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8962)
2022(7593)
2021(7116)
2020(5662)
2019(13105)
2018(12822)
2017(24029)
2016(13058)
2015(15098)
2014(15054)
2013(15252)
2012(14920)
2011(14019)
2010(14311)
2009(13339)
2008(13505)
2007(12299)
2006(11503)
2005(11096)
作者
(38926)
(32554)
(32188)
(30814)
(20867)
(15579)
(14576)
(12543)
(12504)
(11758)
(11418)
(10838)
(10678)
(10572)
(10372)
(10032)
(9652)
(9435)
(9323)
(8903)
(8570)
(7947)
(7866)
(7566)
(7349)
(7237)
(7209)
(7092)
(6614)
(6496)
学科
(67412)
经济(67337)
管理(33663)
(32691)
中国(25738)
(23639)
企业(23639)
方法(20549)
(19328)
地方(18931)
数学(17440)
数学方法(17260)
(15100)
贸易(15084)
业经(14909)
(14642)
(13735)
(13309)
银行(13301)
(13267)
(13004)
农业(12850)
(12726)
金融(12725)
(12147)
(12136)
地方经济(10716)
环境(10497)
(9311)
发展(9147)
机构
大学(200408)
学院(199050)
(92709)
经济(91006)
研究(79887)
管理(67961)
中国(64220)
理学(55329)
理学院(54586)
管理学(53867)
管理学院(53477)
(45339)
科学(44487)
(43892)
(41609)
研究所(36859)
中心(34599)
财经(33267)
(31543)
北京(30787)
(30497)
(30348)
师范(30156)
(30124)
经济学(30031)
(27876)
经济学院(26759)
(25810)
师范大学(24356)
科学院(24291)
基金
项目(115435)
科学(91359)
研究(90089)
基金(83221)
(71612)
国家(70971)
科学基金(59336)
社会(59285)
社会科(56193)
社会科学(56182)
(42727)
基金项目(42046)
教育(40598)
(36867)
编号(35695)
资助(35018)
自然(33510)
自然科(32700)
自然科学(32693)
自然科学基金(32105)
成果(31916)
(31435)
(27028)
课题(26748)
重点(26748)
发展(26422)
(25973)
国家社会(25309)
中国(25165)
(23544)
期刊
(117599)
经济(117599)
研究(75324)
中国(48584)
(32850)
(30944)
管理(28368)
学报(27908)
科学(27479)
教育(27444)
(25829)
金融(25829)
大学(21803)
农业(21169)
学学(19870)
经济研究(19322)
财经(18674)
业经(18280)
技术(16785)
(16362)
问题(16221)
(15213)
国际(13860)
世界(13652)
(11312)
图书(10645)
技术经济(10331)
经济问题(10049)
(9980)
论坛(9980)
共检索到341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修泽  
二战以后人类发展理念的演变,大体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脉络,由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人自身的发展,这是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自身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发达经济阶段的问题(如几千万贫困人口等)没有解决,发达阶段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老龄化、人类生存环境、人权保障等)又迅猛涌来。这些都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研究新的方略,以应对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的绿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人为本"是人的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可持续、协调是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全面是人的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优化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当代中国人的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果臻  
文章从国际和历史的角度,应用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和总结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历程和特征。运用人口学因素分解的方法,将出生性别比、死亡率性别差异和年龄结构3个驱动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演变的影响程度量化分离。研究表明,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特征随着这3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化: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性别失衡的累积作用凸显,其对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全程性影响将贯穿出生人口队列的整个生命周期;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构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驱动因素;人口年龄结构的加速老化对改善人口性别结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兴旺  黄文胜  
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行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关乎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的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的不断推出,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常态",必须认清新形势,明晰新思路,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走优质化、技术化、应用化、国际化、现代化、集团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黎明  
在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发展。中国需要妥善处理这些因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敏锐地抓住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积极同普世价值等西方思潮作斗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使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积极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立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或哲学基础。"中国道路"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实践,而且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发展理念都蕴含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中国理论的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下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进程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戚海峰  费鸿萍  
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价值观体系日趋解体以及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泛滥现象,整理与总结了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价值观冲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社会转型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物质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对中国人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隐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葛先园  
当代中国人权观强调人权的历史性、具体性和现实性,同时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确保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真实有效的人权。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落实民生政策,当代中国人权观下有必要构建民生权利话语体系,尤其是应当提出民生权概念。民生权是人们在自我经营生计的基础上,享有国家保障的实现正当生存、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提出并确证民生权,学术上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权,实践中有利于构建人们广泛认同的“美好生活”标准,意味着在民生保障中坚持国家辅助责任原则。另外,民生权在涉民生疑难民事案件审理中还能够发挥司法衡平功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二平  陈金香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仅进行定性判断,更应该定量分析。本文从劳动力供给、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角度入手,考察论证中国人口老龄化增加的社会抚养负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的程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口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在中国妇女的生育、就业、教育、参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问题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而女性人口学的提出和发展则丰润着中国现代人口学的成长。从本次笔谈的主题可见,我们将侧重人口学的角度对妇女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话题,探讨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育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地位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还有对提高女性素质的思考等。本次笔谈或许不够深入,却是重要的——我们举办本次笔谈的目的也正在于唤起更多的同志对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妇女问题的关注,以期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能使我国的人口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在回顾人口科学研究主要脉络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基础研究薄弱、跟风现象严重、学风浮躁等问题,原始数据共享障碍、研究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文章认为,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者需进一步加强数学、概率论与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训练,研究主题应集中在人口结构性问题和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规律方面。文章结合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指出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在基础数据、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学术创新方向。明确人口科学研究为相关定量社会科学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支撑的定位,以及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在回顾人口科学研究主要脉络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基础研究薄弱、跟风现象严重、学风浮躁等问题,原始数据共享障碍、研究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文章认为,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者需进一步加强数学、概率论与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训练,研究主题应集中在人口结构性问题和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规律方面。文章结合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指出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在基础数据、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学术创新方向。明确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