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3)
2023(6820)
2022(5586)
2021(5128)
2020(4158)
2019(9439)
2018(9154)
2017(17146)
2016(8866)
2015(10386)
2014(10308)
2013(10558)
2012(10395)
2011(10015)
2010(10027)
2009(9676)
2008(9408)
2007(8479)
2006(7942)
2005(7549)
作者
(26943)
(22658)
(22456)
(21585)
(14631)
(10592)
(10048)
(8776)
(8716)
(8206)
(7963)
(7508)
(7461)
(7332)
(7261)
(6937)
(6631)
(6545)
(6397)
(6021)
(5759)
(5377)
(5359)
(5296)
(5209)
(5134)
(4786)
(4478)
(4414)
(4392)
学科
(68967)
经济(68918)
管理(23624)
方法(22055)
数学(19582)
数学方法(19522)
(19007)
中国(17904)
地方(15734)
(14369)
企业(14369)
地方经济(12137)
(11598)
贸易(11590)
(11472)
(11267)
(11119)
业经(11110)
(9419)
(9072)
(9045)
金融(9044)
环境(8924)
(8382)
银行(8382)
(8237)
(8187)
关系(7947)
(7709)
(7667)
机构
大学(154011)
学院(149373)
(83555)
经济(82430)
研究(60705)
管理(51247)
中国(47183)
理学(42903)
理学院(42366)
管理学(41986)
管理学院(41689)
(35574)
(32843)
科学(31063)
(30344)
经济学(29531)
财经(28614)
研究所(27244)
经济学院(26314)
(26123)
中心(24771)
北京(21867)
财经大学(21092)
(20897)
(20753)
(20681)
师范(20605)
科学院(18962)
社会(18394)
(17667)
基金
项目(87882)
科学(70791)
基金(67672)
研究(67004)
(58155)
国家(57736)
科学基金(48814)
社会(48530)
社会科(46241)
社会科学(46231)
基金项目(33979)
教育(29576)
(29042)
资助(28399)
自然(26753)
自然科(26130)
自然科学(26123)
自然科学基金(25696)
(25516)
编号(23812)
国家社会(22381)
(22016)
中国(21965)
成果(20986)
(20697)
重点(20107)
教育部(19709)
(18887)
经济(18734)
人文(18485)
期刊
(100036)
经济(100036)
研究(57393)
中国(28833)
(26284)
管理(21453)
科学(20229)
学报(19826)
经济研究(17996)
财经(17478)
(16645)
大学(15958)
(15632)
金融(15632)
(15407)
学学(14874)
问题(13676)
(13377)
教育(12673)
世界(12537)
国际(12158)
技术(11918)
农业(11374)
业经(11094)
技术经济(9807)
经济问题(8316)
统计(8311)
改革(7072)
(7072)
经济管理(6999)
共检索到24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丹  
该文首先批判了当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无伦理论"、"悖论论"、"对立论"、"困境论"、"和合论"等无理责难,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现实"镜像"的偏向,应当回归到以一元指导与多元整合、普世性与中国特色以及理论与实践等内在紧张的视域来阅读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道路上来,重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原动力,开拓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理论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阮航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云健  刘爱军  
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意识形态属性、价值关系和国家治理的要求上存在内在的紧张。意识形态属性上,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则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价值关系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非公有制主要是实现个体的经济私利;国家治理上,公有制经济偏好固化甚至强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非公有制经济要求弱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对话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开始引起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真正接触现代市场体系的中国,依然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继续撕裂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文章尝试说明当代中国经济治理需要对经济和伦理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从思想史上看,现代经济学萌发于对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之间张力的沉思,由追求自由、平等之良善生活的道德敏感所催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思想者的谨慎态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变迁的推动下,现代经济学逐渐与伦理学分离。但是在目前的技术限制之下,经济理论与伦理学依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及奠基于其上的公共讨论面临诸多问题,文章最后以所有制问题为例对此进行说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对话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开始引起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真正接触现代市场体系的中国,依然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继续撕裂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文章尝试说明当代中国经济治理需要对经济和伦理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从思想史上看,现代经济学萌发于对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之间张力的沉思,由追求自由、平等之良善生活的道德敏感所催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思想者的谨慎态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变迁的推动下,现代经济学逐渐与伦理学分离。但是在目前的技术限制之下,经济理论与伦理学依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经济学与伦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丛兰  
居宅伦理不仅仅涉及民生伦理或经济伦理问题,因其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和本原性意义,它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也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如果说,"住有所居"构成执政伦理的价值基座,"居有所安"构成社会伦理的价值关怀,那么"居有所乐"则构成民族复兴伦理的价值指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和居有所乐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居宅伦理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然内在地包含了居住问题的合理解决。居宅伦理因其与执政伦理、社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昊  
建筑,人之筑建,与各个时期折射时代伦理精神,其核心是开显人居住的本质。原始社会体现在遮风避雨,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呈现则是天人合一。而在当下呢,似乎大规模的雷同化的城市建筑又重回了原始时期生理功能的满足,其间个性化的后现代建筑的泛滥、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人引向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变革中西文化碰撞之后,传统价值体系遭到质疑,新的伦理精神尚未真正建立。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寻求异质同构,普爱也许是实现伦理精神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作为多数人终生之处所,人类视觉系统的庞大景观,也许应介入社会引领其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普爱作为建筑批评的内核之一,亦可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且具有当下性和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帆  陈景  
近代技术的进步,对经济、伦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将从不同思想对于技术、经济与伦理的理解来分析、评述三者的内在关联。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由此产生的伦理问题又使得经济、技术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技术伦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寻求形而上的解释,由此来规范调整具体的行为、经济交往和技术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丕让  
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伦理张丕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任何一个重大历史变革,其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精神力量在导引着事变的演进,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历史渊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卫国  
商业伦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经济体制转轨、新旧道德体系冲突、主流信仰的缺失、企业管理者轻视和忽视伦理等原因导致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然后提出了加强商业伦理建设的措施: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守则、加强员工伦理教育和深化社会监督硬化商业伦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合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构想,以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来之后,确立新的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学核心伦理,就成为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而科学、客观地认识与经济科学伦理相关的种种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又是确立新时期中国经济科学伦理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国  
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环境有哪些新的特点?立足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普世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教师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需要具备哪些素养?文章围绕着中国大学的教育环境、教师责任和教师素质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从"实然"到"应然"的路径出发,探讨大学教师的使命和要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新平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循环,而是一个在“人类—社会—生态”这三维复合系统整体循环下的经济循环系统,为更好地践行于循环经济实践拓展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龙飞   祝仲坤  
利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151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劳动供给紧张,而劳动者数字素养的提升是数字经济缓解劳动供给紧张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对女性、“新生代”“高技能”和农村劳动力劳动供给紧张的缓解效应更大。据此,应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劳动潜能激发的政策设计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就业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