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8)
- 2023(4406)
- 2022(3857)
- 2021(3766)
- 2020(3503)
- 2019(7757)
- 2018(8037)
- 2017(16430)
- 2016(9037)
- 2015(10536)
- 2014(10856)
- 2013(10896)
- 2012(10611)
- 2011(9585)
- 2010(10110)
- 2009(10045)
- 2008(10415)
- 2007(9757)
- 2006(8824)
- 2005(8292)
- 学科
- 济(35907)
- 经济(35854)
- 管理(26401)
- 业(26003)
- 企(19384)
- 企业(19384)
- 方法(17708)
- 数学(15735)
- 数学方法(15454)
- 中国(14796)
- 制(12165)
- 财(11574)
- 银(11374)
- 银行(11363)
- 险(10993)
- 保险(10901)
- 行(10805)
- 农(9794)
- 融(8774)
- 金融(8774)
- 贸(8475)
- 贸易(8466)
- 易(8326)
- 学(6948)
- 务(6906)
- 财务(6895)
- 财务管理(6868)
- 度(6794)
- 制度(6791)
- 体(6742)
- 机构
- 大学(140715)
- 学院(137637)
- 济(56364)
- 经济(54946)
- 管理(50303)
- 研究(44187)
- 中国(41518)
- 理学(40941)
- 理学院(40486)
- 管理学(39665)
- 管理学院(39406)
- 财(33806)
- 京(31008)
- 财经(25395)
- 科学(25265)
- 所(23165)
- 经(22761)
- 江(21913)
- 中心(21119)
- 北京(20880)
- 农(20045)
- 研究所(19998)
- 财经大学(18735)
- 州(17752)
- 范(17686)
- 经济学(17514)
- 师范(17506)
- 业大(17081)
- 经济学院(15793)
- 农业(15788)
- 基金
- 项目(74243)
- 科学(56781)
- 研究(55444)
- 基金(53223)
- 家(45095)
- 国家(44704)
- 科学基金(37316)
- 社会(34376)
- 社会科(32374)
- 社会科学(32364)
- 基金项目(27201)
- 省(27190)
- 教育(25967)
- 资助(24165)
- 编号(23504)
- 划(23377)
- 自然(23181)
- 自然科(22597)
- 自然科学(22588)
- 自然科学基金(22150)
- 成果(21309)
- 部(17468)
- 重点(16146)
- 课题(16044)
- 教育部(15101)
- 性(15081)
- 项目编号(14709)
- 发(14543)
- 人文(14291)
- 大学(14266)
共检索到22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凤楚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我国《保险法》逐渐显露其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保险法》的立法经验 ,对这些缺陷一一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金祥 孙胜元 冯宝哲
《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规定了保险代理人组织机构的设立条件、权利义务、从业要求、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这些法律规定对于培育我国正在形成的保险中介人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保公司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发展保险代理业务,在初始创业阶段对保险代理工作提出了“多渠道,广代理”的方针,这一时期保险代理是以兼职代理为主,主要是靠各专业银行、公安、交通等各业务主管部门兼营。以后,保险业务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赵亚宁
保险索赔时效是对保险金请求权行使期间的限制,《保险法》第26条对之有所规定。但该条规范不仅与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法理和民法规范相冲突,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这一现代保险法立法理念相背离。而且,其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不当规定更是我国学界关于保险索赔时效之法律性质争议的肇因。《保险法》第26条将保险索赔时效定性为诉讼时效并无不妥,但其中诉讼时效期间长度和起算点的规定亟需得到修正。就前者而言,应当将非人寿保险金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3年;就后者而言,应当以"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能够依诉行使保险金请求权之时",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人不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之时",作为保险金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具体情形包括三种。责任保险的索赔时效亦应适用非人寿保险索赔时效的一般规定,《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8条的特别规定应予废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鲍静海 贾莹
新《保险法》财产保险业务中新增加了"保证保险",然而并没有对保证保险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及合同相关内容做明确规定。因此,正确认知保证保险与普通财产保险的区别,把握保证保险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防范保证风险应从完善保证保险立法和监管制度、提高保险公司对保证保险的专业管理操作能力、创新相关产品、加强银保合作和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论我国《保险法》对偿付能力的规定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总经理魏迎宁一、对《保险法》中有关偿付能力规定的分析政府对保险企业实行严格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保险企业经营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能够及时支付赔款,从而发挥保险的补偿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继熊 王友
关于我国《保险法》与保险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李继熊王友1996年10月18日至21日中国保险学会在深圳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年会,并举行了《保险法》与保险业的发展高级研讨会。这是在我国《保险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重要的研讨会。与会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目前 ,中国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律只有保险基本法———《保险法》 ,既包括保险合同法律规范 ,又包括保险公司法及监督管理法律规范 ;保险特别法———《海商法》有关海上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适用海上保险活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数量很多 ,但其效力微弱。根据世贸组织法律要求 ,中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应逐步取消对内资、外资保险公司不同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将逐步形成划一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保险法律体系。即取消国内、涉外保险法律的不同规定 ,使中国的保险法上升为具有国际性的法律。根据中国《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 ,以及中国入世与保险市场开放承诺的法律要求 ,对《保险法》的修改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平 郭宏德
本文对《保险法》第 1 6条有关告知条款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将询问及告知形式明确为书面形式 ;设立不可抗辩期 ;对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增加限制性规定 ;无论故意或过失未告知 ,均将未告知事实在客观程度上加以明确 ,即“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以提高本条款的可操作性 ,减少纠纷发生 ,并充分体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
关键词:
保险法 告知条款 不可抗辩期 故意 过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文婧 杨涛
适用合理期待原则的正当性在于:规制保险合同超级附合性、规制保险交易信息不对称、弥补现有保险立法规制手段不足、实现合同公平正义。该原则的适用不必受制于格式条款须有疑义的前提。"明示条款须严格遵守"的基础理念已经动摇,故合理期待原则未违反一般合同法规则。该原则的适用应置于传统合同规制工具之后。期待的"合理性"应从合同当事人两方的角度分析。期待的"客观性"表现为:该种期待符合普通理性的"外行人"的期待且存在其他外部证据支持这种期待。强化版合理期待原则应作为缔约控制的指导思想,折中版合理期待原则应作为合同解释规则,以此构建合理期待原则适用的双重逻辑。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德力
因为保险合同具有不同于一般合同的特殊性,最大诚信原则成为保险法律制度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我国《保险法》没有明确体现这一原则,导致在法律实践中出现大量与之相关的纠纷与诉讼,这不仅损害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也不适应我国诚信建设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国《保险法》中应当明确规定最大诚信原则,并明确违背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保险法 保险合同 最大诚信原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晖 易艳娟
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是指任意责任保险中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我国最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责任保险的第三人请求权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在我国的基础和意义,以期对新法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耿永志
该文在对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环境、制度的统一性、资金来源和保障层次、统筹层次以及制度外部衔接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后,提出了"新农保"应坚持政府负担为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惠农、坚持农民自愿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坚持城乡统筹相衔接等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