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7)
2023(10901)
2022(9293)
2021(8421)
2020(6991)
2019(15892)
2018(15804)
2017(29680)
2016(16112)
2015(18341)
2014(18448)
2013(17986)
2012(17400)
2011(15962)
2010(16326)
2009(15744)
2008(15585)
2007(14386)
2006(13071)
2005(12200)
作者
(47606)
(39967)
(39879)
(38046)
(25652)
(19153)
(17961)
(15330)
(15282)
(14414)
(13876)
(13510)
(13242)
(12932)
(12510)
(12185)
(11710)
(11542)
(11494)
(11416)
(10357)
(9748)
(9561)
(9286)
(9004)
(8959)
(8843)
(8708)
(8033)
(7810)
学科
(84957)
经济(84856)
管理(53349)
(43245)
(37056)
企业(37056)
方法(26794)
数学(22324)
数学方法(22013)
地方(21293)
中国(20075)
(19452)
(18482)
(17727)
业经(17716)
(17374)
(13798)
地方经济(13541)
理论(12393)
(12281)
金融(12276)
环境(12059)
(11756)
银行(11737)
农业(11674)
(11245)
(11231)
(10835)
(10829)
贸易(10820)
机构
大学(246623)
学院(243274)
(105726)
经济(103427)
管理(86749)
研究(86386)
理学(72931)
理学院(71985)
管理学(70698)
管理学院(70205)
中国(66577)
(52841)
(52779)
科学(50050)
(43505)
财经(40396)
(39270)
中心(39089)
研究所(38514)
(36202)
(34661)
(34464)
师范(34189)
经济学(33828)
北京(33625)
业大(31037)
(30902)
(30830)
经济学院(29836)
财经大学(29373)
基金
项目(149147)
科学(117719)
研究(111872)
基金(108352)
(93028)
国家(92198)
科学基金(79018)
社会(73330)
社会科(69338)
社会科学(69319)
(57393)
基金项目(56320)
教育(51532)
自然(48310)
(47939)
自然科(47106)
自然科学(47097)
自然科学基金(46244)
编号(44499)
资助(44096)
成果(38798)
重点(33850)
(33509)
(32548)
(32131)
课题(32128)
国家社会(30618)
(30045)
教育部(29339)
(28730)
期刊
(134143)
经济(134143)
研究(82941)
中国(54255)
(43943)
学报(36412)
管理(35946)
科学(33918)
(32710)
教育(28769)
大学(28669)
学学(26639)
(24240)
金融(24240)
财经(22632)
技术(21854)
农业(21294)
经济研究(20936)
(19657)
业经(18254)
问题(17282)
(13316)
技术经济(13117)
世界(11957)
国际(11671)
(11670)
图书(11639)
现代(11438)
统计(11357)
理论(10929)
共检索到39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红格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有赖于立法的推动。循环经济立法的核心在于,为循环经济提供基于人性的全面而有效的激励工具。这些工具至少应当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和需求、信息及对政府的激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涂艳国  周贵礼  
教育回归人性,指教育要基于与利用人性之真,达成人性之善,促成人完满的生命体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理论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是在全面把握人性与教育的相互意义及其现实表现的基础上,给予教育根本性、基础性、总体性的理论指导与价值引领,让教育更加尊重人性、更好地利用人性、更合乎人性,让人性在教育的作用下尽可能地向某种理想状态发展。教育活动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则是要踏上回归真实、走向至善、追寻智慧之路,尊重人的本性,贴近人性的真实存在——现实生活,以美善的方式实现对人性的改善与提升,让教育主体全面占有自身的智慧本质,成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达成完整的生命体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尚毅  
完全理性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与人类知识的进展相关,知识的进展强化了人类对理性的认知。有限理性提出以来,完全理性假设既受到挑战又与有限理性共生于经济理论之中,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知识分为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类自组织的知识两个方面,引证出理性主要由人类自组织的知识通过模式化认知构建,并通过对人的生物性价值认知模式的研究,提出有限理性在于知识的有限性,而完全理性也在于知识的不断扩展,使经济理论理性假设归结到知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 ,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 ,就必须研究解决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代理人的绩效与报酬挂钩 ,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明斋  
股票期权指持有者有权在一定的期限内按某一约定价格 ,买进 (或卖出 )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力。股票期权即经理股票期权 ,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本文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激励报酬合同模型以及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认为 :股票期权的最主要功能是弥补了股票激励方式的缺陷 ,使长期激励机制更为完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虎  
通过分析企业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外部性问题,结合企业合约理论,构建适用于分析不同体制环境下企业的激励制度结构——一种市场、产权、薪酬与晋升相互作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重构,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外部市场建立,为员工能力和努力程度提供准确的度量信息,以此构筑保证产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晋升有效率的信息基础;二是通过产权改革,提高企业所有者搜集和利用上述信息的内在动力。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鹏飞  王立柱  
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激励机制及其运行基础□张鹏飞王立柱一、发挥工资激励职能的前提——工资制度工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它具有保障和激励双重职能。工资的保障职能是指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人口基本生活需要,是劳动者劳动的基本目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芳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of informatio n economy are discussed.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 ese information economy are analyzed.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set up and perfect the institution that adapts to information economy.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耀,齐捧虎,冯宗宪  
激励理论认为,为了使经理层更好地经营和管理企业,有必要设计一个变化的、可使经理产生收益预期的经理报酬体系。所以,世界许多企业纷纷引进股票期权制度,使经营者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近年来,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但由于我国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因素阻碍着股票期权制度的顺利实施。本文从此入手,在分析股票期权具体应用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可操作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通过建立贝叶斯自激励门限自回归(SETAR)模型,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度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估计出所建立模型的参数,并对近几年GNP做了相应的预报研究。研究表明在此后几年内我国GNP与GDP仍不能同步增长,且增长率有逐步拉大趋势,GNP的增长率呈非线性缓慢上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声誉激励作为一种隐性的激励机制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和物质激励起替代作用。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声誉能使企业家获得远期收益。本文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说明声誉激励的作用,并用博弈论来说明声誉激励机制起作用的机理,以此探询建立声誉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坦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有待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基础管理工作没有抓好,没有基础管理内功的积累,管理永远难以上水平。管理与发展是企业的两大永恒主题,在正确的发展战略确定之后,管理就是决定企业的主要问题,而管理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管理活动中,基础管理是全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基础,是管理的基本功。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常艳春  
教育是一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愉快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教师应该是最为从容和淡定、最为悠然和安静、最为纯正和优雅、最为阳光和高尚、最善读书和思考,并且引领学生思考和读书的一群智者。那么,如何把"慢"融入教学,让"慢"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呢?一、慢,才能建构知识的意义现代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翔   包国宪  
文章从制度激励的视角出发,解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绩效损失的影响因素与机理。文章认为,在项目制与科层制的双重激励下,省级拥有目标建构权、县级追求政绩覆盖、乡镇产生资源依赖,三者综合作用会导致项目发展目标偏离;县级注意力转移、乡镇悬浮型特征和企业非市场行为易引发项目进度目标差距;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偏离发展目标、外部监测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行政系统内部的连带责任使项目监测验收机制失效,消解了其对项目绩效的纠偏功能。研究结论表明,制度激励导致主体间组成“趋荣避损”的非意愿联盟,是项目绩效损失的系统内部原因;制度激励未能吸纳村民参与,导致村民话语权缺失及基层治理脱嵌是引发项目绩效损失的外部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远亮  黄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完善 ,人力资本产权的确立已不可避免 ,它对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将人力资本产权纳入到企业改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中 ,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使用和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