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0)
2023(3814)
2022(3211)
2021(3326)
2020(2816)
2019(6551)
2018(6961)
2017(12367)
2016(8129)
2015(9555)
2014(9862)
2013(9156)
2012(8878)
2011(8555)
2010(9056)
2009(8483)
2008(8485)
2007(8089)
2006(7608)
2005(7205)
作者
(21433)
(17581)
(17065)
(16882)
(11040)
(8268)
(8186)
(6868)
(6632)
(6588)
(5808)
(5781)
(5693)
(5649)
(5547)
(5351)
(5299)
(5195)
(5130)
(5106)
(4932)
(4389)
(4249)
(4149)
(4056)
(4054)
(4053)
(3957)
(3546)
(3514)
学科
(23564)
经济(23540)
教育(19672)
中国(16254)
管理(15358)
(13487)
方法(10002)
(9680)
企业(9680)
数学(8587)
数学方法(8471)
理论(8319)
(7625)
(7591)
(7240)
教学(6699)
(6674)
(6240)
银行(6234)
(6056)
(5741)
贸易(5736)
(5635)
(5510)
(4887)
金融(4886)
(4737)
发展(4722)
(4599)
(4540)
机构
大学(123284)
学院(116704)
研究(42593)
(40513)
经济(39311)
管理(32926)
教育(31961)
(29001)
师范(28913)
(28377)
中国(27001)
理学(26766)
理学院(26326)
管理学(25778)
管理学院(25512)
(23861)
师范大学(23684)
科学(23128)
(21723)
北京(19931)
(19703)
研究所(19173)
财经(18274)
中心(16968)
(16308)
(15974)
职业(15547)
技术(15383)
(14490)
财经大学(13255)
基金
项目(58031)
研究(54132)
科学(45889)
基金(36582)
教育(34751)
社会(30404)
(29416)
国家(28967)
社会科(28378)
社会科学(28371)
成果(26905)
编号(26466)
(23455)
科学基金(22667)
(22576)
课题(22297)
(19390)
基金项目(17848)
规划(16028)
项目编号(15887)
(15866)
(15772)
资助(15342)
重点(14714)
教育部(14478)
(14340)
(14194)
(14137)
(14089)
阶段(14062)
期刊
研究(53972)
教育(53750)
(50960)
经济(50960)
中国(31826)
(17516)
学报(14660)
技术(13532)
职业(12572)
大学(12561)
科学(12467)
管理(12417)
(11518)
金融(11518)
(10913)
财经(10903)
学学(9750)
(9465)
经济研究(8001)
技术教育(7992)
职业技术(7992)
职业技术教育(7992)
问题(7870)
业经(7783)
(7669)
论坛(7669)
(7364)
农业(7340)
图书(6736)
(6636)
共检索到198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龙宝新  
专业型教师教育绝非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终点,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内蕴着我国教师教育形态转换的契机。这一转换的大致路向是从专业型教师教育走向文化发展型教师教育。在当前,这一转换的发生既有其逻辑前提,又有其实践基础。关注教师的身体形态,摆正教育理论在教师发展中的位置,以教师文化为纽带来整合教师的发展方式,是当代教师教育形态转换的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折延东  
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为宏观规范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彰显教师行业的个性,引导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专门用于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多层次的质量规格体系。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根本使命是服务和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关注本土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的两大基点。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通用标准、形式标准和内容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20世纪以来,当代西方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形成于全球化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建立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哲学思潮从对立走向融合的理论基础之上,同时也反映了对教师认识的思想变化逻辑,即从强调对教师职业功能性的认识,到强调对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认识。当代西方教师教育思想具体包括科学主义、技术理性主义、能力本位主义、专业主义、人文主义、叙事主义、反思主义、多元文化、现象主义、建构主义、知识主义、幸福主义与分析教育哲学等教师教育思想流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裴娣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学论学科经历了反思重建、引进借鉴、构建体系及综合创建几个阶段,在开拓理论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中国本土化的教学论学科理论建设从确立研究主题、界定核心概念、凝集重点问题及变革研究方法几方面展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实践指向,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教与学方式变革与教学策略的构建,有效教学及其评价标准研究,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中国教学论学科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超越。目前,中国教学论学科正处在一个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必须走出传统范式,真正切入理论的原点和实践的原点,实现学科本身的理论创新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可谓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规范伦理思路却陷入贫弱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伦理"就低不就高"的理论假设高估了人的本性。相比之下,儒家力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体悟规范。当前教学伦理研究的路向客观上需要转换为,以德性伦理为价值确证的目的论前提,而将规范伦理下降至方法论层面。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规范伦理困境,进而从根本上拯救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悖谬"、学科中心"抑或"问题解决"的困惑、科学抑或人文的两难境地、教学理论"翻新"与课堂问题"依旧"的尴尬,是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因应中国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可以把教学论范式发展概括为"范式适应"与"范式变革"阶段。据此,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逻辑路向是:确立研究范式—研究重心转向—重大课题预设—实现知识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注重课程融合,引入研究性课程。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身份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组织原则。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身份与教育改革要求的匹配程度。但教师仍深受学科亚文化的影响,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作为当前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科教育,这有利于教师专业身份的重建,但如何真正淡化学科划界,适切地处理学科与通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整个教师教育中引起示范效应仍需认真对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张爽  王天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范式变迁,即由"效率理性"范式转向"市场选择"范式,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公共治理"范式"。效率理性"范式强调理性主义和效率优先,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是其主要目标";市场选择"范式强化效益中心,政府与市场间构成了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力量,教育活力得以激发,但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公共治理"范式追求在教育领域形成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力量相互博弈和均衡的体制,其价值逻辑是重建良好教育生态。在范式转化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不断被打破,教育政策的公共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政策制定的开放性、多元主体的参与性、权力主体的平等性、政策过程的协商性以及政策过程的科学性日益显著,充满公正理性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我国教育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华平  
商业伦理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与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在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过程中,必须反思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传统商业伦理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商业活动的指导价值,审视在西方文化传统和工业化背景下形成的商业伦理对我国商业伦理建构的意义,并且关怀社会发展的战略和需要。因此,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环境伦理是首要伦理诉求,契约伦理是伦理基础,责任伦理是重要内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萍  
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美国教师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关注女性的经验,强调建构杰出女教师的多重身份,关注教学工作对普通女教师的意义;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阐释上,主张重新探讨教学工作的公共属性,将关怀和养育融入专业化的概念内涵;在关于教学工作对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讨论中,主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教学工作对不同群体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民主参与是民主社会的标志性特征,公民参与民主社会治理的三种基本途径是审议、协商与交涉行动。审议要求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讨论程序开展观点交锋,从中遴选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协商与交涉要求在保持既定利益与权力格局下采取有效谈判策略,努力达成一份有利于公民自己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行动主义者则试图借助外围行动的暴力来重构权力利益格局,实实在在地改变现存社会结构。当代美国教师教育应该培养师生的民主社会愿景,提升师生的民主素养,努力造就大量民主型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