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7)
- 2023(4677)
- 2022(3868)
- 2021(3716)
- 2020(3028)
- 2019(6809)
- 2018(6846)
- 2017(12733)
- 2016(7340)
- 2015(8495)
- 2014(8869)
- 2013(8441)
- 2012(7935)
- 2011(7372)
- 2010(7646)
- 2009(7290)
- 2008(7308)
- 2007(7236)
- 2006(6489)
- 2005(6008)
- 学科
- 济(27547)
- 经济(27503)
- 管理(21240)
- 业(17351)
- 企(14914)
- 企业(14914)
- 方法(9906)
- 制(9433)
- 中国(9104)
- 学(8501)
- 财(7818)
- 农(7783)
- 数学(7711)
- 数学方法(7622)
- 体(7511)
- 融(7330)
- 理论(7325)
- 金融(7322)
- 银(7089)
- 银行(7070)
- 行(6846)
- 业经(6108)
- 教育(5730)
- 体制(5094)
- 地方(5057)
- 贸(4660)
- 贸易(4655)
- 和(4610)
- 易(4442)
- 度(4391)
- 机构
- 大学(111857)
- 学院(110943)
- 济(41674)
- 经济(40527)
- 研究(40350)
- 管理(37304)
- 中国(32446)
- 理学(30061)
- 理学院(29681)
- 管理学(29128)
- 管理学院(28902)
- 京(24738)
- 科学(24036)
- 财(23876)
- 所(21618)
- 农(19839)
- 江(19130)
- 研究所(19082)
- 中心(18174)
- 财经(17823)
- 范(15967)
- 经(15952)
- 北京(15902)
- 师范(15772)
- 农业(15513)
- 业大(15370)
- 州(15352)
- 院(14361)
- 省(13791)
- 技术(12981)
- 基金
- 项目(64520)
- 科学(49265)
- 研究(48890)
- 基金(44629)
- 家(39254)
- 国家(38872)
- 科学基金(32004)
- 社会(29118)
- 社会科(27391)
- 社会科学(27379)
- 省(25556)
- 教育(23106)
- 基金项目(22582)
- 划(21755)
- 编号(21030)
- 自然(19746)
- 成果(19355)
- 自然科(19292)
- 自然科学(19281)
- 自然科学基金(18934)
- 资助(18759)
- 课题(15702)
- 重点(14722)
- 部(14023)
- 发(13496)
- 性(12963)
- 项目编号(12924)
- 创(12909)
- 年(12807)
- 体(12117)
共检索到18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季林
论现代市场体系王季林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是资源配置的场所,是企业竞争的战场。它的状况,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能否高效益、高速度地发展,关系极大。所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拟探讨现代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凤阁 陈柳钦
完善与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需要从系统性角度考虑,培育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基金市场体系。本文从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定位着手,就构建中国特色投资基金市场体系应实现的目标、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投资基金市场体系的框架结构、运行体系、监管体系、法规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投资基金 市场 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两者的内在一致性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对和谐社会目标如何理解,并结合和谐社会的特征与内涵讨论了其与效率、公平和法治的关系。随后通过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深刻思想和理论结果,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相容性。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应是一个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由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并讨论了经济学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责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进
棉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棉花流通虽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充分肯定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成果的同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棉花市场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
棉花流通 市场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德良 余寿艾 汪长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智武
目的在于从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成都市在国际性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和与成都市具有可比性的综合指标体系的确定,从而建立适合于成都市作为国际性城市的综合指标体系,为实施战略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因此,应充分注意到: (一)国际大都会的内涵和特征。国际性城市系指现代化、国际化的在国际上或某一特定区域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其特点为:1、公认原则。国际性城市是世界公认的,而不是自封的。这一点往往容易忽视。这就要求在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青 陈国阶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较典型的同心圆城市之一。目前,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中期阶段。从空间结构理论入手,对成都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行政辖区内的14个郊县(区)呈现具有黄金分割特征的五边形结构,并可划分为5个五边形。它们分别是:龙泉驿-新都-郫县-温江-双流5个近郊县、区构成的卫星城镇环;大邑-崇州-邛崃-蒲江-新津5个郊县构成的远郊城镇环;以都江堰为共同顶点,由近郊卫星城镇与远郊县、区构成的2个五边形城镇环(郫县-新都-青白江-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都江堰),以及成都主城区东、南部尚待形成的五边形城镇体系结构。在理...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体系 成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鞠景章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由排斥市场到发展市场,正由开拓商品市场到完善市场体系,它表明人们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并在实践中初见成效。笔者仅就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目标及条件,略抒浅见。一、完善市场体系的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和不断繁荣市场经济,务必加快建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晨钟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构建客观科学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成都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构建了包含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以及数字惠民4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成都市大邑县为实证对象,对其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静波 刘小云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市场体系中,一切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人的种种需要而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最终需要就既无意义,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人性化的缺失随处可见,离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有一段距离。对此,笔者就我国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现代市场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尚平 刘成希 杨颖诗
城市化作为一个比较概念,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步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指标。本文决定从经济、社会等五要素着手,设计一个新型的五角星形城市化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四川成都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及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 模型 评价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在对我国十多年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从如何实施好新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角度,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主体是谁、信用信息的采集对象是谁、依托谁来建设、如何应用信用信息数据库"等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分析,提出了符合成都市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定位、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任兴洲 漆云兰
成都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部署和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通过成立领导协调和工作机构,在摸清肉类蔬菜流通体系实际基础上,制定追溯体系技术和实施方案,并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实施的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对构建和提升肉类蔬菜追溯体系、确保肉类蔬菜安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
肉类 蔬菜 销售终端 可追溯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在对我国十多年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从如何实施好新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角度,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主体是谁、信用信息的采集对象是谁、依托谁来建设、如何应用信用信息数据库"等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入分析,提出了符合成都市实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定位、建设原则和建设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