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2)
- 2023(4129)
- 2022(3386)
- 2021(3120)
- 2020(2658)
- 2019(5737)
- 2018(5658)
- 2017(10840)
- 2016(6072)
- 2015(6455)
- 2014(6439)
- 2013(6402)
- 2012(5967)
- 2011(5510)
- 2010(5566)
- 2009(5058)
- 2008(5295)
- 2007(4875)
- 2006(4214)
- 2005(3945)
- 学科
- 济(22566)
- 经济(22536)
- 业(16619)
- 管理(16040)
- 企(13932)
- 企业(13932)
- 方法(10032)
- 学(8878)
- 数学(8137)
- 数学方法(8017)
- 财(7085)
- 中国(6107)
- 制(5553)
- 农(5364)
- 理论(5051)
- 业经(4853)
- 银(4729)
- 银行(4719)
- 务(4657)
- 财务(4647)
- 财务管理(4637)
- 融(4572)
- 金融(4571)
- 行(4537)
- 企业财务(4530)
- 税(4009)
- 技术(3986)
- 体(3754)
- 贸(3708)
- 贸易(3706)
- 机构
- 大学(93736)
- 学院(91168)
- 研究(33996)
- 济(33576)
- 经济(32787)
- 管理(29955)
- 理学(25492)
- 理学院(25085)
- 中国(24849)
- 管理学(24499)
- 管理学院(24314)
- 科学(23153)
- 京(19756)
- 所(18552)
- 财(18375)
- 农(17391)
- 研究所(17098)
- 中心(14942)
- 财经(14758)
- 江(14330)
- 范(14129)
- 业大(14105)
- 师范(13970)
- 农业(13804)
- 经(13409)
- 北京(12198)
- 院(12041)
- 州(11552)
- 师范大学(11438)
- 财经大学(11081)
- 基金
- 项目(60733)
- 科学(48006)
- 基金(45459)
- 家(41667)
- 国家(41345)
- 研究(40974)
- 科学基金(34320)
- 社会(26189)
- 社会科(24849)
- 社会科学(24840)
- 基金项目(23867)
- 自然(23404)
- 自然科(22890)
- 自然科学(22883)
- 省(22796)
- 自然科学基金(22499)
- 划(20462)
- 教育(19032)
- 资助(18290)
- 编号(14966)
- 重点(14652)
- 部(13658)
- 成果(13242)
- 性(12716)
- 发(12575)
- 创(12221)
- 计划(12213)
- 科研(12150)
- 创新(11493)
- 教育部(11340)
共检索到13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晓高
宇宙、社会、人生、人性和生命等内在自相矛盾的悖论性存在决定了悲剧性体验的悖论性存在,其表现形态是矛盾体,文学艺术中表现在人物性格、心理、环境、氛围、情节、结构、主旨、手段与目的、动机与效果、时代文学主题等方面。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哲学基础是对话哲学而非斗争哲学,展现了各因素存在的合理性,推动了作品内容的发展,显现了世界和人性的真实、复杂和深邃。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心理活动机制是二难心理,是人兼得而不遂却仍追求完美的复杂心理。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启发我们,文学艺术要表现高度的真实,要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和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就要强调悖论性内在各方的绝对性、鲜明性、坚定性和各要素之间的对话性。
关键词:
悲剧性 悖论性 对话哲学 二难心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文红 杨德忠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绘画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以梦幻的方式描写了他和传说中的洛河之神偶遇、爱慕、互生情愫、彼此相爱、含恨别离的悲剧爱情故事。爱情的美好使人向往,分别的痛苦让人惋惜,正是这美好而又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众多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其中,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负盛名。画家用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把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洛神赋图》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作品。文章旨在探究曹植的悲剧性人生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影响,并就两种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悲剧美进行比对研究。
关键词:
《洛神赋》 《洛神赋图》 悲剧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伟松 张晓光
悲剧性过错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形而上学意蕴。首先,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情节的强调体现了他对生命层面的观照;他关于剧情"合理性"为"合情性"服务的思想,以及对过错故事题材数量偏少这一特点的指出,构成了对道德化解读的反驳。其次,过错的血污特征可从悲剧效果角度进行理解,它具有希腊民族心理层面的形而上对应性及治疗功能。最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中性情与宿命的悖论性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反映出亚里士多德在理性理论深度和悲剧过错本身的含混性之间寻求平衡,这意味着悲剧性过错在道德反省上具有微弱的意义。
关键词:
悲剧性过错 形而上学 道德 宿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跃珍
《沧浪之水》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权力”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与消解。池大为面对的,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需要面对家庭、亲友和整个社会对权力的崇拜心态。池大为不是屈服于权力,而是屈服于“权力”文化心态。这是池大为的悲剧,但更是中国传统“权力”文化的悲剧。小说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这种文化悲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蘅瑾
《故事新编》的"油滑"与反讽相似,其以"油滑"的语言与叙述,以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谐趣与西方反讽的合力,在历史、神话与传说的文本语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讽艺术。"油滑"式的反讽成为鲁迅穿透现实的方法,也是其消解主体启蒙之无力、遮掩内心困惑与痛苦的途径,亦是作者对自身主体启蒙无力的悲剧性体认。
关键词:
油滑 反讽 悲剧性 《故事新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汉斯-维尔纳·辛恩 曹慧
截至2015年3月,希腊已经从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救助计划中获得了总额3250亿欧元的援助,但其经济状况却并未得到改观。本文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计划及其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当前希腊经济已经陷入"荷兰病",救援资金的流入无助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文章还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前景和当前危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欧元区 债务危机 中央银行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育 梁爱民
悲剧通过矛盾冲突所展开的生命叙事,不仅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凭借其对死亡和痛苦的修辞性叙述,激发了悲剧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引导审美主体追求生命价值以及生命的超越。审美主体与悲剧的精神生命所进行的生命对话,建构了生命意义,确认了生命在场的价值。这种生命的主体间性,具有建构完整人格,致力于生命统整的意义。
关键词:
悲剧 审美 生命统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侠
随着电视剧《解密》的播出,麦家的"风"系列谍战题材小说悉数被改编为电视剧。从命运悲剧到性格悲剧,再到意志悲剧,"麦家式"英雄创造了特定历史境遇里挑战极限的生命奇观,其鲜明的个性及跌宕的命运,挟带着一股抵御世俗庸常的激越力量,涤荡人心。就改编品质而言,《暗算》《风语》因成功塑造个性化英雄形象,准确传达麦家谍战传奇外衣包裹下的"生命诗学"美学意涵而更胜一筹。
关键词:
麦家 谍战剧 英雄 悲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颉靖 彭辉
从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文献中,可以梳理出药品专利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矛盾。专利制度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对其专利药品的垄断权,使得产权主体地位得以明晰,维护了药物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公地悲剧"。但目前医药产业"专利丛林"现象,极易造成专利成果利用不足和上游基础研究被闲置的"反公地悲剧";通过实施强制许可和建立专利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但更为积极的思路在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最优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咏
文章主要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进行反思。对残忍、破坏、否定与死亡的渴望是深埋在人性中的另一类本能,悲剧虽无意迎合人性中这些需要被净化的本能,但人是天然具有否定性的动物,禁忌的诱惑力在于被禁止。人的越界渴望和否定性在观赏这些同样包含否定性和越界行为的剧目时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人起初被痛感唤醒,最终间接而隐蔽地产生快感。悲剧情感体验起初虽然强烈,却是片面的。想要通过观看悲剧实现对人性的净化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
关键词:
悲剧 净化说 死本能 情感体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从容
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广泛存在 ,“公共的悲剧”时有发生 ,“搭便车”现象也不乏出现。但实验经济学证明 ,“搭便车”现象并非无处不在 ,“搭便车”也有可能存在逆向选择。虽然“外部性”和“搭便车”是导致“公共的悲剧”———公共物品经验不足的重要原因 ,但不是导致公共物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政府失灵”可能是造成公共物品短缺更为关键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衍涛
由于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刚出版不久 ,所以目前国内对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 ,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为鲜见。作者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辩论内容主要包括 5个部分 :逻辑起点 :进攻性现实主义辨析 ;逻辑支点 :民主和平论辨析 ;逻辑基点 :人口和财富辨析 ;逻辑推论 :“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辨析 ;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