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6)
- 2023(10894)
- 2022(9662)
- 2021(9291)
- 2020(7761)
- 2019(18118)
- 2018(18166)
- 2017(34867)
- 2016(19259)
- 2015(21867)
- 2014(22001)
- 2013(21526)
- 2012(19974)
- 2011(18016)
- 2010(18132)
- 2009(16826)
- 2008(16838)
- 2007(14938)
- 2006(13123)
- 2005(11577)
- 学科
- 济(76803)
- 经济(76706)
- 管理(56788)
- 业(52387)
- 企(45785)
- 企业(45785)
- 方法(36777)
- 数学(30185)
- 数学方法(29703)
- 学(20009)
- 中国(19310)
- 财(18868)
- 农(18826)
- 业经(17538)
- 理论(17325)
- 地方(14363)
- 和(13865)
- 制(13758)
- 贸(13101)
- 贸易(13094)
- 教育(12733)
- 易(12656)
- 农业(12470)
- 务(12193)
- 财务(12121)
- 财务管理(12094)
- 技术(11850)
- 企业财务(11448)
- 环境(11328)
- 银(11270)
- 机构
- 大学(284910)
- 学院(280310)
- 管理(110559)
- 济(104099)
- 经济(101546)
- 理学(95573)
- 理学院(94482)
- 管理学(92632)
- 管理学院(92129)
- 研究(90851)
- 中国(66588)
- 京(61800)
- 科学(58712)
- 财(49181)
- 所(46171)
- 农(42307)
- 研究所(42100)
- 业大(41335)
- 江(40529)
- 中心(40470)
- 范(39782)
- 财经(39651)
- 师范(39461)
- 北京(39297)
- 经(35800)
- 州(33939)
- 农业(33160)
- 院(32582)
- 师范大学(31918)
- 经济学(30568)
- 基金
- 项目(187106)
- 科学(145695)
- 研究(138144)
- 基金(134040)
- 家(116211)
- 国家(115197)
- 科学基金(98480)
- 社会(84093)
- 社会科(79429)
- 社会科学(79408)
- 省(72912)
- 基金项目(71165)
- 自然(64444)
- 教育(63991)
- 自然科(62900)
- 自然科学(62886)
- 自然科学基金(61730)
- 划(61608)
- 编号(57519)
- 资助(55871)
- 成果(48332)
- 重点(41475)
- 部(40853)
- 课题(39651)
- 发(38674)
- 创(38212)
- 项目编号(35926)
- 创新(35488)
- 科研(35478)
- 大学(35321)
- 期刊
- 济(117564)
- 经济(117564)
- 研究(84588)
- 中国(50954)
- 学报(47264)
- 科学(42177)
- 管理(40889)
- 农(38499)
- 财(38074)
- 教育(37295)
- 大学(35587)
- 学学(33023)
- 农业(27002)
- 技术(24885)
- 融(20656)
- 金融(20656)
- 财经(20430)
- 图书(18537)
- 业经(18028)
- 经济研究(17395)
- 经(17360)
- 问题(15353)
- 理论(14913)
- 实践(13847)
- 践(13847)
- 版(13817)
- 技术经济(13811)
- 科技(13612)
- 业(13374)
- 现代(12824)
共检索到408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郑飞
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模式,话轮转换理论近年来在国内外戏剧文体研究中得到较广泛运用。其中国内戏剧评论界逐步应用话轮转换理论对英美及国内戏剧进行文本研究。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和分析,总结了话轮转换理论目前在国内研究的特点,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该研究的未来走向,以期为数字时代方兴未艾的戏剧文体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冰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戏剧作为一种极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受到社会上众多人的追捧。为了满足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期待,相关从业表演者开始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尽自己最大能力地展开角色塑造工作,让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更加饱满,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触动观众的心弦。由此可见,有效提升表演者塑造角色的能力,不仅是为了促进戏曲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环节中也同样为观众带来了更好地观看体验,提高人们对戏剧文化的认可程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利文
"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概念起源于欧美,也被称为应用戏剧(Applied drama),指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为方法来从事教育、教学。它不以表演为目的,是借用戏剧途径推进人的社会学习,对人的认知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2000年左右,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运动的发展,教育戏剧在我国港、台地区获得较大的发展。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太 涂乙冬 李燕萍
本文以戏剧理论为基础,在688份问卷基础上,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领导—下属"关系"作为角色规范对下属迎合行为与职业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1)领导—下属"关系"作为角色规范对下属迎合行为有正向影响;(2)下属迎合行为对下属职业成长有正向影响;(3)来自领导的人际公平氛围作为戏剧前台,对领导—下属"关系"对下属迎合行为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高人际公平氛围下,领导—下属"关系"对下属迎合行为影响减弱,这就为领导管理实践过程中降低下属迎合行为提供了建议。本文将职业竞技场比拟成职业剧场,探讨了戏剧理论中员工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认为员工能够体会情景以及文化所传递的角色规范,并表现出与之相匹配的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刚
西方戏剧叙事范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西方现代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戏剧叙事之"摹仿说"和戏剧"情节整一"的戏剧叙事观念是贯穿整个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一个美学原则。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正是抓住了舞台戏剧的最关键要素、戏剧中最活跃的要素——情节,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者,凭借整一的戏剧情节以产生舞台幻觉和情感共鸣的戏剧性,从而产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范式是伴随着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型开始形成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龙 温剑波
中西古典爱情戏剧中的"红娘"形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以前的研究多从政治的阶级论角度分析此类人物。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父权意识形态影响两个新的角度来评述,分析此类人物语言为何多涉及"性",从文化差异角度分析中西古典戏剧作品中此类人物形象的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端民
略论古代音乐戏剧的消费形态沈端民[摘要]尹世杰教授提出的"文化消费"这一命题,不仅有利于现实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对古代精神文明的研究.现概括几种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音乐戏剧消费形态以证之.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就开始了精神生产.在漫长的历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静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戏剧 戏剧翻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彦东 李相合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少发生在高校这块"公地"上的"悲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保林
自新文化运动以降,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较为显著的成果。综观近一个世纪以来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萧伯纳的创作思想研究及戏剧文本研究,其"社会问题剧"则是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尽管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视角多样、结论纷呈,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在强调切入社会现实还是重视艺术手法这一问题上莫衷一是。此外,萧伯纳所处的时代正是爱尔兰民族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萧伯纳对"爱尔兰文艺戏剧运动"的态度及其在爱尔兰民族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文硕
在温婉明媚的春日,我怀着对戏剧大师李渔(1611~1680年)的无限崇敬,来到他的故乡——浙江省兰溪市夏李村。李渔在清初顺治年间曾乡居夏李村三年,出任祠堂总理(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一职),期间制定了《祠约十三则》,提出了村务公开、村级监理等制度,这是兰溪市历史上第一部村规民约,至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仔细分析可知,李渔通过《祠约十三则》体现出来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关键词:
李渔 戏剧 会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民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关键词: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诗词创作 译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欣可
作为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倡导者,梁启超在积极借鉴传统文学批注模式的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戏剧的创作体例,于1925年完成了对《桃花扇》的批注工作。这一批注本不仅汇聚了梁启超对戏曲艺术的个人感知,而且对中国近现代戏剧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利文
教育戏剧是一种以戏剧或剧场技巧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以教育戏剧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中,通过对一名教师自我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教师自我认同危机来自于一个完全依赖于外界认同的自我结构;教育戏剧和行动研究,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探测的实验过程;教育戏剧和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对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起到疗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展成为真正的具有主体自我的实践研究者。教师自我认同、成为具有主体自我的实践研究者是教师建立自信、拥有胜任感、焕发教学生机与活力的两个重要基础。
关键词:
教育戏剧 行动研究 自我成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威 刘晓星 唐保庆
转换成本显著地影响着企业的策略、消费者选择和市场的竞争结构,其在企业行为、企业与消费者关系和市场竞争结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转换成本的理论模型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但由于其较难观察和衡量,当前在经验研究上的进展不大。对于银行业而言,基于信息不对称效应的转换成本对银行经营策略、银行业市场和银企关系的影响显著。据此,本文对这一热点和前沿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
转换成本 信息不对称 银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