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3)
2023(2584)
2022(2177)
2021(2135)
2020(1810)
2019(3834)
2018(3765)
2017(6583)
2016(4247)
2015(5202)
2014(5303)
2013(4780)
2012(4320)
2011(4207)
2010(4411)
2009(4283)
2008(4310)
2007(4141)
2006(3736)
2005(3485)
作者
(11369)
(9263)
(9212)
(8978)
(5963)
(4397)
(4392)
(3602)
(3597)
(3559)
(3201)
(3198)
(3120)
(3062)
(2878)
(2806)
(2749)
(2745)
(2704)
(2660)
(2565)
(2294)
(2251)
(2165)
(2160)
(2145)
(2131)
(2073)
(1932)
(1850)
学科
(12531)
经济(12514)
管理(12466)
(9919)
(9666)
企业(9666)
教育(8346)
理论(6113)
中国(5524)
方法(4609)
教学(4361)
(4182)
(4140)
思想(3441)
业经(3431)
政治(3392)
(3255)
思想政治(3173)
政治教育(3173)
治教(3173)
德育(3141)
数学(3022)
(3008)
财务(3001)
财务管理(2997)
数学方法(2914)
(2869)
企业财务(2861)
学校(2706)
(2566)
机构
大学(67609)
学院(60839)
研究(20032)
(19671)
经济(19100)
管理(18514)
理学(15358)
理学院(15082)
(14795)
管理学(14600)
管理学院(14477)
(13805)
师范(13759)
中国(12913)
教育(12520)
(11447)
科学(11287)
师范大学(11162)
(10686)
北京(9755)
(9694)
财经(8976)
(8602)
研究所(8552)
中心(8120)
(7993)
(7026)
技术(6579)
业大(6528)
财经大学(6413)
基金
项目(33238)
研究(29486)
科学(26449)
基金(22093)
(17670)
社会(17636)
国家(17419)
教育(17237)
社会科(16472)
社会科学(16466)
科学基金(14995)
成果(13875)
(13589)
编号(13447)
(12005)
课题(10923)
基金项目(10909)
(9608)
大学(9309)
资助(8721)
项目编号(8566)
规划(8226)
(8221)
(8110)
自然(8045)
重点(7911)
自然科(7846)
自然科学(7845)
自然科学基金(7718)
教育部(7551)
期刊
研究(26832)
(25901)
经济(25901)
教育(25760)
中国(17491)
(10832)
学报(10200)
大学(9374)
管理(7737)
科学(7703)
学学(6852)
财经(6333)
图书(6143)
(5833)
(5524)
技术(5344)
高等(5157)
职业(4987)
(4914)
金融(4914)
书馆(4878)
图书馆(4878)
高等教育(4403)
农业(3841)
经济研究(3725)
(3676)
论坛(3676)
业经(3660)
问题(3486)
(3418)
共检索到104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岳军  
作为德育工作者,面对高校的道德教育,进行向善道德教育的态度总是坚决的,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价值冲突以及由价值冲突带来的道德冲突的现实,却总是严竣的。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现有的道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斌  郭思智  
行为是显示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要研究行为,价值观的分析就比较重要。文章对云南、上海、山西的四所大学学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对物质生活的态度)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把与生活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方面存在冲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人们提出明确的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对他们的切身利益提出明确的挑战,因而蕴含直接的道德教育价值。虚拟道德情境不含有真实的道德冲突,也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我国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虚拟道德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真实道德情境中恰当地设置道德冲突,必须分析其中预设的或生成的道德冲突中所隐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并有目的地对它加以利用、引导和控制;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又要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的道德理解;要特别注意适合不同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为他们自主参与道德活动留下足够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本研究通过对319名恋爱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父母冲突对大学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恋爱的比例为30.70%,总体上,恋爱冲突水平并不高,且恋爱冲突解决方式较积极,其中使用最多的冲突解决方式是"建设性沟通";(2)男生比女生感知到的冲突更明显,同时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冲突解决方式,如"对方要求,本人回避"和"相互回避",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积极的冲突解决方式——"建设性沟通";(3)父母冲突频率越高、强度越大、解决情况越差,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越低,则大学生恋爱冲突越多,且更多采用消极的冲突解决模式("要求-回避"和"双方回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大学组织冲突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相伴相生,大学组织冲突主要表现在大学身份认同、行动安排以及组织设计等方面。从组织的立场上看,如何正视冲突、管理冲突、设计有效制度、限制冲突的消极作用、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是大学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的身份问题上,必须突出大学组织的学术个性。在大学治理结构上,围绕学术组织的独特性质,一方面还微观政治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在学者社区和管理绩效间求得平衡,从个体行为层面开始,设计有利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春年  高家望  
同作为信息经济调控工具,信息道德与信息法有着功能的一致性。但是,由于性质的不同,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一旦同时存在,就经常处于冲突之中。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道德与信息法社会调控的功能;随后阐述了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冲突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解决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冲突的设想:适度之度与和谐发展,目的是在两者适度的冲突中促进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保伟  
从利益、价值与认知三维视域出发,分析了环境冲突的形成原因,考察了环境伦理对环境冲突的调适机理。环境冲突是社会主体利益、价值、认知多元化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彼此间独断性的对立和冲突转向建设性的生态与互动,是化解环境冲突的根本路径。对此,环境伦理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环境伦理通过对环境价值的辩护,将自然拉进道德关注的视野,塑造和影响人们的利益、价值和认知结构,调适人类社会中工业文明以来不断制度化的生态缺失,从而作为一种积极的要素,推进各主体的利益、价值和认知由对立和冲突走向彼此共存的生态互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鹏  
道德教育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审美的熏陶与指引,塑造充满活力的个性生命与和谐的审美人格,而道德审美教育是适应这一需要的辅助性道德教育模式之一。它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空间以及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红  
大学学习指导日益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引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业活动。但在此过程中,学习指导人员常面临着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的伦理冲突,诸如同一性与差序性、规范性与随意性、利他性与利己性、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文化环境不利于专业关系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学习指导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以及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的关联性。为此,应采取建构培训体系、加强专项督导、制定中国特色的专业伦理规范等措施来调适两者之间的伦理冲突,以更好地发挥大学学习指导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东波  
本文引入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结合对7名博士后的访谈,深入剖析博士后角色冲突现象。从理论上看,博士后角色本质上是一种学术性角色,其冲突分为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个体层面,角色转换的困境与角色期待的矛盾是博士后冲突的直接原因;制度层面,角色定位的模糊与角色流动的风险是博士后冲突的根本原因。调适博士后角色冲突应将个体与制度策略相结合。政府部门要利用制度明确博士后角色的定位与职能,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博士后角色;设站单位应摒弃"花瓶思维"、坚守"质量底线"、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站点建设,提升博士后角色科研创新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翔  樊富珉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人际冲突,势必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形势下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冲突教育,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毅  杨媚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群体存在疏离现象,情感上不认同,冷漠疏远,工作上不支持,有抵触情绪,对学生干部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不积极参与、不配合。这种疏离行为是部分学生内心不满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很多校园冲突的重要起因。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干部的多重角色冲突是疏离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同时,也有学生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完善对学生干部群体的教育、培养、使用和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九根  花卉  
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学生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关系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发生。高校在大学生宿舍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分析人际冲突的原因,并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策略,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其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明  邵晶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受影响尤为显著。文章分析了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消极的自卑心理、家庭给自我带来巨大压力的心理、渴望竞争又悲观怯弱的矛盾心理、渴望社会公平的心理等问题,并从家庭、经济、社会、自身四方面剖析了原因,从社会、高校、自身三个角度提出了心理调适方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姚永平  方延洪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激励理论,调适学生的择业心理,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社会需要,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性的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