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85)
2022(1681)
2021(1793)
2020(1447)
2019(3067)
2018(3083)
2017(4780)
2016(3372)
2015(4237)
2014(4292)
2013(3623)
2012(3408)
2011(3327)
2010(3580)
2009(3350)
2008(3336)
2007(3397)
2006(3144)
2005(2836)
2004(2479)
作者
(9266)
(7643)
(7471)
(7370)
(4948)
(3720)
(3582)
(2990)
(2982)
(2922)
(2687)
(2637)
(2624)
(2479)
(2478)
(2393)
(2272)
(2269)
(2247)
(2225)
(2162)
(1963)
(1941)
(1826)
(1804)
(1782)
(1761)
(1752)
(1638)
(1561)
学科
教育(8745)
(7781)
经济(7768)
管理(6218)
理论(5271)
中国(4797)
(4491)
政治(4277)
教学(4267)
思想(4266)
(4129)
(3915)
企业(3915)
思想政治(3775)
政治教育(3775)
治教(3775)
德育(3758)
学校(2578)
学法(2335)
教学法(2335)
(2298)
研究(2292)
(2123)
工作(1974)
业经(1955)
方法(1861)
(1857)
高等(1825)
(1734)
(1695)
机构
大学(54796)
学院(47418)
研究(17185)
(13048)
经济(12575)
(12508)
师范(12440)
(12092)
教育(11939)
科学(11175)
中国(10337)
管理(10179)
师范大学(10067)
(9026)
(8864)
研究所(8084)
北京(8083)
(7985)
理学(7960)
理学院(7711)
管理学(7288)
管理学院(7192)
(7109)
(6714)
中心(6456)
技术(6206)
财经(6175)
业大(5712)
(5705)
(5482)
基金
项目(24265)
研究(21801)
科学(18381)
基金(14606)
教育(13822)
社会(11877)
(11664)
成果(11623)
国家(11456)
社会科(10774)
社会科学(10767)
(10549)
编号(10149)
(9528)
课题(9174)
科学基金(8992)
(8259)
大学(7868)
基金项目(6925)
项目编号(6343)
(6307)
规划(6264)
研究成果(6132)
重点(6021)
(5875)
(5739)
(5732)
(5720)
(5708)
阶段(5699)
期刊
教育(24969)
研究(22723)
(19960)
经济(19960)
中国(15857)
学报(10897)
大学(9338)
(7484)
科学(7231)
学学(6816)
(6656)
图书(5570)
高等(5319)
财经(5059)
职业(4663)
高等教育(4555)
书馆(4498)
图书馆(4498)
(4485)
管理(4478)
农业(4276)
技术(4055)
(3274)
成人(3187)
成人教育(3187)
(3184)
论坛(3184)
(2662)
金融(2662)
问题(2627)
共检索到8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婉  杨坤  许勇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和在大学生中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信仰,也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跃红  
马克思主义信仰集科学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虽然整体来说积极乐观,但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贤明  
以"大学生信仰"为调查内容,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活动。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状况;探索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四个突破口;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教育;提出高校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朱明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知识和信仰形态,其真理性在不断被人类实践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实际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统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保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他们的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信仰形成的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素娟  黄国昌  
信仰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信仰的人不仅是充实的,而且能为自己所信仰的东西不懈奋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当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六个方面阐明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婉  
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质的飞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详细的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了我国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我国今后几年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国梦"。而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理应担起实现祖国伟大梦想的重任。但是,实现中国梦,首要做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坚贞不渝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应如何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下的"中国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灵灵  曲丽宏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本文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周边的其他三所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阐述了当今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对新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瑞民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气质、性格、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大学生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个体实践活动;以及原先所持信仰及坚定程度。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婉  
马克思主义是对我国近代史有重要影响的伟大思想,在我国局势动荡的近代历史中,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带来了曙光。在现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四个全面"、"十四个坚持"、"中国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政治思想重点放在了作为新时代有生力量的大学生身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各大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着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相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瑛  王一帆  李永政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职业生涯教育中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方式。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相融合,教育的目标内容向实际生活回归,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调查,拟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信仰视域下,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国荣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并关注的热点,但如何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目前尚未涉猎。试从以中国化的理论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路,以时代化的实践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以大众化的方法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效等三个方面作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纵深发展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方法论上都堂而皇之地以此作为"科学"的依据:只有能够处理样本数据的数学模型才能称为科学。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理论才有资格进入科学的范畴?本文从科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四个问题:其一,科学与实证的关系;其二,科学与理性的关系;其三,科学实证异化为狭隘实证;其四,狭隘实证的哲学根源。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实证方法,并不是几个数学模型,而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最有效的实证并不是用几个样本数据的统计检验就可以做到,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检验。以此判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科学。因此,破除经济学对数学模型的迷信,回归马克思主义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本质要求,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鹏  
红色文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度契合,其物质性、制度性和精神性面向,可分别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知认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国友  
高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有着2000多万的大学生,他们富有时代朝气而又奋发向上,他们思想激进而又敢于善于创新,他们注重自我价值而又负有社会责任,他们注重个人设计而又有奉献精神,他们具有竞争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军  黄明伟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紧密结合自身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