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8)
2023(2102)
2022(1737)
2021(1614)
2019(2859)
2018(2853)
2017(5222)
2016(2837)
2015(3283)
2014(3443)
2013(3401)
2012(3228)
2011(2939)
2010(3143)
2009(3100)
2008(3271)
2007(3212)
2006(2853)
2005(2729)
2004(2551)
作者
(8610)
(7249)
(7091)
(6728)
(4703)
(3458)
(3294)
(2799)
(2744)
(2651)
(2587)
(2490)
(2440)
(2350)
(2267)
(2165)
(2092)
(2065)
(2039)
(1950)
(1946)
(1821)
(1757)
(1714)
(1690)
(1642)
(1590)
(1562)
(1449)
(1443)
学科
(12112)
经济(12101)
管理(8692)
(8335)
企业(8335)
(8091)
理论(5018)
方法(4456)
教育(4430)
业经(4413)
中国(4212)
(3906)
贸易(3905)
(3806)
文化(3711)
(3680)
(3527)
(3496)
(2795)
地方(2771)
市场(2642)
(2582)
产业(2548)
经济理论(2492)
电子(2396)
网上(2285)
网上贸易(2285)
企业经济(2274)
农业(2192)
(2074)
机构
大学(50796)
学院(49560)
(16954)
经济(16518)
管理(15779)
研究(15720)
理学(12830)
理学院(12610)
管理学(12359)
管理学院(12243)
中国(11159)
(10856)
(10258)
师范(10229)
(9655)
科学(9278)
(8403)
师范大学(8189)
(8103)
财经(7453)
(7156)
研究所(7097)
北京(7086)
(6548)
教育(6545)
中心(6464)
(5875)
财经大学(5292)
经济学(5289)
(5247)
基金
项目(26219)
研究(22024)
科学(20510)
基金(17678)
(14552)
国家(14342)
社会(13953)
社会科(13064)
社会科学(13061)
科学基金(12064)
教育(10723)
(10681)
编号(9956)
成果(9768)
(8794)
基金项目(8791)
课题(7198)
资助(6853)
(6466)
自然(6409)
项目编号(6277)
自然科(6238)
自然科学(6237)
自然科学基金(6106)
重点(5975)
规划(5820)
(5818)
(5756)
(5731)
人文(5308)
期刊
(25234)
经济(25234)
研究(19314)
教育(11276)
中国(10488)
学报(8372)
(8321)
管理(7106)
科学(6982)
大学(6669)
学学(5883)
(5535)
财经(5261)
图书(4910)
(4622)
业经(4342)
书馆(4086)
图书馆(4086)
(4031)
金融(4031)
技术(3874)
经济研究(3747)
农业(3493)
问题(3430)
(3177)
(3081)
论坛(3081)
(3036)
商业(3005)
社会(2781)
共检索到82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灶发  
明清商界称雄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极富特色的徽商文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阐释其形成、特点与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形成与徽州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徽商文化以"贾而好儒"的本质特色,敬业进取的"徽骆驼"精神,诚信守信、以义取利的贾道以及形成"新四民观"的创新理念为其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弘扬徽商文化的精髓,无疑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宏  
徽商文化绵延数百年,给现代人类经济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对徽商文化的历史、特点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赵昌木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金祥  
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打造文化品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全面参与的宏图伟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恩昌  刘婵娟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平等与不平等原则,最终统一于生命的公正原则,即基本权利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的统一。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多样性获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广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主要是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在取财和用财方面应以义理财,理财必须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等。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于指导现代经济管理、广开财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树立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指导当代政府和企业机构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刘少奇论消费及其现实意义李明生一、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1、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以后,刘少奇同志认为战时的物品配给制已完成历史使命,他主张按人民的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刘少奇同志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1956年1月4日写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宁娟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昕  
目前,针对我国公共服务效率不彰,公共机构法人化不足以及公共性保障制度缺位的现状,推行公共机构法人化改革,促使事业单位向事业法人的实质转变,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将法人治理与公共性保障机制相结合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河  
该文通过分析消费力的生产来源,对消费力进行内容上的拆分,进而论述不同消费力的历史功能。生存性消费力的实现是个体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在等级社会中,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发展更多表现为一种阻碍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的量化水平的降低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扩张越来越遇到需求不足的问题时,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的尽可能实现成为资本扩张和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议题。消费力的启动是摆脱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新民  江庆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概念定义了产品的两极,布坎南等人的后续研究补充了产品类型的中间段;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受到了质疑;公共产品本质观和对排他成本的重新认识,为政府提供某些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产品公共性纯度的认识有利于政府确认公共产品的受益对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了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并“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强调社会信用对推进我国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当说,诚信或信义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我国法律意义上的诚信或信义制度则属于自英美法借鉴而来的“舶来品”。“信义法律关系”及“信义义务”作为英美法学的重要部分,已有数百年历史,信义关系的范围也已经从传统的信托法律关系、本人代理人关系、公司与董事间关系等,逐渐扩张至律师与委托人间关系、医生与患者间关系等,近年来更是已进一步扩张至夫妻、监护关系等。《信义法的法理基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Fiduciary Law),是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安德鲁·戈尔德教授、美国圣母大学法学院保罗·米勒教授合著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英美法上信义法与信义法律关系这一重要主题的译介作品。该书主要内容围绕信义法律关系及信义法的性质、信义义务及其扩展适用,以及信义法与公私法的融合及边界等内容展开。就我国研究英美法和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而言,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本文首先概述了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随后阐述了在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继而回顾了1970年代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内涵的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本的测度更加全面,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得到进一步的理论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是人类思想的一次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形成发展新动能,是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秋芬  刘健儿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雯  杨丽珠  
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 1870—1952)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探索,提出一整套旨在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形成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和教育方法体系,至今仍普遍影响世界儿童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本文试图论述蒙台梭利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理论,以探讨其对我们当今儿童个性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