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2)
- 2023(9413)
- 2022(7441)
- 2021(6994)
- 2020(6180)
- 2019(14118)
- 2018(14374)
- 2017(29175)
- 2016(15528)
- 2015(17773)
- 2014(17698)
- 2013(17661)
- 2012(15992)
- 2011(14180)
- 2010(14770)
- 2009(14386)
- 2008(14414)
- 2007(13055)
- 2006(11778)
- 2005(11054)
- 学科
- 业(79907)
- 济(75143)
- 经济(75057)
- 企(74213)
- 企业(74213)
- 管理(63872)
- 方法(36514)
- 数学(28882)
- 数学方法(28384)
- 业经(27036)
- 财(25179)
- 农(24164)
- 务(19319)
- 财务(19282)
- 财务管理(19265)
- 中国(18479)
- 企业财务(18192)
- 技术(17097)
- 制(17085)
- 农业(16989)
- 策(15161)
- 理论(14169)
- 划(13944)
- 和(13708)
- 贸(13257)
- 贸易(13248)
- 易(12942)
- 体(12805)
- 企业经济(12254)
- 经营(12104)
- 机构
- 学院(235832)
- 大学(228924)
- 济(103747)
- 经济(101884)
- 管理(99702)
- 理学(85348)
- 理学院(84670)
- 管理学(83408)
- 管理学院(82995)
- 研究(67603)
- 中国(57346)
- 财(51200)
- 京(47492)
- 财经(40280)
- 科学(37358)
- 经(36327)
- 江(35751)
- 农(34359)
- 所(33314)
- 中心(31119)
- 经济学(30895)
- 业大(30717)
- 北京(30189)
- 财经大学(29527)
- 研究所(29316)
- 商学(28580)
- 州(28458)
- 商学院(28341)
- 经济学院(28000)
- 经济管理(27046)
- 基金
- 项目(143088)
- 科学(114661)
- 研究(108066)
- 基金(104877)
- 家(88558)
- 国家(87738)
- 科学基金(78031)
- 社会(70010)
- 社会科(66585)
- 社会科学(66568)
- 省(57139)
- 基金项目(54731)
- 教育(49741)
- 自然(49473)
- 自然科(48416)
- 自然科学(48406)
- 自然科学基金(47618)
- 划(45959)
- 编号(44526)
- 资助(44218)
- 成果(34963)
- 业(33750)
- 创(33089)
- 部(32201)
- 重点(31231)
- 发(30558)
- 创新(29983)
- 课题(29740)
- 制(28575)
- 国家社会(28485)
- 期刊
- 济(118827)
- 经济(118827)
- 研究(70229)
- 管理(43521)
- 财(42692)
- 中国(41546)
- 农(32539)
- 科学(28086)
- 学报(26046)
- 技术(24745)
- 融(23775)
- 金融(23775)
- 业经(22451)
- 农业(22404)
- 大学(21581)
- 财经(20653)
- 学学(20616)
- 教育(20003)
- 经济研究(19139)
- 经(17800)
- 问题(15892)
- 技术经济(15547)
- 业(14001)
- 统计(13710)
- 商业(13491)
- 贸(12958)
- 策(12928)
- 现代(12632)
- 财会(12348)
- 决策(11300)
共检索到35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企业年金是介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一种养老保险产品。从理论上讲,它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建立模式可以采取自愿性、强制性和半强制性。从实践上看,尽管强制性模式在诸多方面都优于自愿性模式,但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自愿性模式,因为强制性企业年金有它产生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仍应采用自愿性的建立模式,因为我国尚不具备建立强制性企业年金的经济条件、法律条件、资本市场条件、群众基础及公平竞争的环境,但从较长时间看,应逐步向半强制模式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可采用强制性模式。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建立模式 模式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玉辉
一、我国企业年金概述(一)企业年金的涵义按照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年金的具体含义以及包含的具体内容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在美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纵横两方面的比较,本文认为,从微观的企业年金管理的层面上讲,法人受托模式下的"2+2"和"3+1"捆绑模式是目前企业年金管理的两种较好方式;从宏观的企业年金改革的层面上讲,企业年金管理改革的战略方向有四:从非信托模式走向信托模式;从理事会受托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模式;从法人受托分拆模式走向法人受托捆绑模式;从传统金融机构捆绑模式走向养老金管理公司捆绑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扬 范海东
在各项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二是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实施的养老金计划。按照2000年国务院《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并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或者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三是自愿性的个人储蓄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企业年金计划通常有两种模式:确定给付制(DB)和确定缴费制(DC),我国采取的是 DC 计划。在西方国家,DB 计划占据优势,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从 DB 计划逐步转向 DC 计划的趋势。DB 和 DC 计划各有千秋。DC 计划的推行,主要得益于强有力的税收优惠支持。因此,我国应着力制定、完善和切实推行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目前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规定只采用 DC 计划,并不适宜所有的企业,应赋予企业选择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权利。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确定给付制 确定缴费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秉文
本文分析了当前理事会内部受托模式和外部受托模式当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当前主要矛盾出在外部受托上,外部受托人"空壳化"和市场角色"分散化"是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障碍之一。改革的出路在于建立专业化捆绑式一站服务型的受托人机构即养老金管理公司,并对我国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定位、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制度障碍等作了论述,认为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三层级"的年金供给市场,即单牌照提供商、双牌照提供商和"捆绑式"养老金管理公司三者共存,相互补充,以优化市场资源。本文还对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之后的企业年金监管模式和制度框架做了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华中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长顺
论我国企业资产投资模式的转换吴长顺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为我国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快企业资产投资模式的转换是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资产投资模式能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既是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星 魏枫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成熟,根据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规定,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职责由劳工部下属的雇员待遇保障局、财政部下属的国家税务局和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共同承担,那么如何保证三个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又运作协调有效呢?美国是使用反应式监管方法的典范国家之一,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呢?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对美国企业年金监管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
美国 企业年金 专业化监管 反应式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永春 张宗益 朱健
公司治理有两种治理理论和两种治理模式。两种治理理论是,以股东至上为基础的单边治理和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共同治理;两种治理模式是,美式的“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和德日式的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的公司治理应主要采取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在此前提下,改革的重点应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使治理机制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舒琦
研究表明,国外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替代率分别为40%、30%、10%时比较合理。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却高达85—90%之间,明显不合理,将为国家管理这部分资金带来巨大压力和风险,同时使社会层面上的养老自助呈几乎空白状态,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社会养老保障负担,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华 孙开 赵颖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涉税环节包括员工缴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和企业年金给付等三个环节。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探讨企业年金的课税问题,分析不同课税模式下企业年金的经济收益,为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课税模式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