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0)
2023(9915)
2022(8258)
2021(7819)
2020(6752)
2019(15260)
2018(15142)
2017(29674)
2016(16108)
2015(18379)
2014(18378)
2013(18208)
2012(16703)
2011(14973)
2010(15628)
2009(15398)
2008(14924)
2007(14219)
2006(12887)
2005(12088)
作者
(45878)
(37409)
(37341)
(35543)
(23845)
(17636)
(17333)
(14509)
(14407)
(13733)
(12645)
(12642)
(12045)
(11870)
(11772)
(11751)
(11156)
(10983)
(10838)
(10789)
(9487)
(9319)
(9050)
(8606)
(8542)
(8502)
(8492)
(8386)
(7754)
(7377)
学科
(57565)
经济(57491)
管理(54075)
(50139)
(42097)
企业(42097)
(29605)
银行(29585)
(29522)
金融(29515)
(28476)
中国(27003)
方法(25048)
(23086)
(21651)
数学(21542)
数学方法(21407)
(15999)
(15971)
财务(15921)
财务管理(15880)
企业财务(15130)
业经(14420)
(13247)
(12491)
贸易(12475)
(12187)
理论(11816)
(11758)
制度(11756)
机构
学院(222855)
大学(221525)
(92870)
经济(90470)
管理(86123)
研究(71472)
中国(71436)
理学(69609)
理学院(68926)
管理学(68049)
管理学院(67590)
(54183)
(47766)
财经(40506)
科学(38538)
中心(37020)
(36517)
(36220)
(36132)
(33201)
研究所(31584)
北京(31162)
(30158)
财经大学(30120)
(29921)
经济学(29001)
(28820)
银行(28754)
金融(28277)
业大(27417)
基金
项目(128808)
科学(99575)
研究(98521)
基金(91667)
(77872)
国家(77153)
科学基金(65733)
社会(61077)
社会科(57847)
社会科学(57827)
(50164)
基金项目(47237)
教育(45270)
编号(42081)
(41613)
自然(40286)
资助(39598)
自然科(39333)
自然科学(39318)
自然科学基金(38629)
成果(36073)
课题(29296)
(28864)
重点(28351)
(26833)
(26781)
项目编号(26609)
(26591)
教育部(25162)
创新(25084)
期刊
(110416)
经济(110416)
研究(75335)
中国(51800)
(49969)
金融(49969)
(44661)
管理(36289)
学报(29658)
(29642)
科学(27121)
大学(23214)
教育(23006)
学学(21821)
财经(21381)
技术(19574)
农业(18247)
(18194)
业经(17661)
经济研究(17415)
理论(14574)
问题(14040)
实践(13177)
(13177)
(12756)
国际(11902)
财会(11396)
商业(11233)
会计(11142)
现代(10872)
共检索到375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秀梅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随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缺位导致的违约事件持续出现。由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开放程度高、交易关联性强,风险危害性大,亟需建立与其对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性、信用风险的复杂性,本文综合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现状,参考国际管理经验,建议从完善制度设计、丰富风控手段和建立互联网安全标准三方面构建管理体系,以保障互联网金融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应胜  
目前,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产品革新常常陷进"保守与激进"进退两难的境地,效益与风险的平衡很难掌握。依靠互联网金融项目特性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可否利用互联网金融完成转型的核心。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网络金融发展中常见的风险,然后详细阐述了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系的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超  关伟  
现代金融越来越信息化,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发展成为了信息的集合体,互联网借贷平台自诞生以来,其去中介化的交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金融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借款人特征与信息识别对借款成功率及违约风险的影响;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以及网贷平台的定价策略、风险传导以及造成的监管困境等。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价值研究,国际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对比研究,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对比分析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森  王迪  
在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中,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获取中小企业即时动态非财务数据(如交易频率、客户活跃程度、满意度等)的优势,掌握中小企业基本状况、互联网交易状况、互联网服务质量、供应链行业状况等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及时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程度,突破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衡量金融风险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可借鉴期货风险管理的经验,设计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盯市制度,以逻辑回归风险判别器进行信用风险判断,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森  王迪  
在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中,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获取中小企业即时动态非财务数据(如交易频率、客户活跃程度、满意度等)的优势,掌握中小企业基本状况、互联网交易状况、互联网服务质量、供应链行业状况等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及时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程度,突破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衡量金融风险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可借鉴期货风险管理的经验,设计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盯市制度,以逻辑回归风险判别器进行信用风险判断,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冬  杨峙林  
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信用风险,对预期违约概率模型、信用计量模型和信用组合理论模型等经典的信用风险测量模型进行比较、发展和完善,提出应将法律制度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的新型监管模式,从司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设备和网络系统信用以及社会信用五个方面强化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秀梅  程晗  
众筹融资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种新业务,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参与主体增加,信用风险凸显。由于众筹融资市场开放程度高、风险危害性大,急需建立与其对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笔者基于融资项目和众筹平台两个角度对众筹融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众筹融资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平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障众筹融资业务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已成时代潮流。在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没有改变金融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发展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上提及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件时强调,"在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明选  孟赞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一行三会"的监管理念和具体实践。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生活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具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然后使用Eviews统计软件中的邹检验(Chow test)方法和虚拟变量法进行计量分析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工商银行全球金融市场业务综合管理体系的成功研发,突破了技术壁垒,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了完整系统的全面自主可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类资产规模急剧增长,对金融市场业务运营电子化、标准化、自动化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市场领域自主创新,构建全球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成国  李萌  
互联网科技众筹将民间资本与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对接,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互联网金融生态乱象丛生,互联网科技众筹发展尚不完善,建设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应重点落地风险控制体系。运用金融生态系统理论,基于互联网科技众筹业务模式,梳理了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风险控制体系逻辑与架构,从生态主体风险行为、生态环境内外部风险、生态关系风险类别3个角度总结分析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当前存在的风险,研究与构建了互联网科技众筹金融生态风险控制体系,并从发挥生态主体作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维持生态关系平衡3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佼  刘艳春  
互联网金融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大数据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金融运作模式,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估和防控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意义重大。文章从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入手,利用Eviews7.0计量分析软件,应用邹氏突变点检验和虚拟变量法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近15年的相关金融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探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信用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同时针对潜在的信用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杰  彭玉婷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融资方式在我国快速发展,但股权众筹平台信用风险管理和相关法规还不够成熟。对股权众筹中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分析国外股权众筹中信用风险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股权众筹融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杰  彭玉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国斌  陈静  
文章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相依性结构以及风险传染两个角度对市场间的联动性进行了探索。采用时变t-Copula-GARCH模型对互联网金融与股票、银行以及债券等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依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BP结构突变点检验的方法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间的风险传染进行验证和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股票、银行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均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与股票市场间联动性最强,与银行市场间的联动性一般,与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性最弱。互联网金融市场与股票以及银行市场间的联动性均为正向联动,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股票以及银行市场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程度相对较弱,并且相关方向不够稳定。结构突变点检验显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中的股票、债券以及银行市场间存在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