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4)
- 2023(3173)
- 2022(2527)
- 2021(2767)
- 2020(2136)
- 2019(4972)
- 2018(5131)
- 2017(6998)
- 2016(5680)
- 2015(6786)
- 2014(7122)
- 2013(5786)
- 2012(5447)
- 2011(5258)
- 2010(5681)
- 2009(4902)
- 2008(4832)
- 2007(4765)
- 2006(4440)
- 2005(4234)
- 学科
- 教育(22236)
- 中国(11784)
- 理论(9191)
- 教学(8632)
- 管理(7920)
- 济(7764)
- 经济(7754)
- 学(5668)
- 思想(4794)
- 业(4764)
- 政治(4642)
- 学校(4611)
- 研究(4468)
- 思想政治(4351)
- 政治教育(4351)
- 治教(4351)
- 德育(4311)
- 学法(4239)
- 教学法(4239)
- 高等(4238)
- 企(4178)
- 企业(4178)
- 革(3906)
- 发(3828)
- 改革(3665)
- 发展(3610)
- 展(3482)
- 学理(3299)
- 学理论(3299)
- 教育改革(2887)
- 机构
- 大学(77783)
- 学院(66774)
- 教育(32407)
- 研究(27138)
- 范(25074)
- 师范(25035)
- 师范大学(20791)
- 京(18996)
- 科学(15043)
- 济(14301)
- 管理(13921)
- 经济(13517)
- 北京(13507)
- 职业(13400)
- 所(13285)
- 江(13268)
- 教育学(12494)
- 技术(12113)
- 研究所(11882)
- 中国(11820)
- 理学(11030)
- 理学院(10652)
- 州(10445)
- 中心(10047)
- 管理学(10038)
- 管理学院(9865)
- 院(9402)
- 教育学院(9332)
- 财(9308)
- 职业技术(9219)
共检索到12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因受职业化、实用化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高校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富有实效的全方位人格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精神成人。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成人 人格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香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当代 大学生 道德人格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
人格 大学生 健全人格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宗锋
文化人格概念能够提供一个观察、研究、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维度、新思路,有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去阐述、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用丰厚的文化养料去培育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与碰撞的社会文化现实,以娱乐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泛滥,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与批判功能的遮蔽。探索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应坚持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坚持先进性,参与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坚持现代性,确立现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批判意识;坚持开放性,培养面对变动现实的开放与学习特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人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先文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校园的根基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合理开展各种教育,不断健全大学生人格。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大学生 人格教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解小娟
以西方哲学家、教育家和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哲学理论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针对学校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人格教育存在其必要性。通过对爱和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对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探讨,可以发现只有把爱的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性、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人性 人格 法律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远刚 董成文
本文以"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为研究工具。研究结论为:"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各种一级人格因素得分均居中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一级人格因素女生总体上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有50%左右低于理论均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结果表明女生大多数心理素质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低相关,而与人际关系好坏高相关。相应的教育对策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注重良好同伴关...
关键词:
90后 普师院校 大学生 人格特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宇文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为党和人民工作、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为更好地适应当代国情、社情和生存发展状况,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精神的培育,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品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书义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文化环境开放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双重作用。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主体的个性化整合之后,积淀而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化自我。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燕锋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三步曲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关键词:
当代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卫华
大学生在生理学和法学的层面上虽然成人,但精神上依然缺乏成人意识。对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从三个方面树立精神成人教育的价值理念,并从七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成人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成人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玲
高校人格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全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必经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成分。文章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高校在人格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及方式上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建议应完善高校人格教育系统,提升人格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真正成才。
关键词:
高校 人格 人格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