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9)
- 2023(8589)
- 2022(7224)
- 2021(6307)
- 2020(5198)
- 2019(11627)
- 2018(11428)
- 2017(21645)
- 2016(11549)
- 2015(13111)
- 2014(13415)
- 2013(13162)
- 2012(12418)
- 2011(11625)
- 2010(12103)
- 2009(11824)
- 2008(11443)
- 2007(10663)
- 2006(9859)
- 2005(9349)
- 学科
- 济(70699)
- 经济(70618)
- 管理(40498)
- 业(33578)
- 企(27962)
- 企业(27962)
- 方法(20785)
- 数学(17521)
- 数学方法(17358)
- 地方(17094)
- 中国(16145)
- 制(15165)
- 财(14937)
- 业经(14100)
- 农(13564)
- 学(13016)
- 地方经济(12405)
- 体(11581)
- 融(10072)
- 金融(10069)
- 环境(9922)
- 银(9602)
- 银行(9593)
- 农业(9425)
- 行(9239)
- 理论(9192)
- 体制(8844)
- 和(8569)
- 经济学(8375)
- 务(8170)
- 机构
- 大学(186755)
- 学院(185089)
- 济(87792)
- 经济(86116)
- 管理(65734)
- 研究(65626)
- 理学(55209)
- 理学院(54570)
- 管理学(53745)
- 管理学院(53373)
- 中国(49667)
- 财(42728)
- 京(38651)
- 科学(35496)
- 财经(32950)
- 所(32698)
- 经(29518)
- 江(29337)
- 经济学(29155)
- 研究所(28848)
- 中心(28421)
- 经济学院(25647)
- 北京(24705)
- 范(24344)
- 师范(24127)
- 财经大学(24018)
- 农(23580)
- 院(23204)
- 州(22706)
- 业大(21883)
- 基金
- 项目(111226)
- 科学(88278)
- 研究(83892)
- 基金(81631)
- 家(69684)
- 国家(69121)
- 科学基金(59485)
- 社会(56928)
- 社会科(54048)
- 社会科学(54035)
- 省(42487)
- 基金项目(42103)
- 教育(38601)
- 划(35080)
- 自然(34998)
- 自然科(34135)
- 自然科学(34128)
- 自然科学基金(33509)
- 资助(33376)
- 编号(32143)
- 成果(28018)
- 制(26133)
- 重点(25506)
- 部(25411)
- 发(24735)
- 国家社会(24452)
- 课题(23880)
- 教育部(22615)
- 创(22506)
- 人文(21912)
共检索到298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朝全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次人类从观念到行为的革命,因此其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普遍表现出偏重于理念与技术从而相对忽视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倾向。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一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二是为什么要重视建立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和优化,四是如何设计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制度保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羡梅
城市历来是最能集中体现人类文明的地方,特别是近代以来,它所承担的职能和它所起的作用,已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更加发达的时代。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已经和城市、甚至国家的兴衰连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城市经济的兴衰成了经济工作的焦点。城市经济兴与衰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建立起动力机制,也就是说,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中,具备了功能良好的造血系统,城市经济则必然会走向兴旺,否则,城市经济会因为缺乏新鲜的血液而走向衰弱。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灏
本文以韩国经济循环增强动力机制和韩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动力机制概括韩国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韩国经济创造生机、逐阶提升的时序演进规律性。主要启示是:要综合配置资源,形成循环增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顺应环境变化而创新;扭曲的经济要及时矫正;要从国际竞争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竞争培养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韩国经济 循环增强 动力机制 政府作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涂自力
绿色价值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否具有绿色价值观,决定了人们是否具有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足够动力以及是否具有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循环经济建设的状况和命运。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循环经济理论、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了绿色价值观作为内生动力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的三重优势,探讨了绿色价值观具有鲜明特点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以循此思路提出了培育绿色价值观动力机制的途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瑜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内生与外源动力因素及其动力子要素,阐释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并通过创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转换器模块,揭示驱动力作用下的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资源型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原彤 闫浩琳 李恺
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双循环”协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发现,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机制、文化建设机制、贸易交流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同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六大机制建设和发展,因此可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基础服务体系,打造“双循环”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优化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状态、转变对外发展模式,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双循环” 协同性 动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华茂 彭剑
推动区域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方式转移到循环经济方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在的驱动力和外部的约束力,文章分析了区域五大区域内在的驱动力和五大外部的约束力,并针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阻力,提出快速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敏 林凯旋 黄亚平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建构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解释框架,即"综合干预模型",本文提出三个观点:首先,制度变迁是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其次,影响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最后,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土地租金剩余分配激励下,通过差异化的空间生产活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天山
通过对1024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两种动力机制: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结果表明,两种动力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均有推动作用,但更多的是为应对制度环境的压力而发生社会责任行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效率机制 合法性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姬超
创新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演进事实,比较分析了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第一,中国经济梯度演进是非均衡发展策略的结果,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增量改革规律,发展初期的资本稀缺难题因而得到解决,避免了低端锁定;第二,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尤其是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结构性差异,创新必须在不同区域以及新旧产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协同推进;第三,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不单意味着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求通过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适应性变化来实现创新扩散。为了更好满足创新发展需求,建议从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创新环境等方面协同推进,优化并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从而更好整合创新资源和汇聚创新要素,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涂圣伟
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本质在于构建形成城乡共生关系,以实现城乡两个异质性空间的要素有序对流、产业深度耦合和供需高效适配。从动力机制来看,城乡经济循环受国家战略导向、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共同影响。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存在梗阻和断点,突出表现为要素双向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县域经济链接功能不强、城乡供给体系缺乏适应性。"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以有效畅通供给侧、构建城乡高质量供给体系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市场支撑"的三维动力机制,强化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功能,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关联效应和市场流通效率。
关键词:
城乡经济循环 要素配置 供需适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其广泛推广的主要障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挖掘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都可归入经济、技术和制度这三大动力源,而挖掘这三大动力源,需要综合考虑各动力要素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通过激发各动力要素,优化传导路径、畅通反馈渠道以及实现各动力要素的耦合与协调来促进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行,并最终实现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常态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发展阶段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上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本文从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资源约束、绿色理念的广泛树立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加强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映东 何一 郭建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机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两级动力机制:体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一级动力,是增长的源动力;结构合理化,是增长的二级动力,是增长的可持续动力。 一、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体制创新 造成粗放型增长的原因很多,我们首先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分析。 一般而言,任何形式的增长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然后才有产出的增长。问题在于:由谁决定投入。换句话说,到底是谁赋予增长第一推动力——源动力。 这由体制决定。所谓经济体制,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制度目标的各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总和。有四种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银寅
制度的运作需要一定的费用,这一部分费用通过发生在社会内的交易来实现,表现为交易成本或社会成本。这部分成本对人们的欲望的满足构不成影响,促使人们通过变革制度来节约这一成本,而这种节约交易成本的欲望成为制度变革的经济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