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2)
2023(3786)
2022(3030)
2021(3134)
2020(2377)
2019(5460)
2018(5645)
2017(8345)
2016(5932)
2015(6801)
2014(6897)
2013(6057)
2012(5704)
2011(5434)
2010(5818)
2009(5067)
2008(5124)
2007(4843)
2006(4481)
2005(4262)
作者
(15275)
(12744)
(12441)
(12259)
(7993)
(6204)
(5762)
(5153)
(4846)
(4706)
(4417)
(4344)
(4251)
(4197)
(4037)
(3992)
(3849)
(3801)
(3724)
(3686)
(3634)
(3251)
(3072)
(3053)
(2990)
(2882)
(2879)
(2770)
(2671)
(2593)
学科
教育(19725)
(12531)
经济(12513)
中国(11179)
管理(9022)
(8485)
理论(8066)
(7106)
教学(5980)
(5909)
企业(5909)
(4309)
思想(4210)
政治(3997)
(3940)
发展(3889)
(3832)
(3766)
方法(3718)
研究(3709)
思想政治(3655)
政治教育(3655)
治教(3655)
德育(3626)
(3619)
(3394)
(3384)
高等(3300)
改革(3240)
技术(3066)
机构
大学(84027)
学院(77191)
研究(32844)
教育(28328)
(24094)
师范(24016)
(20147)
科学(20094)
师范大学(20058)
(19989)
经济(19150)
管理(18422)
中国(17904)
(17076)
研究所(15537)
理学(14754)
(14602)
理学院(14361)
北京(13917)
管理学(13857)
管理学院(13664)
中心(13071)
(12532)
技术(12253)
职业(12034)
(11666)
(11235)
教育学(10847)
(9558)
财经(9495)
基金
项目(43839)
研究(39514)
科学(35620)
基金(27748)
教育(27055)
(23952)
国家(23570)
社会(21745)
社会科(20090)
社会科学(20083)
成果(19601)
编号(18924)
科学基金(18473)
(18133)
(17900)
课题(17154)
(14866)
基金项目(13578)
重点(12213)
规划(12183)
(11549)
(11547)
项目编号(11232)
(10921)
(10620)
资助(10488)
教育部(10409)
研究成果(10319)
(10197)
(10162)
期刊
教育(47761)
研究(37909)
中国(26386)
(26314)
经济(26314)
学报(13225)
职业(11231)
科学(11107)
大学(10997)
(10236)
技术(9716)
学学(8459)
(8064)
技术教育(7187)
职业技术(7187)
职业技术教育(7187)
管理(6242)
财经(6203)
(5847)
论坛(5847)
高等(5647)
(5398)
农业(5311)
图书(5168)
(5096)
成人(5081)
成人教育(5081)
高等教育(5009)
发展(4134)
(4134)
共检索到135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川  
当代教育思想基本特征表现为鲜明的人性化特征;蕴涵着浓烈的生命意识,关照独特的生命主体;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与生成;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照学生个人的幸福;注重教育的生态学意义,引入"生态伦理教育价值观";强调教育和人自身的完整性等等。当代教育思想犹如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而精深。因此,当代教育思想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用现代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追求与实际操作情感教育,我们发现,当代情感教育区别传统情感教育和近现代的逻辑理智教育,是在于它是科学与人性(价值)重新塑合起来的形态。这一鲜明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吕鑫祥  郭扬  黄克孝  成永林  
一、前言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由于它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以有必要存在和发展,同样由于它具有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又是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和正确地认识这种特征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陈焕章  王维臣  倪谷音  
“愉快教育”从实践中发生、发展,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十余年来,我们对“愉快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发展。今天,当我们站在跨世纪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上,怀着从基础教育着手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历史责任感,来审视“愉快教育”现象时,我们认为,要从发展的角度,深刻剖析其特征,揭示并坚实其科学性,以冀认清实质,完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鹃  姚利民  
从教育质量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教育质量具有综合性与特色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时间性与空间性、主体性与对象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建  
论当代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与基本特征暨南大学信息产业研究所金建一、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信息产业经济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在二次大战后确立的。其理论上的主要标志是:40年代末期"信息论"等一批颇具创新的信息科学论著陆续问世;5O年代末6...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才茂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因此,本文从支撑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揭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石玉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特殊、最被读者信赖甚至依赖、最耗费读者精力和时间、对读者影响最深远的文本。教科书具有教诲性、阅读的特殊性、文本结构的整体性和文本实现的非连续性、读者的两极性及文本构建的标准性等特征。教科书的这些独特性质要求教科书建设要精选并编制教科书内容、提升教科书的可读性和可教性、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研读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刻影响,他提出的"做学合一"理念、"社会化"办学方针、聘任"专习各该科之技能"教师和培养"敬业乐群"品格等思想,以及其所主张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学生自治等措施,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硕豪  
一流本科教育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本科生基本的、自由的、可持续的、充分的、创造性的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必须实施一流的全面发展教育,这是由一流本科教育必须培养一流人才所决定的。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力,构建研究性教育形态,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瑜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是其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个基本特征的解析,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伟  
自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以来,日本的高中教育(战前为“中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发展既是数量扩大的过程,同时又是性质变化的过程。战前的中等教育虽然在量上实现了大众化,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化和均衡化。战后的高中教育不仅在量上实现了大众化和普及化,而且在平等化和均衡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进展。战前中等学校之间和战后高级中学之间的等级化是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次生现象,这是日本社会和教育体系中存在病理的具体体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根源  
生态企业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资源利用入手,循环利用资源,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二是从产品质量入手,建立产品加工——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督体系,把假冒伪劣产品消除在产品运行特别是生产过程中。这就决定了生态企业必须树立通过利他来利己的经营理念,实施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先进生产方式,高度重视社会利益,通过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方可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企业通过利他来利己的经营理念,彰显着《易经》的阴阳之理,蕴含了经济互构规律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