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1)
- 2023(4535)
- 2022(3856)
- 2021(3646)
- 2020(2980)
- 2019(6427)
- 2018(6316)
- 2017(11344)
- 2016(6037)
- 2015(6638)
- 2014(6002)
- 2013(5630)
- 2012(5221)
- 2011(4770)
- 2010(5043)
- 2009(4738)
- 2008(4678)
- 2007(4613)
- 2006(3949)
- 2005(3545)
- 学科
- 业(24377)
- 管理(23676)
- 企(23101)
- 企业(23101)
- 济(19475)
- 经济(19458)
- 技术(13945)
- 技术管理(11229)
- 理论(7399)
- 中国(7196)
- 业经(6605)
- 方法(6065)
- 教育(5770)
- 财(5452)
- 教学(5153)
- 制(5091)
- 农(4807)
- 学(4748)
- 银(4538)
- 银行(4533)
- 行(4380)
- 融(4184)
- 金融(4183)
- 策(4129)
- 划(4059)
- 数学(3841)
- 和(3801)
- 地方(3781)
- 数学方法(3726)
- 产业(3651)
- 机构
- 学院(85207)
- 大学(84835)
- 管理(32708)
- 济(32414)
- 经济(31729)
- 理学(27605)
- 理学院(27302)
- 管理学(26942)
- 管理学院(26743)
- 研究(25718)
- 中国(18614)
- 京(17199)
- 财(16269)
- 科学(14471)
- 江(14354)
- 范(14024)
- 师范(13956)
- 财经(12557)
- 所(12104)
- 州(11712)
- 中心(11304)
- 经(11241)
- 师范大学(11081)
- 北京(10881)
- 研究所(10711)
- 技术(10402)
- 教育(10001)
- 商学(9687)
- 经济学(9667)
- 商学院(9581)
- 基金
- 项目(51902)
- 研究(43343)
- 科学(42233)
- 基金(35601)
- 家(29801)
- 国家(29464)
- 社会(27506)
- 科学基金(26431)
- 社会科(26042)
- 社会科学(26033)
- 省(22602)
- 教育(21723)
- 基金项目(18773)
- 划(18167)
- 创(17996)
- 编号(17740)
- 创新(15542)
- 成果(15396)
- 自然(15013)
- 自然科(14755)
- 自然科学(14753)
- 自然科学基金(14547)
- 课题(13767)
- 资助(12444)
- 重点(11868)
- 年(11598)
- 新(11457)
- 发(11439)
- 规划(11394)
- 项目编号(11307)
共检索到13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俊和 郝世文
本文通过对当代主要课程流派的介绍性的分析,力图把握当代课程理论总体的特征,探索当代课程理论对原有课程理论的超越与创新之处,同时这种创新也奠定了课程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以当代课程改革实践的取向为着眼点,进一步说明当代课程论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当代 课程论 课程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廖哲勋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两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课程论 教学论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技术创新,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特别是20世纪末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高潮,在当前技术创新势头依然强劲,快速的技术进步,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一、生产技术的三次大飞跃技术创新有着两种形式:渐进性的创新与飞跃性的创新。大体地说,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时间段落,技术层面上会表现出一种渐进性的变化,其性质是原有技术属性的完善,属于量变;随着历史跨人新的时期,随着技术领域量变的不断积累,在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海涛
课程研究由"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过程蕴含着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再是普适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而是情境性的、文化的、价值负载的。本文先择要叙述新教育社会学课程论者、批判课程论者、后现代课程论者的知识观,然后总结其共有的知识理念:突出知识的价值性和情境性,最后分析知识观的变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 课程 价值性 情境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海燕
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唐海燕创新,是90年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现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中各种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在理论上确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并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瑞
在后现代课程观念中,开放性、过程性和多元性是课程的显著特征。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体现在它关注课程在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方面的价值,重视师生对话和探究的教育意义以及强调课程的启迪与解放功能等方面。后现代课程观的不足表现为其对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的忽视,对多元与差异的过于强调以及对学生参与及建构课程的过于强调等方面。全面认识和评价后现代课程观,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观 现代课程范式 相对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扬光
英国现代课程论研究述评陈扬光英国课程理论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发展的。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英国课程研究领域更多的是学习美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其理论原理进行开发应用,并通过当时的学校课程与考试委员会(SCCE)组织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但从...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华
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德刚 郝德永
随着知识经济及教育改革的发展 ,提升教育的自主性品质及课程的自为性文化使命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出路。本文在批判地分析传统课程的文化使命与逻辑的基础上 ,具体探讨了当代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
关键词:
课程 创新性教育 文化建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军果
一、当代金融创新的表现 当代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金融组织结构创新,是当代金融创新的基础。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结构创新、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等与金融业组织结构相关的创新。目前这种创新突出表现在:(1)新型金融机构的创立。(2)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2、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业务创新,是当代金融创新的核心。该种创新,集中体现在如下四点: (1)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核心的西方新技术革命,为金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雷
原始性科技创新在财富和价值创造结构与国际竞争结构中的主导性、纲领性地位有着向霸权性、剥削性地位发展的自然趋势。凭借原始性科技创新的优势 ,发达国家及其科技先进企业建立起了从微观到宏观以至“全球化”秩序这样的一系列形式上“合理”、“合法”实则不公正、非对称的制度 ,主导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分工的格局和全球秩序的性质与特征。原始性科技创新优势的培育必需适当的制度或体制条件 ,国家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整个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科技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激励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今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伴随着这一里程碑式的国际收购的进程,各种声音也层出不穷,吉利通过跨国并购能否获取核心技术?谁是此次并购的赢家?沃尔沃能顺利进军中国市场吗?对于一个民营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猜测,也让我们想起各界对于联想通过收购IBMPC部门,成为世界性PC供应商得失的评价、华为试图并购3com遭美国国会阻止以及中石油并购尤尼科未果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