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389)
2022(2791)
2021(2614)
2019(5103)
2018(4917)
2017(10007)
2016(5592)
2015(6459)
2014(6545)
2013(6307)
2012(6007)
2011(5276)
2010(5524)
2009(5427)
2008(5733)
2007(5618)
2006(5000)
2005(4790)
2004(4600)
2003(4281)
作者
(16509)
(13854)
(13712)
(13360)
(9111)
(6733)
(6333)
(5589)
(5248)
(5051)
(4797)
(4776)
(4641)
(4622)
(4511)
(4280)
(4134)
(4061)
(3996)
(3709)
(3528)
(3398)
(3375)
(3249)
(3244)
(3143)
(3131)
(2856)
(2826)
(2683)
学科
(25526)
经济(25498)
管理(19412)
(18139)
(15881)
企业(15881)
方法(11262)
数学(9504)
数学方法(9394)
中国(8782)
(8020)
(6761)
(5881)
(5640)
金融(5639)
(5396)
财务(5389)
财务管理(5381)
(5290)
(5175)
银行(5170)
理论(5152)
(4969)
企业财务(4806)
(4699)
贸易(4693)
业经(4610)
(4531)
市场(4012)
(3841)
机构
大学(90985)
学院(88631)
(39627)
经济(38848)
管理(31967)
研究(29796)
理学(26572)
理学院(26296)
管理学(25851)
管理学院(25673)
中国(24729)
(21269)
(19340)
财经(16750)
科学(15874)
(15288)
(15194)
(13825)
经济学(13428)
中心(13370)
研究所(13355)
北京(12580)
财经大学(12475)
(12140)
师范(12044)
经济学院(11963)
(11441)
(10984)
业大(10049)
(9956)
基金
项目(50208)
科学(40239)
基金(38280)
研究(37318)
(32676)
国家(32397)
科学基金(28128)
社会(25035)
社会科(23669)
社会科学(23661)
基金项目(19320)
教育(18043)
(17969)
自然(17742)
自然科(17385)
自然科学(17378)
自然科学基金(17096)
资助(16745)
(15624)
编号(14462)
成果(13090)
(12141)
重点(11270)
教育部(10952)
国家社会(10517)
人文(10449)
课题(10422)
(10303)
大学(10274)
(9890)
期刊
(47216)
经济(47216)
研究(32477)
(19211)
中国(17796)
学报(13767)
管理(13332)
(12751)
金融(12751)
科学(12246)
财经(11015)
大学(10913)
教育(10645)
学学(10199)
(9719)
(9513)
经济研究(7946)
技术(6680)
问题(6316)
农业(6003)
业经(5935)
(5638)
理论(5233)
国际(4765)
技术经济(4690)
实践(4471)
(4471)
世界(4382)
(4297)
统计(4042)
共检索到144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管怀鎏  
按照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对比,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实际的社会就业量。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指导现代各国政府制定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在这一分析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管怀鎏  
从分析微观调节成本入手 ,证明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 ,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的两侧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社会就业一旦进入了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 ,其均衡是就业区间外部而言的 ,在区间内部仍然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 ,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 ,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 ;使市场机制对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社会均衡就业量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的点 ,而是一个区间。该区间具有较为复杂的性质与结构 ,其内部一般还存在两种特殊的、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就业失衡──区间内就业不足和区间内过量就业。从理论上阐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形成机理 ,并对其内部特殊的就业失衡进行必要的分析 ,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规律的认识 ,同时 ,对在总量波动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宏观就业管理、实现充分就业 ,也将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建斌  周洪生  
证券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流转的重要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使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选择进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探索证券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促成证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对推动金融深化、提高金融调控和资金运行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鸥  
微观均衡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增加方式胡海鸥时至金融改革的今天,我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仍然不同于国际惯例,以利率下降为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和生产规模均衡在我国逐步生成,目前的货币供给方式不仅越来越难以保证货币供给增量的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 ,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 ,使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市场成为一种特殊的“连续非出清市场”,其直观表现即经济运行中经常性地存在两个层面的就业失衡 :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短缺型失业”,与存在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区间内就业失衡”。前者可通过实行各种扩张性经济政策予以消除 ,后者则一般需采取多种特殊政策措施方可有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陆建新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对其做出调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建新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保建云  
本文通过规范论证与数理分析 ,对生产企业内部跨区域分工合作的内在经济激励、外在约束、演进规律进行微观均衡分析。本文认为 ,企业内部跨区域分工合作有利于在比较广阔的地域空间进行专业化生产协作 ,改进企业激励机制 ,促进区域发展。也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及各经济环节之间的关系 ,减少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管怀鎏  
一所谓微观调节成本,是指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调节自身供给的行为引起的各种支出。我们可一般地定义为:企业将供给调整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状态所需的费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状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供给规模与市场需求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是指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基于这一认识,微观调节成本的产生便可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企业调整生产规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宪浩  
西部大开发要求形成以生态、环保产业为基础 ,以交通运输业为依托 ,以特色产业为支柱的特殊产业梯次。本文基于此分析了西部上述相关产业各类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以及供给形势 ,认为多种专业人才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供给不足 ,普通劳动力则有过剩。为促进西部就业市场均衡 ,应积极实施完整的劳动就业市场化政策 ,加大人才引进和劳动力培训力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立足于中国垄断竞争型的信贷市场,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与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假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同,文章以借贷双方根据对项目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行贷款供求决策为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中国现实信贷市场运作机制的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贷款供求之间可能出现完全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