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6)
- 2023(3903)
- 2022(3300)
- 2021(2704)
- 2019(4664)
- 2018(4623)
- 2017(8853)
- 2016(4590)
- 2015(5241)
- 2014(5373)
- 2013(5523)
- 2012(5606)
- 2011(5533)
- 2010(5915)
- 2009(5810)
- 2008(5497)
- 2007(5316)
- 2006(5180)
- 2005(4918)
- 2004(4582)
- 学科
- 济(49674)
- 经济(49650)
- 地方(14437)
- 管理(14083)
- 方法(11797)
- 地方经济(11553)
- 数学(9943)
- 数学方法(9910)
- 业(9548)
- 中国(8876)
- 学(8631)
- 业经(7981)
- 企(7794)
- 企业(7794)
- 经济学(6375)
- 农(5823)
- 环境(5583)
- 融(5554)
- 金融(5553)
- 制(5511)
- 体(5072)
- 和(5023)
- 发(5001)
- 财(4870)
- 理论(4851)
- 产业(4724)
- 银(4429)
- 银行(4429)
- 资源(4354)
- 行(4338)
- 机构
- 大学(87690)
- 学院(86348)
- 济(48597)
- 经济(47819)
- 研究(33799)
- 管理(27853)
- 中国(25037)
- 理学(22704)
- 理学院(22409)
- 管理学(22161)
- 管理学院(21980)
- 财(20990)
- 京(17918)
- 科学(17483)
- 所(17291)
- 经济学(17090)
- 财经(16540)
- 研究所(15258)
- 经济学院(14907)
- 经(14742)
- 江(13821)
- 中心(13626)
- 范(12430)
- 师范(12388)
- 财经大学(11844)
- 北京(11791)
- 院(11187)
- 州(10915)
- 社会(10863)
- 科学院(10507)
- 基金
- 项目(45294)
- 科学(35769)
- 研究(35366)
- 基金(33012)
- 家(27581)
- 国家(27348)
- 社会(25446)
- 社会科(24183)
- 社会科学(24175)
- 科学基金(23062)
- 省(16848)
- 基金项目(16378)
- 教育(15280)
- 资助(13721)
- 划(13610)
- 编号(13105)
- 济(11970)
- 成果(11960)
- 经济(11867)
- 自然(11605)
- 发(11571)
- 自然科(11277)
- 自然科学(11274)
- 国家社会(11171)
- 自然科学基金(11061)
- 重点(10393)
- 部(10300)
- 发展(10245)
- 展(10105)
- 课题(9915)
共检索到147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祥国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这个整体大系统内,在企业生产、资源投入、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的线性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3R"原则,生态安全原则,风险防御原则,责任分担原则。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基本原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晶钰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努力途径,并对我国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和制度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律制度 立法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之浚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芸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平
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部参与,出台系统性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企业和公众履行循环经济的有关义务,对于加快循环型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 经济 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崇国
循环经济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尚无循环经济立法的实际,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从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必要性 设想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真 李天相
日本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日本以废弃物处理为重点,尤其重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同时"官产学"相结合的公众参与制度,为日本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提供了实施保障。因此,借鉴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我国应当确立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法律地位,注重规制废弃物回收利用环节的立法设计,健全公众有效参与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子敬生 ,陈耀甲
一、血液的循环和经济的循环可以说经济是“有生命的东西”。经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如同人体的诞生、发育、成长一样,我们的身体摄取面包、肉、蔬菜等食物而造出血液,血液从心脏出发,把养料和氧气上送至头脑,下送至胃、肠等消化器官。被吸走了氧气等的血液通过静脉再流入肺部净化后,又流回心脏,再重复和刚才同样的循环。现今把这种血液的流动叫做“血液循环”。通过这种循环,人体遂能发育成长。若这种血液循环发生了阻碍,人就或者发生动脉硬化,或者因中风而半身不遂。“血液循环”真如神仙造赐一般的神秘,这种循环一旦停止,唯有待毙而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朝臣 鲍步云
传统经济学的节约观是源于“时间就是金钱”的活劳动节约观,最大限度地生产使用价值,已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浪费和破坏的趋势。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明确节约的本质,角度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循环经济的节约观,实施本源性节约,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节约的最终使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红格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有赖于立法的推动。循环经济立法的核心在于,为循环经济提供基于人性的全面而有效的激励工具。这些工具至少应当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和需求、信息及对政府的激励。
关键词:
循环经济立法 激励制度 回归人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烈菊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现状,指出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关系,然后在理论框架下分析德国循环经济立法过程,并从中得到中国制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