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7)
2023(9700)
2022(8108)
2021(7327)
2020(5865)
2019(13782)
2018(13324)
2017(25710)
2016(13998)
2015(15663)
2014(15707)
2013(15747)
2012(15198)
2011(14068)
2010(14574)
2009(13819)
2008(14143)
2007(13144)
2006(12207)
2005(11607)
作者
(43609)
(36252)
(36106)
(34093)
(23329)
(17507)
(16293)
(13949)
(13880)
(13204)
(12428)
(12120)
(11844)
(11832)
(11688)
(11206)
(10695)
(10667)
(10575)
(10334)
(9210)
(9058)
(9049)
(8579)
(8200)
(8090)
(8073)
(7991)
(7407)
(7175)
学科
(70067)
经济(69992)
(46137)
管理(44236)
(39803)
企业(39803)
方法(24449)
(21107)
中国(20737)
数学(19691)
数学方法(19521)
地方(18925)
业经(16513)
(16365)
(14977)
财务(14957)
财务管理(14928)
企业财务(14511)
(14436)
(13969)
(12606)
金融(12605)
理论(11801)
(11764)
银行(11734)
农业(11615)
(11533)
贸易(11519)
(11370)
(11050)
机构
大学(217292)
学院(215681)
(90538)
经济(88647)
研究(79164)
管理(76996)
理学(64372)
理学院(63603)
管理学(62633)
管理学院(62238)
中国(61139)
(47721)
科学(46745)
(46276)
(41747)
研究所(37066)
财经(35363)
(34920)
(34480)
中心(33924)
(31869)
北京(31308)
(30212)
师范(29867)
业大(28284)
(28271)
(28175)
经济学(27708)
农业(27181)
财经大学(26032)
基金
项目(127631)
科学(100016)
研究(93996)
基金(91589)
(79982)
国家(79223)
科学基金(67015)
社会(59751)
社会科(56577)
社会科学(56561)
(49561)
基金项目(47205)
教育(43222)
自然(42358)
(42270)
自然科(41353)
自然科学(41340)
自然科学基金(40621)
资助(38543)
编号(37573)
成果(32962)
(32519)
重点(29466)
(28586)
课题(27479)
(26264)
发展(26104)
(25654)
(24638)
教育部(24573)
期刊
(113820)
经济(113820)
研究(73953)
中国(48045)
(38645)
学报(35155)
(32974)
管理(32901)
科学(31469)
教育(27343)
大学(26757)
(25015)
金融(25015)
学学(24960)
农业(22322)
财经(19824)
经济研究(18234)
业经(17858)
技术(17441)
(17079)
问题(14953)
(13547)
国际(13168)
(11942)
世界(11399)
技术经济(10706)
图书(10468)
(10076)
商业(10065)
现代(10055)
共检索到353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跨国公司是企业制度发展的形式,它改变了当代国际分工的形态和协调机制。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在不同层面上说明了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及其协调机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马克思本人曾出色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早期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因此本文认为应坚持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方法,吸收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作出新的科学的解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储祥银  
当代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储祥银(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合作系主任)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无所不包的公司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跨国公司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进行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柴忠东  
一、经营主导产品为主,同时采取混合多样化经营策略。在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拥有各自的具有强大技术竞争实力和技术垄断优势的主导产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忠毅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剧增,资金筹集主要是通过其海外子公司来进行。日本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使其在海外生产剧增,海外子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这些都使得以企业集团总体为主的国际资金管理等高度的财务性技术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以海外金融子公司的设立、集团企业间转移价格的设定以及全球性租税战略等问题为其集团全体的重要财务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振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出现新的战略创新。传统的以跨国公司产生机制为中心内容的学说已难以解释当代跨国公司以发展机制为主导的新现象。跨国战略管理理论、国际战略联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当代跨国公司流派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当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特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维  
引进外资作为技术扩散的载体和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问题 ,中国必须针对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策略和技术扩散的新动态 ,制定自己的技术发展战略 ,增强外资的技术扩散效应 ,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周期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经历了三次低潮之后,迎来了1979~1981年、1986~1990年和1992~1997年期间三次投资高潮。1.1979~1981年投资繁荣时期70年代的中后期,全世界遭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机,主要生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劲锋  张运鹏  
通过对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集中讨论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海外的动机及其不同于其他新兴国家的投资特点,提出中国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桁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所谓对外直接投资是相对于间接投资而言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投资者是否拥有参与或控制经营的权力,虽然两者都属于国际资本的流动,但间接投资一般只体现为资产的所有权,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或债息收入,投资者不参与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直接投资的目的不仅要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还要取得投资企业的经营控制权,通过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来获得利润。跨国公司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东梅  
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既可以采取独资方式,在东道国设立分公司或独资子公司,也可以采取合资方式,与东道国甚至第三国的企业共同开发新项目。那么,跨国公司是如何选择独资还是合资的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星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在母国的直接投资有很多不同。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把握好哪几方面的环节?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例,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关企业控制权,企业项目选择及如何降低投资风险等3个方面的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宏  王晨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跨国公司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区域和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并购增长且非国有企业占比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展也明显加快。中外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对比表明,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程度和经营绩效方面均有待提升。影响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微观因素包括国际化战略和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转向带来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跨国公司应从战略、技术、生态系统、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提升国际化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高依凡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12月28日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金砖四国"改称"金砖国家"(BRICS)。目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全发  韩樱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于FDI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东道国政府而言,提供适度且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仅可以增加FDI的流入量,而且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从而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实现东道国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时,东道国政府在提供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件下,允许跨国公司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其股权份额,是符合东道国自身利益的。而仅当东道国政府无法提供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时,限制外商投资比例才不失为一种次佳的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