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8)
2023(7703)
2022(6483)
2021(6012)
2020(5211)
2019(11617)
2018(11526)
2017(22236)
2016(12116)
2015(13701)
2014(13834)
2013(13421)
2012(12388)
2011(11153)
2010(11518)
2009(11213)
2008(11512)
2007(10760)
2006(9602)
2005(9141)
作者
(34318)
(28345)
(28233)
(27002)
(18225)
(13453)
(12991)
(11048)
(10756)
(10293)
(9905)
(9664)
(9223)
(9214)
(9149)
(8916)
(8379)
(8316)
(8264)
(7981)
(7178)
(7062)
(6671)
(6599)
(6528)
(6499)
(6493)
(6214)
(5720)
(5516)
学科
(41759)
经济(41677)
管理(40531)
(37051)
(31613)
企业(31613)
(23917)
(22195)
银行(22049)
(20661)
方法(17794)
(16406)
(15157)
金融(15153)
中国(14922)
数学(14674)
数学方法(14493)
(13526)
制度(13495)
(12303)
(11223)
保险(11132)
业务(11035)
体制(10901)
业经(10705)
(10330)
财务(10305)
财务管理(10265)
(9825)
企业财务(9771)
机构
大学(173853)
学院(171277)
(70309)
经济(68635)
管理(64506)
研究(54917)
中国(53973)
理学(52765)
理学院(52196)
管理学(51454)
管理学院(51102)
(43095)
(36455)
财经(32288)
科学(29869)
(29061)
(28411)
中心(27234)
(27034)
(25544)
银行(24415)
财经大学(24121)
(23878)
研究所(23648)
北京(23202)
(23028)
经济学(22839)
(22725)
(20913)
师范(20737)
基金
项目(103677)
科学(81974)
研究(78506)
基金(76351)
(64744)
国家(64200)
科学基金(55899)
社会(51199)
社会科(48496)
社会科学(48482)
基金项目(39428)
(39187)
教育(36747)
自然(34400)
自然科(33594)
自然科学(33586)
(33127)
自然科学基金(33014)
编号(31653)
资助(31629)
成果(27960)
(25638)
(23999)
重点(23401)
课题(22533)
(21550)
国家社会(21487)
教育部(21385)
(21379)
人文(20542)
期刊
(81200)
经济(81200)
研究(61568)
中国(39602)
(38683)
金融(38683)
(36468)
管理(25457)
学报(24015)
科学(22075)
(21910)
大学(19253)
教育(18731)
学学(18124)
财经(18094)
(15242)
技术(13847)
农业(12113)
经济研究(11946)
业经(11071)
理论(10364)
问题(10357)
实践(9385)
(9385)
财会(9038)
(8633)
会计(8479)
国际(8226)
(7913)
现代(7869)
共检索到285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隋平  陈平凡  
对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允许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其设定事前和事后的监管机制,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因素的萌生和发展,并且在其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恶化或者在影子银行机构确实无可挽救时进行有条不紊地清算,防范道德风险滋生的同时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斌彬  
目前,境外主要经济体如美英欧和以FSB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出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都把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作为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积聚和监管套利的需要和必然反映。借鉴境外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最新制度安排和变革经验,我国应在结合影子银行体系自身运营特征的基础上,从影子银行的区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微观审慎监管安排的细化与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等方面,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使之与传统银行共生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淑红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伴随理财市场的发展逐渐暴露,并且风险主要由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需要摆脱传统信贷业务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借鉴其他投资市场的监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如顺  王宇  
美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武如顺,王宇市场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取向,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的扩大;而金融业的公众性这一内在属性则要求健全、规范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美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在严格规范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媛  
网络银行是金融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网络银行及其风险,讨论了在传统银行监管模式下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权威组织在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方面的制度实践和具体做法,最后从监管主体之间协调合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客户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并完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制度法规,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规范网络银行的经营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卡利(Paul McCulley)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静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影子银行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监管制度建构的前提是厘清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对影子银行体系内涵涉及到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进行剖析后发现,监管的制度模式已滞后于综合金融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工具已不能对交叉领域中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需对于现存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主体和责任归口,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制度构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家才  阙方平  陈任武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监管制度创新杨家才阙方平陈任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银行业潜存的风险也日益突现出来。客观分析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现状和形成原因,剖析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安排中存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远企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最初的少数几家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国家专业银行,到今天上千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脱胎换骨,在资产规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盈利水平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一蜕变中,我国银行监管结合银行业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国际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鲁伦  蔡浩仪  米一五  
由于高风险的特质和在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各国的金融业总要受到比其它行业更为严格的管制。而经济制度、金融体系和监管哲学上存在的差异,使各国的监管制度呈现不同的特征。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在中央银行成立后开始形成,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银行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要内容。现实表明,原有的监管框架已远远不能适应金融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论文以中央银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延  徐迎德  
银行监管制度的设计不能忽视银行、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存在。实际上银行监管制度是以上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并在三者之间博弈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前提、一种激励与一个约束相结合的监管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娥  李燕燕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架构的形成是在结合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局势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总的来说,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是朝着比较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背后市场进入虽放宽了,市场监管则加强了。当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变更和演进对于我国监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志远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社会公众对货币和银行的信心为基础,整个社会发展了广泛的债权债务契约关系,当社会公众的信心充足,信用扩大,投资兴旺,经济就会加快增长;反之,一旦银行发生清偿力不足,影响存款兑现,就会动摇社会公众的信心,造成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或者是环环相扣的信用关系突然崩溃,触发经济危机,或者是中央银行被迫扩大货币供给,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银行机构保持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