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4)
2023(5397)
2022(4516)
2021(4498)
2020(3704)
2019(8517)
2018(8243)
2017(15901)
2016(8432)
2015(9822)
2014(9582)
2013(9653)
2012(9100)
2011(8569)
2010(8454)
2009(8082)
2008(8118)
2007(7417)
2006(6754)
2005(6203)
作者
(23370)
(19712)
(19291)
(18638)
(12535)
(9326)
(8823)
(7551)
(7529)
(7000)
(6814)
(6491)
(6434)
(6294)
(6271)
(6046)
(5748)
(5747)
(5552)
(5114)
(5065)
(4647)
(4596)
(4578)
(4418)
(4349)
(4270)
(3935)
(3887)
(3835)
学科
(42252)
经济(42101)
管理(22676)
(21513)
方法(19223)
(18234)
企业(18234)
中国(15785)
数学(15241)
数学方法(15170)
(10387)
(10302)
(9640)
贸易(9634)
(9500)
业经(9118)
(8555)
(7906)
(7847)
理论(7813)
(7209)
银行(7205)
(7106)
金融(7104)
(6996)
关系(6616)
农业(6294)
(5985)
(5931)
(5807)
机构
大学(135145)
学院(129099)
(65021)
经济(64198)
研究(50236)
管理(46166)
中国(40003)
理学(38980)
理学院(38517)
管理学(38114)
管理学院(37855)
(30740)
(29201)
科学(26254)
(25011)
财经(24595)
经济学(22760)
(22619)
研究所(22590)
中心(20838)
经济学院(20415)
北京(19525)
(18545)
师范(18469)
财经大学(18389)
(17338)
(16995)
(16263)
社会(15771)
师范大学(15373)
基金
项目(79083)
科学(64266)
基金(61843)
研究(60581)
(53438)
国家(53020)
科学基金(45042)
社会(44503)
社会科(41167)
社会科学(41155)
基金项目(31400)
教育(27681)
资助(25762)
自然(25561)
(25185)
自然科(25002)
自然科学(24997)
自然科学基金(24639)
(23193)
编号(22196)
(20591)
成果(20266)
中国(19933)
国家社会(19856)
教育部(18472)
重点(18037)
人文(17014)
(16540)
(16312)
社科(16155)
期刊
(72187)
经济(72187)
研究(47902)
中国(26902)
(24497)
学报(19444)
科学(19076)
管理(17847)
大学(15671)
(15420)
财经(15133)
教育(14666)
学学(14416)
(13408)
金融(13408)
(13216)
经济研究(12985)
(10825)
农业(10507)
问题(10253)
世界(10174)
国际(9555)
技术(8532)
业经(7911)
技术经济(6601)
(6328)
经济问题(6006)
社会(5987)
图书(5969)
统计(5777)
共检索到205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伴随中国私营经济而发生的私营资本原始积累,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加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功绩卓著的。中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私营资本原始积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在中国今后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私营资本原始积累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农村承包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引进外资政策的施行,都在解放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与发展。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更是加速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巨大推动力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国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变传统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大量的私有资本在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私有资本的积累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具有相似性:从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看,都是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从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看,都包含了一些非文明的手段。我国的社会性质要求克服私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非文明问题,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晖  
根据《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理论,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本质是生产力的积累,其途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内涵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但其非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天然地使民营经济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中国当前应采取灵活的方式惩罚民企"原罪",并加强政府的自我监督与约束,以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以及私产对国家权力的渗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重要基础。虽然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某些具体原理 ,由于受历史的局限不能适用于我国 ,但是 ,它的一般原理 ,诸如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前提的原理 ;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劳动者个体私有制的原理 ;关于租地农场主的理论等 ,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及应用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温铁军  朱守银  
一、基本观点本文作者曾经明确提出"两个历史阶段"和"两个基本矛盾"的理论框架,来概括我们面临的问题。所谓"两个历史阶段",是指改革前完成的中央政府资本原始积累和改革后开始的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所谓两个基本矛盾,则是指"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一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这一基本体制矛盾。在上述理论框架指导下,本文提出具体观点: 1.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目标,应是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缓和农村"人地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廷贵  
科斯的产权理论不适合中国的改革,因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产权问题不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相联系的产权问题,而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如何建立起来的问题。基于市场经济的产权关系其实就是信用关系,因此,在信用制度健全的国家,即使企业存在代理人问题,公司治理也能保持较高的效率。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关系,但无法走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旧路,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决定了改革必须着眼于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将维护社会公正作为改革的前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是和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强制性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强制性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就必须使广大农民逐步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温铁军  朱守银  
土地资本的增殖收益及其分配──县以下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问题温铁军,朱守银编者说:农业部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温铁军、朱守银同志的文章,提出了农村小城镇建设终极目标的重要课题。研究、探讨这一课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小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炼成  
潘石同志赐寄我一本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一书,由于这是我近几年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这一,因此认真读后深受启发,认为这是一本力作,是我国经济学领域中新结的一个硕果,值得一阅。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甘梅霞  
本文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研究了1978-2013年中国阶层关系的演化,并据此分为SSA1和SSA2两个阶段,发现SSA2阶段存在强资弱劳、低个人收入-高国家积累、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积累和投资主体错位、金融侵蚀产业资本利润、劳动分化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发现SSA2阶段中国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由SSA1阶段中的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其他阶层关系对劳资关系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制度原因包括国企改革、社会福利改革、大规模投资和城市化战略、金融垄断、劳动者福利二元化等。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定  
旧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当今中国的私营经济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下产生的。它们产生的具体背景、过程、内在联系以及中国私营经济的许多特点和发展前景,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明末清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中国强大的封建制度没有使它转向近代资本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国峰  郑邵庆  
论文首先从土地的特性出发探讨了民族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抽象主体的合理性 ,接着分析了工业化和商品化两种不同的原始积累过程 ,最后提出了土地使用权归属对农民利益市场化保护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