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
- 2023(1670)
- 2022(1434)
- 2021(1263)
- 2019(2437)
- 2018(2370)
- 2017(4327)
- 2016(2545)
- 2015(2914)
- 2014(2909)
- 2013(2859)
- 2012(2784)
- 2011(2374)
- 2010(2970)
- 2009(3045)
- 2008(2877)
- 2007(2773)
- 2006(2513)
- 2005(2476)
- 2004(2712)
- 学科
- 审计(12083)
- 济(9248)
- 经济(9236)
- 管理(7473)
- 业(6868)
- 企(6611)
- 企业(6611)
- 各类(5863)
- 财(4140)
- 中国(3982)
- 方法(3726)
- 学(3680)
- 理论(3050)
- 制(2845)
- 务(2631)
- 财务(2621)
- 教育(2557)
- 财务管理(2553)
- 企业财务(2474)
- 业经(2469)
- 融(2070)
- 金融(2068)
- 农(2002)
- 技术(1991)
- 和(1968)
- 体(1737)
- 地方(1734)
- 数学(1671)
- 数学方法(1633)
- 银(1627)
- 机构
- 大学(40695)
- 学院(39132)
- 济(13372)
- 经济(12968)
- 研究(12918)
- 管理(12137)
- 中国(10938)
- 财(10302)
- 京(10205)
- 理学(9603)
- 理学院(9475)
- 管理学(9358)
- 管理学院(9271)
- 财经(7732)
- 江(7634)
- 科学(7363)
- 所(7285)
- 经(6832)
- 范(6750)
- 师范(6716)
- 州(6092)
- 北京(6056)
- 研究所(5830)
- 审计(5755)
- 中心(5718)
- 会计(5640)
- 财经大学(5557)
- 师范大学(5358)
- 省(5335)
- 系(4865)
共检索到73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华 王致用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类型的演变过程及依据,分析归纳新出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中可以出具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类型的重大事项,探讨出具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的类型。
关键词:
强调事项段 审计报告类型 演变 重大事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闻萍 邓宁 李洁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07版准则),对强调事项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严格限定了出具强调事项段的具体情况。2010年颁布并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审计准则(以下简称10版准则),又对强调事项段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本文主要对10版准则和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艳艳 许锐 王成龙 于李胜
本文以2015-2016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的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关键审计事项段的披露是否提高了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结果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披露前后的变化显著高于未披露公司,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段提高了审计报告沟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沟通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于四大审计、审计投入多以及客户重要性高的样本中。最后,对关键审计事项段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文本特征和责任对象的归属会影响审计报告沟通价值。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段 沟通价值 文本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校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高靖男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12项审计报告准则,其中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作为本次准则修订的核心,旨在提高我国审计报告质量,对审计报告进行供给侧改革。文章以2016年度所有A+H股及纯H股上市公司93份含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为样本,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合规性和充分性,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和广大投资者产生的影响,指出关键审计事项充实了审计报告的内容,使审计报告质量得到改善,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良好影响。
关键词:
审计报告质量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准则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阚京华
本文认为,我国投资者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和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非限制性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有显著的负反应。这说明我国投资者对比较清晰和易于理解的非限制性强调事项能作出判别,而对比较复杂的限制性强调事项缺乏辨别力,在不存在市场和投资者监督的压力下,必然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利用限制性强调事项改变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监管手段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行为。在投资者信息识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2003年和2006年审计报告准则对强调事项的内容加以限制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通过对强调事项的严格限制可以约束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行为,抑制...
关键词:
强调事项 无保留意见 市场反应 制度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成立 高永昌
以沟通关键事项段为核心的审计报告改革为社会所共同瞩目。将2016年12月财政部批准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5~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具有高业务复杂度、国有性质、非国际四大审计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特征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蔚
一、引言审计报告作为注册会计师工作成果的最终载体,是注册会计师与信息使用者沟通的主要媒介。现行"合格/不合格"的二元审计报告模式,虽然具有意见明确、内容简洁、统一可比等优点,但其固定的模式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与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改革现行审计报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信息使用者希望审计报告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相关信息。在
关键词:
审计事项 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鄢翔 张人方 黄俊
本文以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前后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利用准则的错层实施方式,基于审计师的外溢效应视角,检验了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师行为及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A+H股公司共享审计师的A股上市公司,在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审计质量显著提升,且这一积极影响主要源自共同审计师而非共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溢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A股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性质、注册地位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及业务复杂度越高时,上述共同审计师的外溢效应更显著。该研究为关键事项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及作用范围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信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新审计报告准则扩充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内容,新准则仅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明确具体要求,这导致关键审计事项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因此,有必要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以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理解。以2016年92家A+H股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为样本,分析在首次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状况,包括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不同性质企业面临的主要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及披露格式,为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规范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陈俊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意见的类型往往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象。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绝大多数为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采用事件研究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此类审计意见信息含量及其差异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醒信息使用者充分关注并谨慎使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信息。
关键词:
强调事项段 审计意见 信息含量 差异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张凤英
审计报告的虚假陈述是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客观要件之一 ,这在法律上已有明确规定。但如何界定虚假陈述行为 ,法律界和会计界有不同的观点。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真实的相对性及现代审计理论和技术固有的局限性 ,决定了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也只能是相对的 ,即只是相对于会计准则、制度及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是真实的。因此在审理注册会计师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索赔案件时 ,也只能用“法律事实”而不能直接用“客观真实”作为衡量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虚假陈述行为的依据。只有当“法律真实”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时 ,才能启用“客观真实”标准直接作为判断注册会计师有无虚假陈述行为 ,有无过错的依据。
关键词:
审计报告 虚假陈述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尹蘅
2016年12月,我国财政部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审计准则。2017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16项应用指南,实施时间和范围与新审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在财政部新发布的12项审计准则中,最核心的一项即是上述提及的《第1504号准则——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某事项被认定为关
关键词:
审计事项 审计师 审计报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甜甜 王帆 徐灵源
“降本增效”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理论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审计报告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与企业费用粘性的关系,以期发现审计监督降低企业费用粘性的路径。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越能显著降低企业费用粘性。影响机制是关键审计事项语调通过削弱管理者乐观预期、降低代理成本来减少企业费用粘性。进一步,本文从审计报告视角,检验发现事项段、消极词汇与企业费用粘性的负向关系更显著;从信息关注的视角,检验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和媒体关注更少的样本中,文本语调与企业费用粘性的负向关系更显著。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企业降费提质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