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6)
- 2023(7280)
- 2022(6230)
- 2021(5834)
- 2020(4926)
- 2019(11055)
- 2018(11220)
- 2017(23027)
- 2016(12345)
- 2015(14182)
- 2014(14370)
- 2013(14654)
- 2012(13976)
- 2011(13053)
- 2010(13475)
- 2009(12964)
- 2008(12938)
- 2007(12161)
- 2006(11341)
- 2005(10456)
- 学科
- 济(58014)
- 经济(57963)
- 业(40803)
- 管理(40240)
- 企(32372)
- 企业(32372)
- 方法(21926)
- 数学(18704)
- 数学方法(18503)
- 中国(18013)
- 农(17942)
- 技术(14805)
- 制(14092)
- 财(13863)
- 业经(13550)
- 贸(12105)
- 贸易(12098)
- 易(11829)
- 地方(11676)
- 银(11428)
- 银行(11419)
- 农业(11369)
- 行(11071)
- 策(10775)
- 产业(10463)
- 融(9817)
- 金融(9816)
- 学(9647)
- 体(8893)
- 理论(8711)
- 机构
- 学院(196036)
- 大学(194375)
- 济(88927)
- 经济(87103)
- 管理(75040)
- 研究(66483)
- 理学(62771)
- 理学院(62175)
- 管理学(61404)
- 管理学院(61013)
- 中国(52156)
- 财(43882)
- 京(41349)
- 科学(36030)
- 所(33617)
- 财经(33601)
- 江(31402)
- 经(30135)
- 中心(29840)
- 研究所(29593)
- 经济学(27340)
- 北京(27091)
- 范(26510)
- 师范(26365)
- 农(26334)
- 州(25300)
- 经济学院(24634)
- 财经大学(24399)
- 业大(23338)
- 院(23088)
- 基金
- 项目(112747)
- 研究(89935)
- 科学(89197)
- 基金(79882)
- 家(66862)
- 国家(66265)
- 社会(57520)
- 科学基金(56527)
- 社会科(54741)
- 社会科学(54731)
- 省(44298)
- 教育(41262)
- 基金项目(40955)
- 编号(37707)
- 划(36713)
- 资助(33583)
- 成果(32760)
- 自然(32515)
- 自然科(31660)
- 自然科学(31654)
- 自然科学基金(31096)
- 课题(26985)
- 发(26449)
- 部(26330)
- 重点(25220)
- 创(23998)
- 性(23469)
- 国家社会(23168)
- 教育部(23005)
- 项目编号(22808)
- 期刊
- 济(107422)
- 经济(107422)
- 研究(68327)
- 中国(38303)
- 财(32089)
- 管理(29896)
- 农(24929)
- 教育(24447)
- 融(23775)
- 金融(23775)
- 科学(23494)
- 学报(23006)
- 技术(20144)
- 大学(18541)
- 财经(18166)
- 业经(18084)
- 经济研究(17266)
- 学学(17116)
- 农业(16812)
- 经(15843)
- 问题(15043)
- 贸(13248)
- 技术经济(12397)
- 国际(11194)
- 理论(10551)
- 坛(10431)
- 论坛(10431)
- 商业(10187)
- 现代(10112)
- 经济问题(9379)
共检索到313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朝阳 陈温榕
一、产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及其成因分析首先,产业技术二元结构间缺乏沟通的有效途径。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构成我国现行技术系统典型的二元结构。我国各产业部门占主体的技术仍停留在机械运行的水平上,而且传统产业面广量大,高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怎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出口-工业-能源"已形成增长链,二是居民消费快速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四是CPI呈结构性上涨。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更加严重,资金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应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外贸外资政策转型,加强节能减排,适度稳定居民消费需求,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关键词:
经济运行 特点 问题 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琦 刘克逸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际状况作了总的概括 ,然后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我国市场结构分散化和市场绩效差的主要原因 ,最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的经济效应,深入探讨了产能过剩的经济金融成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信贷扩张 企业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汤静波
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应该重新拓宽就业政策的思路 ,着重应该放在几个劳动密集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上 ,使得就业与经济增长并行不悖。同时 ,对于就业政策的地位 ,工资与就业的侧重及城镇化道路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
关键词:
就业政策 劳动密集型 城镇化道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指出必须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提高产业组织政策在我国政府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实现政府产业政策体系由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中心向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并重的转换。在此基础上 ,本文着重从反垄断政策、针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直接规制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改进现阶段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组织 政策 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的运行形势,指出了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下行风险。随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物价运行的形势,发现我国本轮物价上涨具有以往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处于经济下行风险和物价上涨并存的态势,并对如何采取宏观政策调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运行 物价上涨 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世锦
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若干新特点及政策选择□刘世锦一“八五”期间和1996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且是改革以来经济波动幅度最小的一个时期,国家综合实力有新的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经济中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贵 苏志炯
产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高度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针对我国产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减少产业成本,加快产业成长步伐。
关键词:
产业信息化 产业成本 政策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我国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在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下,按照全球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主要对策是: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调整产业结构;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渠道,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合作;制定高效的产业技术政策;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护重要战略产业。
关键词:
产业全球化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调整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秀英 朱春雁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为标准化发挥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提供了高起点的新平台。本文对科技部确定的5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标准化工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从中选取典型案例对其标准化工作运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产业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标准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活力 杨霖
2014年8月7日,WTO公布上诉机构报告,2012年美国、日本和欧盟起诉中国稀土、钨矿及钼矿的出口限制措施案,中国败诉。以此案件为基础,分析WTO对GATT1994第20条(G)项的解释方法以及中国对该条款的援引和应诉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如何修改国内立法,调整产业政策,更好地构建完备的政策法律体系,以维护本国自然资源利益,保护环境,有效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稀土案 WTO规则 产业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寇小萱
本文首先从CPI分类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等方面详细阐述当前我国价格运行的主要特征;然后,从PPI与CPI"剪刀差"不断扩大、不同地区房价走势分化加剧、三大股指暴涨暴跌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当前价格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从建立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实施楼市分类调控以及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寿鹏 胡海棠
一、着重培育创新能力的英国产业技术政策英国在19世纪后半叶曾是世界科技和工业最强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退。英国政府意识到新兴科技不振和工业技术薄弱将对英国的未来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从50年代起,政府加强了航空工业、原子能工业等当时最先进部门的研究发展,力图以此改善工业竞争力,保持科技和工业大国的地位。英国的这一决策虽使航空和原子能工业具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却使传统工业更加显得设备陈旧和发展缓慢,从而使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为此,英国政府根据1956年制定的《科学和工业研究部法》,建立了由科学和工业研究部领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