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5)
2023(2865)
2022(2596)
2021(2612)
2020(2311)
2019(5476)
2018(5529)
2017(11602)
2016(6534)
2015(7561)
2014(7718)
2013(7949)
2012(7840)
2011(7152)
2010(7563)
2009(7178)
2008(7082)
2007(6467)
2006(5962)
2005(5664)
作者
(19920)
(16391)
(16066)
(15815)
(10162)
(7809)
(7487)
(6431)
(6166)
(5929)
(5505)
(5341)
(5314)
(5239)
(5124)
(4984)
(4975)
(4825)
(4803)
(4678)
(4499)
(4063)
(4053)
(3731)
(3706)
(3679)
(3679)
(3549)
(3338)
(3242)
学科
(26359)
经济(26339)
管理(14989)
(14833)
方法(12401)
数学(11585)
数学方法(11480)
中国(10942)
(10769)
企业(10769)
(9993)
(7552)
(7400)
教育(7032)
(6619)
银行(6606)
(6357)
(6109)
贸易(6104)
(6011)
结构(5671)
(5669)
(5332)
制度(5329)
研究(5299)
(5295)
金融(5295)
(4920)
体制(4884)
产业(4846)
机构
大学(103652)
学院(101107)
(43453)
经济(42346)
研究(36231)
管理(34585)
理学(29030)
理学院(28658)
管理学(28206)
管理学院(28005)
中国(26657)
(22877)
(22804)
科学(19411)
(18385)
财经(17778)
研究所(16272)
(16001)
(15466)
北京(15360)
(15043)
师范(14896)
中心(14735)
经济学(14299)
(13842)
财经大学(13144)
经济学院(13036)
(12989)
(12525)
业大(12312)
基金
项目(56410)
研究(44679)
科学(42998)
基金(38755)
(32873)
国家(32600)
科学基金(26662)
社会(26495)
社会科(25109)
社会科学(25103)
教育(23050)
(21859)
基金项目(20119)
编号(19759)
(18687)
成果(17328)
资助(16948)
自然(15633)
自然科(15186)
自然科学(15177)
自然科学基金(14929)
课题(14712)
(13730)
重点(13166)
(12588)
教育部(11911)
(11823)
(11697)
项目编号(11427)
大学(11345)
期刊
(51266)
经济(51266)
研究(38639)
中国(21905)
教育(19599)
(15901)
学报(13247)
管理(12897)
科学(12333)
(11861)
金融(11861)
(11837)
大学(10539)
学学(9525)
技术(9407)
财经(9291)
经济研究(8727)
业经(8074)
(8043)
农业(7997)
问题(7634)
(7382)
(6761)
理论(5853)
商业(5639)
国际(5407)
实践(5167)
(5167)
技术经济(4869)
职业(4858)
共检索到16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兰英  
阐述了我国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中的主要问题,认为推进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重建,是破解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的组织壁垒和加强博士生学术科研系统化训练的迫切需要。借鉴美国课程设置的做法,提出要重新思考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主要原则,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强化学位论文指导课程,基于一级学科构建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方向核心课程、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五个课程模块,以学科基础课程为根基,以方向核心课程为主体,以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为双翼构建开放灵活的课程平台,为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和培育一流博士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服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青颖  
本文以1999年-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分布、机构分布、指导教师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博"的数量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息息相关;"优博"的各学科表现与学位授予规模并不完全直接相关;"优博"数量与学科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部分一级学科甚至表现为高度相关;高等学校是"优博"的绝对主体;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影响对"优博"的数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培养质量,建议如下: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教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水平;重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提升导师学术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青  
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在近几年日益凸显,为寻求博士生延期的真实原因,采用混合研究法对人文社科延期博士生展开调查,研究得出能力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论文压力、课程结构、课题参与以及中期考核对博士生延期具有显著影响。各要素所占权重及作用机制为:基础薄弱与投入不足的混合效应是博士生延期的首要隐患,课程结构缺乏与导师指导缺位是博士生延期的催化剂,低效的制度执行与低迷的学术氛围是博士生延期的潜在温床。有鉴于此,高校应优化博士生筛选制度、严格把控博士生源质量关,健全博士生培养制度、关注学业成长的过程性因素,改善博士生生存环境、提高博士生专业社会化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瑞  张维维  
以"双一流"建设大学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质性研究,基于在读博士生的视角探究当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研究发现: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归是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应掌握两项重要科研技能,即善于写作和工于表达;应培养三种学术思维,即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应增强四个自主意识: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和学术共同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收阁  曹秉刚  
重视课程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王收阁曹秉刚博士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实现振兴中华宏伟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博士生培养接轨,在21世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机遇和严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骆新娥  朱亲云  陈秋生  
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骆新娥,朱亲云,陈秋生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因此,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切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从国外高校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发现.我国高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价值取向.通过统筹考虑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来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海泉  张洪志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从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迈进。建设现代化强国除了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必须实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法制的现代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社会上更加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的质疑,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解放思想,创新与实践研究生培养机制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博士学位授予的规模及学科结构,介绍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结构和博士生导师的规模及结构,指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相对规模已经比较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逐步多元化,且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博士生导师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由于其数量的增加滞后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公民素养在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在变幻莫测的全球化时代,未来公民所面对的课题却有共同之处。以培养公民为目标的社会科在美国和日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本文以社会科教科书为例,分析美日两国社会科教育的三个特点:1.以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的情境化材料作为教材;2.重视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的培养;3.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这些特点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行霈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袁行霈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一个是怎样才能符合人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我想就后一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其实后者和前者也有关系,因为我们所要建立和发展的人文学科应当是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琳  张文修  
认为随着博士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博士学位平均质量基本稳定,只是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了。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就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艳丽  王强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立足理想、知识、方法和能力四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职业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霞  宋俊波  
以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将反映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特征的要素分为形式要素和实质要素两类,构建形式要素和实质要素特征评价指标,通过测量指标得分,分析评价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特征,研究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