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76)
- 2022(1698)
- 2021(1709)
- 2020(1539)
- 2019(3698)
- 2018(3968)
- 2017(8866)
- 2016(4777)
- 2015(5593)
- 2014(5690)
- 2013(5983)
- 2012(5968)
- 2011(5560)
- 2010(5751)
- 2009(5781)
- 2008(5655)
- 2007(5249)
- 2006(4991)
- 2005(4653)
- 2004(3970)
- 学科
- 济(23558)
- 经济(23538)
- 业(12018)
- 管理(11743)
- 方法(9981)
- 数学(9467)
- 数学方法(9428)
- 中国(9031)
- 农(7619)
- 企(7291)
- 企业(7291)
- 制(6463)
- 地方(5962)
- 贸(5761)
- 贸易(5756)
- 财(5637)
- 易(5622)
- 银(5465)
- 银行(5462)
- 行(5313)
- 农业(4771)
- 融(4399)
- 金融(4398)
- 税(3974)
- 体(3780)
- 业经(3777)
- 税收(3774)
- 收(3748)
- 地方经济(3612)
- 度(3609)
- 机构
- 大学(78137)
- 学院(77617)
- 济(36025)
- 经济(35307)
- 管理(27751)
- 研究(26972)
- 理学(23212)
- 理学院(22917)
- 管理学(22657)
- 管理学院(22505)
- 中国(22204)
- 财(18958)
- 京(17118)
- 财经(14812)
- 科学(14675)
- 所(14125)
- 经(13216)
- 研究所(12407)
- 中心(11787)
- 经济学(11724)
- 北京(11523)
- 江(11067)
- 财经大学(10867)
- 经济学院(10796)
- 农(10481)
- 范(10399)
- 师范(10339)
- 州(9565)
- 院(9280)
- 业大(8925)
- 基金
- 项目(42257)
- 研究(33045)
- 科学(32327)
- 基金(30050)
- 家(25551)
- 国家(25357)
- 社会(20852)
- 科学基金(20334)
- 社会科(19705)
- 社会科学(19700)
- 基金项目(16125)
- 省(15157)
- 教育(14896)
- 编号(14341)
- 划(13427)
- 成果(12797)
- 资助(12698)
- 自然(11476)
- 自然科(11114)
- 自然科学(11109)
- 自然科学基金(10892)
- 部(10325)
- 发(10154)
- 课题(9651)
- 重点(9459)
- 性(8968)
- 教育部(8814)
- 社科(8687)
- 人文(8540)
- 国家社会(8516)
共检索到122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继斌
中国27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是伴随着中部地区逐步"沉陷"而来的。中部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部地区为全国提供的廉价能源、廉价粮食和廉价劳动力,大大地降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本,却使中部地区自身陷入困境。中部"沉陷"已成为和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中部陷阱。解决这一问题,使中部地区重新崛起需要中央政府施行强有力的区域援助和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祥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现象。通过城市群空间整合,将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协调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部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应因群制宜采取不同的空间链接模式,并把握好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整合 链接模式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荣胜
没有农村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中部农村在多个方面均存在“塌陷”,且塌陷的空间分异显著。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以及加大农村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促进中部地区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塌陷 空间分异 中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永胜 魏中俊
立足中部崛起这一战略背景,从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的生产者服务业入手,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及区域内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探讨了中部崛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产业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部地区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总体构想。
关键词:
中部崛起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合林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及其在中部崛起中的目标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原崛起 比较分析 中部地区 河南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文章认为,新的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中部崛起的主要路径之一。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在现阶段对内对外开放的问题,提出扩大对内开放关键在于区域一体化,包括商品市场的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在于产业全球化。文章建议,政策配套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制和配套转变政府经济工作重心等。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对内对外开放 开放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推进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既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使具有承东启西和连南进北联结作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武郑都市带共同构筑起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金十字架构",也要推动中部地区跨省边际城镇联动发展。着力发展中部新兴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中部崛起、促进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太原、合肥为核心,依托长江、沪昆、陇海、京九、京广、二广"三纵三横"重点发展轴线,形成"六核六轴六组团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布局 形态优化 中部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罗红梅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5个方面选取14项核心指标,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南昌、太原等6个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出若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海兵 李华
梳理了中部地区吸收利用FDI的现状和特征,计算出了中部的TFP(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构建VAR模型对FDI和TFP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FDI对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中部地区在吸收利用FDI过程中要引导技术引进,加强自主创新;创造公平环境,扶持本土企业;鼓励中外合资,强化技术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发挥农区水土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及其精深加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文章从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分析入手,对新时期区域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雪峰 王远智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4)》中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指标统计数据,从比较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出发,对中部图书馆和东部图书馆间的差距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提出了中部图书馆的优先发展策略。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发展问题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董玛力
中部地区成为国家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地区。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基于GIS和数据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但水平低;各区县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明显;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各省的离心化倾向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结构等。中部地区的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区域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最后针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毛磊 王清
选取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基于涵盖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4个方面并包括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各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但略高于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中部6省中,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河南次之,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张凌生
利用中部地区1999~2013年的数据,基于节能潜力视角分析中部地区能源效率,进一步实证研究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中部地区节能潜力较大,需要提高能源效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R&D投入对能源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部地区要提升能源效率,需要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能源效率 节能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