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8)
- 2023(5525)
- 2022(4583)
- 2021(4488)
- 2020(3498)
- 2019(7804)
- 2018(7835)
- 2017(12828)
- 2016(8423)
- 2015(9577)
- 2014(9969)
- 2013(9034)
- 2012(8750)
- 2011(8176)
- 2010(8605)
- 2009(7924)
- 2008(8126)
- 2007(7812)
- 2006(7184)
- 2005(6806)
- 学科
- 济(30144)
- 经济(30110)
- 教育(19806)
- 管理(18082)
- 中国(14602)
- 业(13646)
- 企(11421)
- 企业(11421)
- 学(10520)
- 地方(10370)
- 理论(10022)
- 方法(9644)
- 数学(7414)
- 教学(7255)
- 数学方法(7201)
- 地方经济(6947)
- 农(6838)
- 发(6158)
- 财(6116)
- 制(5660)
- 业经(5646)
- 发展(5144)
- 和(5019)
- 展(5019)
- 融(4729)
- 金融(4727)
- 贸(4696)
- 贸易(4690)
- 研究(4577)
- 技术(4519)
- 机构
- 大学(125053)
- 学院(118385)
- 研究(46459)
- 济(37356)
- 经济(36115)
- 管理(33839)
- 教育(30188)
- 范(29302)
- 京(29187)
- 师范(29160)
- 中国(28998)
- 科学(28729)
- 理学(27861)
- 理学院(27288)
- 管理学(26470)
- 管理学院(26199)
- 所(24235)
- 师范大学(24103)
- 研究所(21816)
- 江(21026)
- 北京(19560)
- 中心(19535)
- 财(19428)
- 州(16937)
- 技术(16686)
- 院(16363)
- 农(15705)
- 职业(15011)
- 财经(14895)
- 业大(14005)
- 基金
- 项目(69040)
- 研究(57766)
- 科学(55368)
- 基金(45644)
- 家(39207)
- 国家(38694)
- 教育(34786)
- 社会(33799)
- 科学基金(31681)
- 社会科(31585)
- 社会科学(31577)
- 省(28274)
- 编号(26341)
- 划(26185)
- 成果(25561)
- 基金项目(22638)
- 课题(22165)
- 年(18891)
- 资助(18298)
- 自然(18090)
- 自然科(17656)
- 自然科学(17651)
- 重点(17621)
- 自然科学基金(17287)
- 发(16711)
- 部(16635)
- 规划(16464)
- 项目编号(15647)
- 性(15405)
- 教育部(14692)
共检索到20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易连云
教育自由的探讨过往多局限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自由的概念单向度、片面化,割裂了自由的完整性。在教育自由观的建构上,应该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本真诉求出发,扬弃政治哲学"干涉最小"和"障碍最少"的单一化思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成"人"立场出发来对教育自由的认识论维度进行内涵分析。这对完整、准确地理解教育自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自由 认识论 成“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关键词:
认识论 教育异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音宇
技术认识论关于技术发展规律、技术知识特点、技术认识逻辑的观点对职业教育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技术认识论的视角看,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价值关怀弱化、多元主体诉求冲突、评价内容未能凸显类型特色、评价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为此,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确立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评价理念;面向多元利益相关者,构建职业教育评价共同体;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完善产教融合评价内容;以技术认识为导向,探索过程性评价方法,从而健全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技术 技术认识论 职业教育评价 重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强
本文从媒体要素被引入教学模式入手 ,分析了信息传递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发生认识原理论述了聋人认知形成的特点 ,提出了在发生认识论原理模式下的结构强化的发生认识论聋人教育模式 ,分析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发生认识论 聋人 高等教育 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学者探讨教育与国家关系的重要理论视域与知识资源。英国当代著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埃德温.韦斯特在教育与国家关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通过对国家保护儿童以及公共教育"邻近效应"原则的批判,韦斯特致力于揭穿国家公共教育的神话,进而论证国家放任教育的历史合法性和理论合法性,力主消除教育的国家垄断,构建国家教育责任的新模式。韦斯特的"国家公共教育神话论"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境遇性,可以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教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数学教育(mathematical Educ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并且从1969年起,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7月在西班牙的塞维里(Seville)召开的ICME—8。ICMI还于1968年创办了一份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杂志——《数学教育研究》(ESM)。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关键词:
知行关系 知的自身 教育认识论 知识传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康永久
人生活在印象、语言和知识之中,集体行动也这样建立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管理首先就是以某种知识为基础而推行的对知识的管理。对行动逻辑的思考促使我们在考察教育行动时采取一种认识论视野,这一视野就其内核而言就是一种新的知识观,以及依此对知识和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注制度和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摒弃知识分子所惯有的导师心态,走出理性自负和知识输入的泥沼,将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增长托付给一种超主体的社会过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巍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着德意志帝国的危机与精神科学的兴起,以斯普兰格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重新全面地发现了洪堡的思想遗产。本文从精神科学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视域出发,探讨了洪堡教育思想体系的人性论基础及其内在结构。洪堡学说的核心是个体的自由,它既意味着单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民族实现其个性。洪堡对人性论做出双重规定,进而以此为起点,通过"教化",探索将个人自由、民族个性与世界主义有机地交融到一起的思想道路。
关键词:
精神科学 个性 民族 教化 自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鹂 刘钟芬
教师教育者是专职教"教师"的教师,是通过教学指导教师学习者学习和理解如何"教学"的人,其教学能力在教师培养之指导"学"、传授"教"和示范"教"的特殊需求下具有自在特质和要求。基于教师教育者调查以及与教师学习者、初任教师群体的评价期许比对,在多主体视域中探析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的现实样态发现:群体存在自我能力认知理想化、角色特征能力不凸显、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能力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教学能力 多主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光鸿
人之所以"成"人是源于教育,教育使人成之为人,教育具有"成"人的属性。本研究从教育起源、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终点来阐述教育的"成"人属性,期望对于现实教育"成"人实践有所启迪。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成人属性 教育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首先探讨了作为科学教育之契机的“认知矛盾”和科学概念形成中“示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重新审视了科学教育的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乃基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产业 实践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应试教育”的局限在于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而过程属性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就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教育的过程属性具有转化与生成、情境化与关系结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等特征;创造性价值或创生性价值是教育的过程价值的核心。生成性思维视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对教育活动提出了崇尚教育民主、崇尚发展价值、崇尚主体性、崇尚整合方法论的实践诉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陈时见
从认识论角度看比较教育,它是关于"他者"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该认识的反思,其性质既是认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并由四个层次的认识所组成。比较教育认识论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与中介。采用深度层面分析的方法,依据主体进入"他者"教育之文化的程度以及根据客体与中介的主体性体现程度,比较教育认识论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层面,由此形成构成要素间的结构关系。
关键词:
比较教育 “他者”教育 认识论 构成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