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5)
2023(8306)
2022(7029)
2021(6506)
2020(5569)
2019(12871)
2018(12908)
2017(25662)
2016(13907)
2015(16035)
2014(16071)
2013(15968)
2012(14908)
2011(13407)
2010(13768)
2009(13296)
2008(13436)
2007(12570)
2006(11407)
2005(10443)
作者
(38722)
(32418)
(32218)
(30729)
(20459)
(15249)
(14678)
(12249)
(12000)
(11767)
(10895)
(10583)
(10383)
(10356)
(10102)
(9903)
(9433)
(9390)
(9342)
(9324)
(8182)
(7825)
(7779)
(7360)
(7289)
(7285)
(7222)
(7177)
(6450)
(6219)
学科
(55499)
经济(55399)
管理(50413)
(45861)
(39635)
企业(39635)
(24349)
方法(24130)
数学(21304)
数学方法(21165)
(18942)
中国(18540)
(15536)
(15468)
贸易(15458)
(15262)
(15181)
财务(15149)
财务管理(15114)
企业财务(14418)
业经(13111)
(12727)
(12562)
(11577)
银行(11568)
(11025)
体制(10998)
(9968)
金融(9966)
农业(9254)
机构
大学(202949)
学院(201746)
(88868)
经济(87051)
管理(77810)
理学(65647)
理学院(65015)
研究(64443)
管理学(64246)
管理学院(63867)
中国(53554)
(49822)
(42914)
财经(37771)
(34177)
科学(33766)
(31414)
(31337)
中心(29649)
经济学(28320)
财经大学(28049)
北京(27673)
研究所(27106)
(25956)
经济学院(25628)
(24650)
业大(24148)
(23774)
(23684)
师范(23567)
基金
项目(121158)
科学(95873)
研究(93527)
基金(88661)
(74924)
国家(74308)
科学基金(64207)
社会(61155)
社会科(58025)
社会科学(58013)
基金项目(46570)
(45718)
教育(43734)
自然(38778)
编号(38267)
(38261)
自然科(37786)
自然科学(37777)
自然科学基金(37139)
资助(36665)
成果(32939)
(29135)
(29046)
重点(27030)
课题(26777)
教育部(25708)
国家社会(25272)
(25187)
(25186)
(25053)
期刊
(103382)
经济(103382)
研究(66939)
中国(43711)
(41425)
管理(31767)
学报(24954)
(24391)
金融(24391)
(24023)
科学(23697)
教育(21936)
大学(20674)
财经(19851)
学学(19046)
技术(17433)
(16908)
经济研究(16641)
业经(16494)
农业(15717)
问题(14674)
(14325)
国际(12225)
会计(10640)
理论(10622)
财会(10276)
技术经济(9641)
现代(9477)
实践(9353)
(9353)
共检索到32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站勇  
按照有效市场理论,一个比较完善的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近10年来运作轨迹的观察与思考,不难发现上述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实行退市机制的必要性,并和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上市公司设计了一种退出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刚  
一、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是指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上市公司将退出市场交易:第一,当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恶化而没有了投资价值,不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时,交易所可以宣布该公司退市(也称“下市”或“摘牌”);第二,原来在多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经有关证券交易所同意,可以主动提出从其中的某个交易所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华东  唐丽  
健全的退出机制是一国证券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 ,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国情 ,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基本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国生  贺佐治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A股市场形成以来,尽管制度不断改善,但退出难问题始终存在且未见改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对于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具有较强干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行为具有其先天的局限性。据此文章将政府对A股市场推出难问题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我国A股市场对具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样本。该文以ST公司为代表,研究并验证了政府的确推动了所辖绩差公司重组,但政府推动的重组无法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上仍然是绩差公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牟俊  
上市公司国有股退出的途径有定向配售和回购两种方式 ,以模型化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 ,这两种途径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在研究资金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理想化的机制 ,综合采用了包括组建专门的基金在内的各种措施。如果这种理想机制能够实现 ,国有股全面退出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国生  贺佐治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A股市场形成以来,尽管制度不断改善,但退出难问题始终存在且未见改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对于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具有较强干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行为具有其先天的局限性。据此文章将政府对A股市场推出难问题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我国A股市场对具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样本。该文以ST公司为代表,研究并验证了政府的确推动了所辖绩差公司重组,但政府推动的重组无法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上仍然是绩差公司,政府推动其进行重组的行为在客观上阻碍了绩差公司的退出。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退出难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中文  丛爱红  
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是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的重大举措。缺乏退出机制对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股票发行上市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永贵  张力  
独立董事制度现已成为我国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在独立董事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制度缺陷。消除体制障碍、健全法律法规、改进选聘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是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关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炳  
一、引言近年来,“郑百文”事件以及PT水仙、PT农商社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连年巨额亏损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立法的完善问题。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在具体操作中应有一套程序性规范,不能过于简单、草率,完善退市缓冲机制对上市公司及整个资本市场意义重大。所谓的缓冲机制,就是指在上市公司出现应当退市的情形时,应采取一些措施,使其平稳地退出市场,以缓解其骤然退市的负面效应,以避免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吟  
退出机制对于公司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公司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有公开上市、并购、回购与清算四种。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方式是公开上市。完善我国公司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应当做到完善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规范场外交易市场、扩大股份回购法定事由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铁道  
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建设是我国证券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我国实行这一制度困难重重。但其中一些基础已基本具备或正在形成,有效实施这一制度已为期不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晖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和运作程序的论述 ,阐明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核心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制度基础的退出机制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郝亚娟  
证券公司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强制其退出市场?这个在成熟市场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我国迄今还没有清晰的答案。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以扩张为主线的我国证券市场很少让证券公司退出,由此缺乏相关实践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证券公司强制退出需要解决众多投资者的损失补偿以及证券营业部的继续交易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安启雷  陈超  
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对法律框架、处置主体、处置手段、救助资金来源、不良资产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并提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选择是完善法律框架,实现处置主体的外部化、处置方式的规范化、救助资金的多样化和建立集中统一的不良债权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