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1)
- 2023(7899)
- 2022(6054)
- 2021(5084)
- 2019(8617)
- 2018(8527)
- 2017(16763)
- 2016(8915)
- 2015(10254)
- 2014(10512)
- 2013(10379)
- 2012(9705)
- 2011(9140)
- 2010(9546)
- 2009(9237)
- 2008(8936)
- 2007(8598)
- 2006(8174)
- 2005(7857)
- 2004(7482)
- 学科
- 济(68736)
- 经济(68693)
- 管理(25714)
- 业(22159)
- 方法(18852)
- 地方(17897)
- 企(17291)
- 企业(17291)
- 中国(16503)
- 数学(16189)
- 数学方法(16130)
- 业经(13482)
- 农(12885)
- 地方经济(12421)
- 学(11678)
- 制(9623)
- 融(9561)
- 金融(9560)
- 发(8927)
- 财(8814)
- 农业(8506)
- 银(8206)
- 银行(8201)
- 产业(8125)
- 体(7994)
- 行(7968)
- 环境(7806)
- 经济学(7717)
- 理论(7457)
- 贸(7439)
- 机构
- 大学(150531)
- 学院(149259)
- 济(76531)
- 经济(75200)
- 研究(55905)
- 管理(51865)
- 中国(43533)
- 理学(42953)
- 理学院(42470)
- 管理学(41890)
- 管理学院(41593)
- 财(34168)
- 京(31404)
- 科学(29393)
- 所(28187)
- 财经(27020)
- 经济学(26258)
- 研究所(24862)
- 经(24356)
- 中心(24007)
- 江(23616)
- 经济学院(23140)
- 北京(20365)
- 范(20257)
- 师范(20127)
- 财经大学(19742)
- 农(19506)
- 院(19072)
- 州(18780)
- 科学院(16567)
- 基金
- 项目(85280)
- 科学(67948)
- 研究(65039)
- 基金(62973)
- 家(53551)
- 国家(53116)
- 科学基金(45608)
- 社会(45218)
- 社会科(42926)
- 社会科学(42911)
- 基金项目(31844)
- 省(31806)
- 教育(28731)
- 划(26096)
- 自然(25611)
- 资助(25610)
- 编号(25201)
- 自然科(25023)
- 自然科学(25018)
- 自然科学基金(24588)
- 成果(21596)
- 发(20393)
- 国家社会(19793)
- 重点(19397)
- 部(19117)
- 课题(18212)
- 发展(17525)
- 展(17280)
- 教育部(17039)
- 济(16924)
共检索到247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雪锋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经济形态,本着资源节约和交易成本的节约,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加,对分工和交易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交易成本决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交易方式,交易方式的选择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仲周
近年来,随着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谈判的步步深入,各方面越来越关注"入关"后对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由于所处地位、环境的不同,各界人士的态度也大不一样,有恐慌者,亦有欢欣者。我们认为,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意味着要走向世界,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既如此,我们作为一个经济贸易大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于关贸总协定是个契约性组织,所以我们准备"入关",应该首先是体制方面的准备,在体制上要作实质性改革.现行体制中与国际惯例不符者要尽快改变,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要尽快建立。当然,民族工业要适当保护,但这要建立在竞争和效益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国际压力下使企业形成活力,这才是关键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过去40年,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努力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模式的特有内涵决定了我们无法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逻辑或西方主流制度变迁理论中找到答案,唯有坚持直面现实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和发展现有理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本文提出了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三阶段转换假说,即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国家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学的创新源泉。
[期刊] 改革
[作者]
柳随年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在关键时刻的一项英明决策。认真贯彻这项决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流通改革步伐,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一、市场是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的结合部,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海泉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已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长足的进步 ,但在劳动市场 ,农业、农村、农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西部市场等部门和领域仍然改革滞后 ,整体上发展不平衡。因此 ,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 ,加快发展和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抓住重点 ,取得新的更大、更快的突破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现状 问题 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
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中国的市场化转型道路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转型 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烈
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金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绘制了总体蓝图,是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决定》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不仅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力吉巴图
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和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加速推进这个进程。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创造经济基础和条件。但当前边远民族地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快边远民族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思路和对策如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刚
文章是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原因的一个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日趋凸现,至今一直呈逐渐增强的态势。文章从市场化的视角对中国地区差距的成因进行了一个系统性解释,认为东部地区通过优惠政策获得了一个先动的优势,在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下东部地区的先动优势得到了强化,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对此,文章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分析地区差距形成的内在机制,从实证上验证了市场化因素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政策 市场化 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经济理论界对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两大课题颇为关注。对前者的关注是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相联系的;对后者的重视与中国地区之间多样性丰富与差异性明显使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特征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以体制转换为制度背景与动力机制的,因而,市场化进程与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曾学文
本文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及“金融参数合理化”五个方面对我国2005~2006年经济市场化的新进展进行评述。
关键词:
市场化 新进展 述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 金玉国 康君
本文对市场化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指标选择。通过聚类分析,评选出12项指标,分别运用绝对评价方法和相对评价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市场化 统计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在市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藏自治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大部分仍来自中央和内地省(市)政府的援助,然而由于政府施政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和个人决策空间的扩大,政府投资带动的经济活动已经渗入了市场机制运行的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密集的援藏投资不仅带动了西藏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为区内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外来劳动力在异地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本地农牧民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掌握非农生产技能,对本地企业家的成长,具有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西藏 市场化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邵传林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影响中国式分权下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依据,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和地区市场化进程均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当市场化进程高于某一门槛值后,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并且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