地域上也较为集中的企业构成。企业集群的兴起意味着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个体低成本手段竞争的短视性。成本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部分,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虽然目前众多企业已经构建了企业集群,形成了初步的集群环境,然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集群内的企业并未能充分利用其集群优势,发挥出集群应有的效应,也不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桂维民 杨乃定 姜继娇
本研究指出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新方向,界定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概念,研究给出了其特点,并提出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系统模式,对企业项目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朴 彭瑞铭
(一)基于战略地图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的内容战略地图是描述一个企业的战略衡量系统,它和平衡计分卡、战略中心组织共同组成对企业战略的描述、衡量和管理,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描述企业的价值创造,并将这四个层面的目标连接为一条因果关系链,通过增强这一关系链的协调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华 张鼎祖
企业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模式创新既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决策效率。本文以企业科学理财观为导向,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以企业资金最大化增值为主线,以强化企业资金战略风险管理为实现路径,对企业资金战略预算模式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揭示了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构建了企业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指标体系,透视了资金战略预算管理的运作模式;分析了资金战略预算管理模式面临的风险性、适时性和有效性问题;提出了解决资金战略预算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此确保企业资金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