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9)
2023(12039)
2022(10150)
2021(9173)
2020(7425)
2019(16901)
2018(16406)
2017(30928)
2016(16957)
2015(18606)
2014(18390)
2013(18185)
2012(17428)
2011(16166)
2010(16613)
2009(15372)
2008(15304)
2007(13687)
2006(12467)
2005(11302)
作者
(52939)
(44351)
(44100)
(41526)
(28329)
(21383)
(19753)
(17292)
(17003)
(15909)
(15432)
(14810)
(14540)
(14245)
(13952)
(13457)
(13171)
(13022)
(12866)
(12724)
(11336)
(11247)
(10729)
(10374)
(10158)
(9880)
(9879)
(9725)
(8898)
(8782)
学科
(77383)
经济(77296)
(45184)
管理(44954)
(34590)
企业(34590)
方法(27321)
中国(24000)
数学(22714)
数学方法(22501)
地方(21794)
(21711)
业经(17949)
(17850)
(16684)
贸易(16673)
(16497)
(16106)
农业(15102)
(14715)
金融(14714)
(13715)
银行(13663)
(13633)
(13251)
环境(12676)
(12381)
地方经济(12118)
技术(11939)
(11507)
机构
大学(255436)
学院(253928)
(104491)
经济(102463)
研究(95871)
管理(89810)
理学(76692)
理学院(75586)
管理学(74199)
管理学院(73745)
中国(71425)
科学(60919)
(55519)
(50917)
(50698)
(47587)
研究所(46489)
中心(41264)
业大(40443)
农业(39965)
(39240)
(37589)
财经(37439)
师范(37149)
北京(35469)
(33913)
(33884)
经济学(32306)
(31729)
师范大学(30325)
基金
项目(165268)
科学(129465)
基金(119346)
研究(116305)
(106933)
国家(105975)
科学基金(88456)
社会(75509)
社会科(71438)
社会科学(71416)
(64690)
基金项目(63272)
自然(57294)
自然科(55985)
自然科学(55964)
(55814)
自然科学基金(54962)
教育(52901)
资助(47421)
编号(44891)
(40949)
重点(38193)
成果(37323)
(35977)
(34337)
课题(32904)
创新(32130)
发展(32029)
(31533)
科研(31442)
期刊
(123438)
经济(123438)
研究(79358)
中国(53537)
学报(47762)
(46855)
科学(42540)
大学(35004)
(34546)
管理(33398)
学学(33013)
农业(31809)
教育(29421)
(26129)
金融(26129)
业经(20807)
经济研究(19916)
财经(19426)
技术(18798)
问题(16969)
(16903)
(16743)
(15096)
国际(14984)
(13576)
世界(13033)
商业(12820)
科技(12428)
业大(12006)
技术经济(11943)
共检索到39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继萍  
新世纪伊始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推动下 ,全球战略格局继续向纵深演进。与此同时 ,世界各种矛盾不断交织、碰撞、激化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相对有所上升 ,特别是以“9·11”事件为标志的恐怖主义新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形势的影响重要而深刻。但是 ,国际关系格局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整个国际形势依然呈现总体上和平、缓和、稳定 ,并伴随局部战乱、紧张和动荡的基本态势。我国应根据国际反恐领域的新动向 ,制定有利于我国和国际社会最大安全利益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积极参与反恐斗争的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美国的霸权行径侵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在无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 ,少数激进势力以恐怖主义活动来打击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恐怖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 ,是应当反对并加以谴责的 ,但从客观上看 ,它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削弱了美国政府及公众的安全感 ,迫使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并不得不有限度地调整其霸权主义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潘国平  
《联合国宪章》生效以前传统的国际习惯法理论承认在符合严格限制条件的前提下的预防性自卫。但是,《联合国宪章》生效后,对于《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是否绝对地禁止预防性自卫,国际社会尚未达成一致。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如果达到可以被视为针对受害国的"武力攻击"的程度,则受害国可以行使自卫的权利。但是,如果受害国决定对国际恐怖组织的支持国实施预防性的武力自卫,则必须纳入到安理会的运作机制之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世雄  
冷战后的国际恐怖主义是一个新态的全球政治现象 ,日益显示出席卷全球的趋势 ,对国际秩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具备主体类型多样化、小型化 ,手段科技化、网络化 ,高度随意性与高度组织化并存等一系列新特征 ;其成因主要是两极格局消弭后宗教种族矛盾释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高科技的普及与先进武器技术的扩散、大众传媒的负效应、现代化的异化因素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叶美霞  
本文在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几个方面,探讨了反恐斗争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迄今尽管尚未发生过严重的网络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但是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初露端倪。大规模的网络恐怖主义的发生也许就在明天 ,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部分黑客可能会演变成网络恐怖主义分子 ,部分黑客与恐怖主义组织相结合共同实施网络恐怖主义。未来的网络恐怖主义将技术更完善 ,行动更隐蔽。造福于人类的计算机在恐怖组织手中将蜕变成信息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网络攻击可能成为 2 1世纪恐怖组织优先选择的手段 ,成为对国际安全的一种新的巨大威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汉章  
21世纪初 ,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将是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 ,反恐牵动的大国关系调整将使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与稳定 ,合作大于冲突。美国借反恐巩固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但多极化仍将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突出 ,南北问题将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 ,世界只有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顺  
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致使反恐从一种国际刑事行为上升为战争行为。在《联合国宪章》体制下,国家动用武力的法律依据仅限于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9·11"事件之后,国际法主张反恐战争满足第51条设定的发动自卫战争的条件。首先,恐怖袭击是一种武装进攻;其次,恐怖组织以及为恐怖组织提供支持与庇护的国家需要为恐怖袭击承担国家责任;最后,恐怖袭击能够引发国家合法行使自卫权。因此,动用武力反恐符合国际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舒明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联合  
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界定、组织认定、根源、危害 ,以及反恐对策五方面 ,介绍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主要理论分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剑  
本文认为中国有必要在针对恐怖主义问题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之际 ,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主权观念等几个轴线出发 ,尽快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行为准则、策略和方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跃进  
“9·1 1”之后 ,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国反恐合作的打击下虽一度有所收敛 ,但近两年来国际恐怖活动又日趋活跃。从“9·1 1”以后的国际恐怖袭击来看 ,当今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范围进一步扩大 ,袭击对象更趋宽泛 ,手段仍以传统方式居多 ,政治色彩更加明显 ,影响更加深远。这些特点给国际反恐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9·11”美国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绝大多数国家纷纷表示,恐怖主义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国内外对什么是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说法多样,莫衷一是。因此,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急待统一认识。作者就恐怖主义定义进行了溯源,介绍了目前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和盛行的看法,比如:认为“恐怖主义是弱者反抗强权的武器”,“恐怖主义是反西方强权的战争”,“有些国家在推行恐怖主义双重标准”。作者认为,认识恐怖主义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只有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恐怖活动任重道远,国际反恐怖主义,中国要有所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涛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始终难以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恐怖主义概念随着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恐怖主义的具体界定是主观的。在这种主观界定的过程中,使用暴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始终处于争论的中心。承认恐怖主义界定问题的主观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恐怖主义这一现象背后的冲突与斗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佘硕  刘旭  
[目的/意义]近年来,快速迭代更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衍生出新形态,恐怖势力擅于借助多元化互联网渠道进行极端主义思想散播、扩大组织规模等新式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威胁。[方法/过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观察和分析,全面梳理了新式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演进形态、动因、特征及行动目标。[结果/结论]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防范和打击新式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应当"标""本"兼治,既要建立健全抑制恐怖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和技术防控体系,又要从根本上在话语战场扼杀恐怖势力的叙事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