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9)
- 2023(12214)
- 2022(10244)
- 2021(9550)
- 2020(8018)
- 2019(17918)
- 2018(18214)
- 2017(35625)
- 2016(19324)
- 2015(22154)
- 2014(22072)
- 2013(21518)
- 2012(19552)
- 2011(17641)
- 2010(17989)
- 2009(17269)
- 2008(16875)
- 2007(15295)
- 2006(13742)
- 2005(12795)
- 学科
- 济(67389)
- 经济(67278)
- 管理(59318)
- 业(52931)
- 企(44878)
- 企业(44878)
- 方法(27845)
- 制(26688)
- 数学(24065)
- 数学方法(23800)
- 银(23426)
- 银行(23281)
- 中国(22920)
- 行(21914)
- 财(21110)
- 农(20061)
- 融(16730)
- 金融(16722)
- 业经(16670)
- 体(15675)
- 贸(15146)
- 贸易(15131)
- 易(14829)
- 度(14660)
- 制度(14657)
- 理论(13383)
- 学(12654)
- 务(12373)
- 财务(12315)
- 财务管理(12281)
- 机构
- 学院(268564)
- 大学(266561)
- 济(109244)
- 经济(106635)
- 管理(99232)
- 研究(87748)
- 理学(83118)
- 理学院(82303)
- 管理学(80911)
- 管理学院(80437)
- 中国(76595)
- 财(58564)
- 京(56275)
- 科学(49087)
- 财经(44752)
- 所(43770)
- 江(42338)
- 中心(41574)
- 农(40873)
- 经(40322)
- 研究所(38688)
- 北京(35824)
- 业大(34839)
- 州(34338)
- 经济学(34078)
- 范(33342)
- 财经大学(33092)
- 师范(32953)
- 农业(32212)
- 院(31485)
- 基金
- 项目(165768)
- 科学(129327)
- 研究(126709)
- 基金(117867)
- 家(100836)
- 国家(99999)
- 科学基金(85345)
- 社会(79122)
- 社会科(74963)
- 社会科学(74946)
- 省(65321)
- 基金项目(60749)
- 教育(60135)
- 划(54635)
- 编号(53869)
- 自然(52497)
- 自然科(51267)
- 自然科学(51254)
- 自然科学基金(50333)
- 资助(49458)
- 成果(45635)
- 课题(38195)
- 重点(37254)
- 部(37212)
- 制(35748)
- 创(35101)
- 发(35057)
- 项目编号(33404)
- 性(33266)
- 创新(32865)
共检索到428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文超
对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应过程及其与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对中央银行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由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下通称其为商业银行)在货币发行和货币供应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从而形成了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二阶式货币供应体系,即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供应市场货币。一、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作为我国掌管人民币发行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机关,并不直接办理对工商企业和个人的货币信贷业务,而是执行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的职能。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在金融调控、金融改革、金融稳定等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践行中央银行职能,健全和完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根发
A货币政策优化有赖于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环节,这种选择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当前的这种选择是由我国经济金融的市场化进程决定的。(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继志
自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85-1993年,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国际收支顺差额不断扩大,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但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较为被动,且投放的基础货币过多需要对冲,而对冲是有成本的。2012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从而使中央银行逐渐具备了从过去被动的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转向主动多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我国中央银行应在拓宽常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同时,创新更多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从而使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多样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鸿儒
今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作为一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金融工作者,我不仅长期见证并参与了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可以说自己人生主要的滋养和成就也归功于人民银行的伟大事业。在从事金融工作的半个多世纪里,我也与《中国金融》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次《中国金融》约我撰文纪念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我欣然答应。回首往事,思绪万千,想说的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体制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从在双重职能的国家银行体制下逐步强化中央银行职能,进而到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步入了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轨道。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全面恢复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体制197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正式分开办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内设机构恢复到14个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的银行机构,也在1978年内全部完成了与财政部门的分设工作。到1978年年末,全面恢复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慧刚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为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施了积极的货币冲销政策。短期内,我国货币冲销在遏制信贷增长率和货币乘数等方面的效力是显著的,但长期内,冲销手段的制约因素及其负面效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和经济滞胀,冲销效力将逐步减弱、消失,难以实现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不具可持续性。为提高货币冲销效果,对货币冲销本身及一些相关环节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布劳德本特 蔡萌浙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减少实物现金的需求,可能会令小额支付系统更高效;但如果它完全取代实物现金,就会造成实质上的负利率货币话题对央行官员来说是一个慎之又慎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话题,例如什么是货币、货币为什么存在、货币的供给由谁来监管及怎样被监管,似乎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引人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英格兰银行也不例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勇
本文站在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 ,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变革及对现行央行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央行对网上银行监管的内容框架 ,最后较为实际地提出了央行监管的具体对策措施 ,以期为网上银行营造一个务实的运作空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网上银行 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毕海霞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是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业务活动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迅速增长,已居全球中央银行首位。本文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点与潜在的货币政策调控风险,提出防范货币政策调控风险的政策建议,以维护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调控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峨峰
我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困难与对策王峨峰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从根本上要求对经济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过去主要依靠财政政策转为主要依靠货币政策。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任何现实的社会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凌
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下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操作迅速、灵活性、流动性、可逆性强的特点。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控制基础货币,进而调控货币供给量。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也会使得中央银行做出反应,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调控它。本文运用了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中央银行票据交易与货币供给量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滕珊
从商业银行自身出发,基于其成本收益角度建立模型,得出其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条件,在考虑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前述条件下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变化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货币政策被弱化甚至扭曲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改善货币传导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收益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相汉 卢清宴 杨双奇 沈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原来的人民银行“大一统”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体制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体制向企业化经营体制转变。为了把银行体制的改革推向深入,我们想就银行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央银行的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