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8)
2023(7407)
2022(5959)
2021(5898)
2020(4653)
2019(10612)
2018(10443)
2017(17233)
2016(11020)
2015(12820)
2014(12897)
2013(11450)
2012(10975)
2011(10199)
2010(10597)
2009(9532)
2008(9389)
2007(8920)
2006(8226)
2005(7715)
作者
(30823)
(25466)
(25433)
(24621)
(16392)
(12487)
(11816)
(10212)
(9940)
(9470)
(8853)
(8811)
(8472)
(8398)
(8305)
(8127)
(7888)
(7692)
(7643)
(7569)
(6726)
(6533)
(6320)
(6041)
(6000)
(5922)
(5885)
(5754)
(5285)
(5267)
学科
(31747)
经济(31707)
教育(23261)
管理(22251)
(17205)
中国(16914)
(14210)
企业(14210)
(13382)
理论(12544)
方法(11975)
教学(9632)
数学(9417)
数学方法(9037)
(8921)
(7381)
业经(7074)
(6628)
(6603)
政治(6016)
农业(5904)
研究(5765)
发展(5745)
思想(5624)
技术(5620)
(5618)
(5614)
(5292)
金融(5290)
(5182)
机构
大学(157329)
学院(146716)
研究(60399)
(45359)
经济(43854)
管理(40421)
科学(38265)
中国(37402)
(37184)
教育(36585)
(33826)
师范(33555)
理学(33537)
理学院(32869)
(31745)
管理学(31592)
管理学院(31296)
研究所(28923)
师范大学(27532)
(25665)
(25478)
北京(25174)
中心(24651)
(23103)
(22108)
技术(21697)
业大(21581)
农业(20225)
(20123)
财经(17838)
基金
项目(90562)
研究(72849)
科学(71006)
基金(59387)
(52699)
国家(52056)
教育(43818)
科学基金(41614)
社会(40873)
社会科(38087)
社会科学(38072)
(37144)
(35097)
编号(32244)
成果(31704)
基金项目(28671)
课题(28258)
自然(25736)
资助(25354)
自然科(25126)
自然科学(25116)
自然科学基金(24624)
(23690)
重点(23138)
(21616)
(20788)
规划(20198)
(19545)
大学(19485)
项目编号(19478)
期刊
教育(64071)
研究(61061)
(55778)
经济(55778)
中国(45013)
学报(29472)
大学(23867)
(23547)
科学(23423)
学学(19468)
(18001)
技术(16406)
农业(16266)
管理(16097)
职业(14785)
财经(10396)
(10292)
金融(10292)
图书(10166)
高等(9307)
(9164)
技术教育(9033)
职业技术(9033)
职业技术教育(9033)
(8889)
论坛(8889)
经济研究(8881)
(8374)
(8270)
高等教育(8059)
共检索到24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毅  李小梅  郑玉才  
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强化第一课堂,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阵地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灵活多样,强化针对性,尊重主体性,调动积极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力求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卞玲霞  
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不仅关系到其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更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昌勇  
在领会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过程中,要认清和克服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缺陷,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泉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本文从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内容、手段与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梅  
随着社会变迁,价值观呈现多元,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上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担负着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培养责任的教育机构,必须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丽滢  张旭东  
"声音之道与政通"与"红歌"有着相通的文化传承、道德教化功能,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的责任。文章即是从"声音之道与政通"与"红歌"的联系角度来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新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海  李峰  李彦  
微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平等的开展互动。微博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尽快树立微博意识。高校应该开展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和驾驭微博的能力,建立一支善用微博的骨干队伍。高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辨别真伪和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抵御不良信息侵袭的能力。高校必须及时研判和处置舆情,加强舆论引导,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素云  赵志川  
普通高校的军事教育课程高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严肃生动,紧张活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升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水英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能力低下以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文章不仅指出教育主客体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是造成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还从寻找有效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杰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香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政  
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以科学发展观、德育为主和以人为本三大原则指导下,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把握、重视大学生自身特点,掌握、运用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学会应用大数据资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宗波  
诚信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诚信教育应该从拓展诚信教育渠道、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诚信校园环境、建立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拓展和创新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舍娜莉  
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希望,除了需要进行知识的积累外,还要过好思想政治素质这一关。我国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并根据需要配置了专业老师,以便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效果。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期望值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教育方法缺乏更新有关。目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有侧重通过课堂讲授进行思想政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玥  
荣辱,是社会对个人是否履行一定社会义务所做的褒扬或谴责的社会评价。荣,会带给个人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及情感满足;辱,则带给个人否定的心理体验及羞耻感。大学生的荣辱观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对荣辱观内涵、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良好,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崇尚公益、乐于奉献,知法守法、理智健康,但同时,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出现重个人、轻集体,轻视劳动,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等负面倾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加强师德建设、课堂教学建设、社会实践、外部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希望为大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