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2)
- 2023(11497)
- 2022(9419)
- 2021(8884)
- 2020(7571)
- 2019(16999)
- 2018(17036)
- 2017(33546)
- 2016(17357)
- 2015(19849)
- 2014(19300)
- 2013(19182)
- 2012(17624)
- 2011(16003)
- 2010(16750)
- 2009(15974)
- 2008(14825)
- 2007(13545)
- 2006(12227)
- 2005(11095)
- 学科
- 济(76170)
- 经济(76105)
- 业(57761)
- 管理(55383)
- 企(49282)
- 企业(49282)
- 方法(34354)
- 数学(30171)
- 数学方法(29636)
- 中国(27975)
- 融(27142)
- 金融(27141)
- 银(25745)
- 银行(25722)
- 行(24960)
- 技术(21993)
- 农(20113)
- 业经(18910)
- 制(17959)
- 财(17866)
- 地方(15907)
- 贸(14663)
- 贸易(14644)
- 易(14343)
- 技术管理(13837)
- 理论(13708)
- 产业(13519)
- 农业(13359)
- 体(11973)
- 学(11645)
- 机构
- 学院(251132)
- 大学(248374)
- 济(109931)
- 经济(107745)
- 管理(101422)
- 理学(87036)
- 理学院(86277)
- 管理学(84842)
- 管理学院(84383)
- 研究(78428)
- 中国(67626)
- 京(51420)
- 财(51309)
- 科学(43420)
- 财经(40745)
- 中心(38078)
- 所(37727)
- 江(37312)
- 经(36801)
- 经济学(34313)
- 研究所(33687)
- 农(33138)
- 北京(33032)
- 业大(32080)
- 经济学院(31085)
- 州(30826)
- 财经大学(30295)
- 范(29669)
- 师范(29377)
- 院(28188)
- 基金
- 项目(159713)
- 科学(127450)
- 研究(121523)
- 基金(115212)
- 家(97961)
- 国家(97196)
- 科学基金(85059)
- 社会(78504)
- 社会科(74920)
- 社会科学(74904)
- 省(64417)
- 基金项目(60220)
- 教育(56393)
- 划(52577)
- 自然(52275)
- 自然科(51169)
- 自然科学(51161)
- 自然科学基金(50293)
- 编号(49461)
- 资助(47530)
- 成果(39920)
- 创(39325)
- 创新(35883)
- 发(35817)
- 重点(35733)
- 部(35348)
- 课题(34567)
- 国家社会(32412)
- 教育部(31113)
- 项目编号(30986)
- 期刊
- 济(119893)
- 经济(119893)
- 研究(77024)
- 中国(51358)
- 管理(42276)
- 融(38286)
- 金融(38286)
- 财(37651)
- 科学(30823)
- 农(30584)
- 学报(29819)
- 教育(28433)
- 技术(27036)
- 大学(24261)
- 学学(22796)
- 业经(20629)
- 农业(20474)
- 财经(20310)
- 经济研究(20215)
- 经(17589)
- 技术经济(15821)
- 问题(15751)
- 策(14074)
- 统计(14055)
- 科技(13987)
- 贸(13345)
- 理论(13092)
- 商业(13077)
- 现代(12028)
- 坛(11990)
共检索到383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素芬
基于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产学研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优化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组织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避免各主体的价值冲突和管理体制的滞后。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优化产学研组织模式的金融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国林
本文在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共性技术产学研组织联盟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产学研组织模式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应主导产业初期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扩散,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社会效益;产业成熟期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扩散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平衡为支撑,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枢纽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模式。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产学研联盟 组织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男
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
产学研 创新 组织模式 战略联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拓展为"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在组织构成、组织管理和协同创新项目设计上都具有其明显优势,并在其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亮 李建玲 李岱松
传统的知识转移框架很难解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很难发生且联盟极易破裂的问题,基于产业路径视角下的四种联盟组织模式划分也较为理想化。通过在共性技术视角下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本文得出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创新组织模式更加符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介入联盟的必要性,并根据政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联盟成员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在联盟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王珊珊
基于对产学研联盟内涵、特点,自主创新作用以及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实力和高校与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的分析,本文论证了产学研联盟是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并提出基于产学研联盟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关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燕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推进图书馆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整合图书馆联盟各方核心资源、提升联盟成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掘图书馆联盟内部创新潜力、打造现代创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具体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按照图书馆联盟内部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分为五种组织模式,对每一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协同创新 组织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张蜜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考量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情况,按照技术创新难易程度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术创新领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成春平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军跃 崔骅 曾宪军 龙思红
本文在论证重庆摩托车企业开展产学研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基础上,对产学研联盟的主要形式和国内外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德淼
文章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认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发挥创新的协同性、提高创新的指向性、强化创新的稳定性和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等方面。同时,发现我国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主要促进了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抑制了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和经济成果绩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泉 吴强 刘欣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科技革命全球化,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竞争,成为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解决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各国重视。发达国家通过多种举措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美国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发源地,其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获得广泛的成功,并且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制度创新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晓华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需要有效合作,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具有市场先入、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优势。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选择主要是:政府应作好对企业技术联盟的政策支持;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供咨询服务;要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企业要不断拓展国际技术联盟形式,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去,壮大自身竞争实力。在发展企业技术联盟中,政府应遵循服务性原则,其宏观指导应灵活多样,努力创造企业进行技术联盟的良好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俊
"产学研"创新联盟具有以非零合为基础的合作博弈特征。文章结合"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运做模式,运用进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合作进化的因素并得出若干结论。
关键词:
非零和 合作博弈 创新联盟 运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