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86)
2022(2737)
2021(2744)
2020(2357)
2019(5123)
2018(5235)
2017(9281)
2016(5521)
2015(6285)
2014(6199)
2013(6304)
2012(6303)
2011(6047)
2010(6378)
2009(6083)
2008(6211)
2007(5956)
2006(5879)
2005(5770)
2004(5134)
作者
(15954)
(13015)
(12964)
(12583)
(8573)
(6307)
(6181)
(5138)
(5120)
(4919)
(4722)
(4596)
(4408)
(4372)
(4159)
(3998)
(3928)
(3926)
(3903)
(3777)
(3626)
(3210)
(3187)
(3163)
(3100)
(3070)
(2974)
(2948)
(2686)
(2657)
学科
(16840)
经济(16807)
管理(14416)
(11900)
(10560)
企业(10560)
图书(10535)
书馆(10000)
图书馆(10000)
中国(8209)
(7586)
工作(7002)
教育(6628)
(6228)
理论(5773)
(5153)
(5144)
(5086)
地方(4833)
业经(4479)
方法(4381)
(4323)
银行(4323)
(4225)
(4051)
读者(3937)
(3805)
金融(3804)
(3640)
贸易(3632)
机构
大学(86452)
学院(77366)
研究(26478)
管理(26197)
(25769)
经济(24858)
图书(21981)
书馆(21403)
图书馆(21400)
中国(21087)
理学(19829)
理学院(19489)
管理学(19138)
(18933)
管理学院(18908)
(16368)
(16279)
师范(16213)
(16026)
科学(15191)
(13769)
(13454)
师范大学(12881)
中心(12625)
北京(12465)
财经(11817)
研究所(11545)
教育(10591)
(10426)
(10260)
基金
项目(39201)
研究(34293)
科学(29409)
基金(26035)
(21119)
国家(20845)
社会(20255)
社会科(19043)
社会科学(19038)
成果(18804)
编号(17524)
科学基金(17194)
教育(16171)
(14602)
基金项目(12724)
(12343)
项目编号(11996)
(11429)
课题(10870)
研究成果(10669)
资助(10212)
(10069)
(8639)
(8458)
重点(8397)
自然(8372)
自然科(8170)
自然科学(8169)
规划(8136)
国家社会(8078)
期刊
(37886)
经济(37886)
研究(31083)
图书(30007)
书馆(24485)
图书馆(24485)
中国(21330)
教育(17972)
学报(15229)
(14084)
大学(11233)
管理(10112)
(9851)
金融(9851)
科学(9263)
(9003)
(8359)
论坛(8359)
情报(8001)
学学(7587)
财经(7539)
(6632)
技术(5974)
问题(5249)
图书馆学(5116)
经济研究(5108)
(5102)
业经(5093)
农业(5019)
理论(4705)
共检索到155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当代图书馆是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在近现代图书馆的基础上,当代图书馆应用当代信息技术在整个人类时空范围内组织信息和知识资源,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无差别全面共享的方式实现人类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推进信息和知识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与当代图书馆这一社会职能和历史功用相一致的当代图书馆精神,应该是一个由科学———人文精神、合作———共享精神、服务精神、求知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的精神整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付鹏  
图书馆精神与人类的进取精神相一致,是图书馆的本质在人类社会精神形态领域的体现,是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基于对图书馆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反映一定图书馆行业观和图书馆价值观的精神形态,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职能和历史贡献的内在动力。本文分别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明的综述,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思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者和图书馆价值的实现者,有在社会实践层次上的现实载体和在认知与理念层次上的理论载体两种。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联系图书馆精神的理念与图书馆社会实践的中间环节。图书馆精神社会载体研究的不足是目前图书馆精神的理念难以真正走向图书馆社会实践尤其是当前中国图书馆社会实践的理论方面原因,也是这一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为此有必要通过图书馆精神载体的研究,把图书馆精神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精神与人类的进取精神相一致,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信息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在人类社会精神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在人类文明史的各个历史阶段,人类的进取精神和与之相应的图书馆精神具有各不相同的具体内容。本文按时间脉络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图书馆精神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决定图书馆精神发展与沿革的内在规律和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历史走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腊梅  储流杰  
文章回答了图书馆领域有没有图书馆精神、什么是图书馆精神以及图书馆精神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图书馆精神是客观存在的,是支撑图书馆事业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目前学术界关于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本质缺失,而对象的确定是通达图书馆精神本质的合理视角和研究起点,图书馆精神的本质主要表现为主体对知识的虔诚信仰和对知识传播的勤勉笃行,历史和现实地成为了人类知识的使者和知识管理和传播事业的清教徒。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桂华  
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支撑,也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图书馆不仅是文化的产物,而且是民主的产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享、人权、交流、教育等内在属性“内生”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当前社会公共精神现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不相匹配,而图书馆则以多样化的公共精神培育实践回应该需求。实践类型主要包括教育导向型、传播导向型、治理导向型、社区导向型,但实践的丰富度、科学性存在不足。面对时代赋予的责任,图书馆应推动以公共精神培育为价值追求的服务创新,将公民纳入图书馆治理体系,构建嵌入性的公共生活空间;图书馆学则应加强图书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理论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图1。参考文献64。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及其特征 ,探讨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涵 ,分析了构成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作者的“图书馆精神”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认为图书馆精神既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存在,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宗义  
两年前,初次读到于良芝博士的《图书馆学导论》时,最后的五、六两章就引起了特别关注。她从图书馆职业角度观察图书馆科学和图书馆哲学的研究论述,对于当时徘徊于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国内图书馆学界,不啻是推开了又一扇连接国际学术前沿的窗户,开辟了中国图书馆专业学术研究的崭新空间。这里。我们又要首先感谢于良芝博士为《图书馆杂志》本次专题研讨,及时送来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于良芝博士在新作中引领我们进入了图书馆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宗义  
当代城市居民经济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传统图书馆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适应新的社会文化需求,城市公共图书馆活动必须在观念、对策上作出相应的转变。了解公共图书馆所在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坚持做好文献提供服务依然是图书馆活动的主业。同时,也要让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成为所在地区居民文化活动的中心。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是图书馆集聚地区文化资源,并成为多元文化服务活动的主体;还是被各种文化活动方式挤压,成为边缘化的活动方式?将决定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未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建均  
在讨论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社会承诺,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实现社会承诺的必要社会诉求,二者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图书馆权利的诉求应以图书馆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实现国家或社会获取各种所需资源的权利、完整搜集表征人类智慧的知识成果的权利、平等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权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则具有重大作用。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不难推导出一个结论:全部图书馆的历史实质上是图书馆人本身的历史。无论是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忽视了人的作用,尤其是忽视了曾有所创造的人们的作用,实质上也就是抹杀了图书馆学术和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雅琴  
本文从服务方式、馆藏结构、管理模式、建筑格局、资源共享等方面论述了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并指出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服务理念、人本管理、对待读者、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震戈  岳琪琳  
就《图书馆论坛》的"从业抒怀"栏目,探讨了图书馆界从业者们代代相传的服务与奉献精神和积极的文化传统与氛围的良性传承,阐述了当代图书馆人的精神与风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友诚  
文章从图书馆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根据图书馆的本质特性,以实际指导图书馆工作为目的,提出并阐述了图书馆的三大精神,即服务精神、平等精神和发展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