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6)
2023(4960)
2022(4290)
2021(4267)
2020(3598)
2019(8397)
2018(8403)
2017(18196)
2016(9751)
2015(11112)
2014(11311)
2013(11248)
2012(10812)
2011(9942)
2010(10320)
2009(10168)
2008(10100)
2007(9366)
2006(8859)
2005(8419)
作者
(27212)
(22166)
(22110)
(21507)
(14334)
(10418)
(10348)
(8572)
(8397)
(8336)
(7483)
(7267)
(7261)
(7156)
(7153)
(6996)
(6613)
(6586)
(6517)
(6394)
(5799)
(5542)
(5291)
(5254)
(5221)
(5123)
(5077)
(5007)
(4478)
(4371)
学科
(36261)
经济(36220)
管理(26628)
(25873)
(19626)
企业(19626)
(19029)
银行(18884)
(17619)
(17020)
方法(15558)
数学(14334)
数学方法(14179)
中国(13935)
(11932)
(11743)
金融(11743)
(11475)
(11269)
制度(11268)
业务(10312)
(9708)
贸易(9697)
(9553)
(8917)
银行制(8852)
(7375)
(7250)
农业(7204)
业经(7170)
机构
学院(138899)
大学(138326)
(64002)
经济(62499)
管理(53709)
中国(47356)
研究(46659)
理学(44117)
理学院(43711)
管理学(43256)
管理学院(42974)
(35786)
(29500)
(27039)
财经(26721)
银行(26013)
(24308)
(24114)
中心(23359)
科学(23357)
(23189)
(22942)
(20610)
研究所(20155)
经济学(19965)
财经大学(19762)
北京(19615)
(18853)
(18444)
金融(18159)
基金
项目(76033)
研究(60955)
科学(59869)
基金(54939)
(45208)
国家(44799)
社会(38316)
科学基金(38243)
社会科(36417)
社会科学(36410)
教育(28300)
(28215)
基金项目(27675)
编号(26304)
资助(24479)
(24152)
成果(23342)
自然(22488)
自然科(21897)
自然科学(21891)
自然科学基金(21500)
(18415)
课题(18252)
(16929)
(16820)
重点(16554)
教育部(16252)
项目编号(16001)
人文(15881)
(15520)
期刊
(74694)
经济(74694)
研究(54113)
(38603)
金融(38603)
中国(27971)
(25520)
管理(20286)
(18972)
教育(15144)
科学(14282)
财经(13691)
学报(13682)
经济研究(12427)
业经(12411)
(11571)
大学(11349)
技术(11079)
学学(10533)
农业(10502)
问题(10326)
理论(10139)
(10055)
国际(9623)
实践(9246)
(9246)
农村(7662)
(7662)
商业(7094)
现代(7086)
共检索到237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玉泽  徐忠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信贷政策的实施依据、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实施信贷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等,并对新时期如何提高信贷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许均华  陈佩华  
一、引言在现代农村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的杠杆作用逐渐为资本的杠杆作用所取代。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优良作物品种的采用、农村智力的开发,离开了资本,无异于天方夜谭。农村资本形成机制大致可概括为三条渠道: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拨款支援;二是农村内部的自身资金积累;第三条渠道是金融中介的信贷资金注入。我们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在国家极为有限的财力中;拿出较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是不现实的,即使能增加一点,也不会太多。而且,统计数字显示,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岗  
本文结合央行信贷政策工作实践,深入探讨了当前贯彻落实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政策实施主体法律定位尚不明确、基层人行执行政策的手段不充分、信贷支持政策产品化程度不足等方面,提出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强化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小青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中央银行信贷理论与政策(上)汤小青综观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均衡,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国家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运行特征和全社会资金的流向特点,不断地运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小青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中央银行信贷理论与政策(下)汤小青五、经济结构调整中信贷政策与若干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一)当前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及调整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先后有重点地发展轻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小青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中央银行信贷理论与政策(中)汤小青三、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相关领域的体制与政策存在的问题(一)产业政策本身的缺陷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其它的经济政策具有导向功能,那么,产业政策本身就要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目前产业政策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勇  
本文站在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 ,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变革及对现行央行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央行对网上银行监管的内容框架 ,最后较为实际地提出了央行监管的具体对策措施 ,以期为网上银行营造一个务实的运作空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志芳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频繁,就实际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过度依赖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经济。今后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规范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二是按照经济运行周期相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加强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配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熹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总纲,统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全局,决定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方向。国际活跃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运用信贷政策,调控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符合实际、面向未来的信贷政策管理体系,是需要突破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峰  
浅议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建设银行信贷政策魏峰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经济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认为物价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过度膨胀和消费基金超常增长所致。开出的药方是压缩总需求以抑制通货膨胀,其二,消费基金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盛林  桂彦中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弱化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改革的迟滞,管理体制的制约,自身素质的局限和法律规范的缺陷。强化中央银行职能,必须确立其在货币信用领域的四大权威:通过建立对其它银行行长任职条件审查制,确立其领导权威;通过实行自身金融管理干部上岗资格考核制,确立其行政权威;通过分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与经营管理职能,确立其监督权威;通过构建适应新体制的金融法规体系,确立其管理权威。并配套建立中央银行管理下的联行结算中心,形成畅通无阻的资金清算机制,促进金融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至1998年第二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已达到78797多亿元。但从统计材料来分析,银行信贷资产虽然明显增长,而安全系数却越来越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利润及资产收益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蕾  
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背景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尤为关键,这使得探索中央银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同样成为辨析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2008—2020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季度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并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越充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越大;特别地,正向信号越明显,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正向影响也越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中央银行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避险动机,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资本充足率较低、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的商业银行中,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更大。因此,中央银行在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也要打好信息披露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以达到最优的政策调控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