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5)
- 2023(2111)
- 2022(1786)
- 2021(1668)
- 2020(1403)
- 2019(2996)
- 2018(2989)
- 2017(5302)
- 2016(3004)
- 2015(3395)
- 2014(3335)
- 2013(3359)
- 2012(3193)
- 2011(3114)
- 2010(3238)
- 2009(3000)
- 2008(3165)
- 2007(2998)
- 2006(2787)
- 2005(2595)
- 学科
- 济(11742)
- 经济(11723)
- 管理(7194)
- 业(6835)
- 学(6153)
- 企(5909)
- 企业(5909)
- 中国(3929)
- 方法(3794)
- 和(3592)
- 理论(3527)
- 税(3253)
- 财(3140)
- 农(2975)
- 税收(2963)
- 收(2928)
- 教育(2920)
- 制(2821)
- 业经(2741)
- 数学(2471)
- 数学方法(2424)
- 银(2215)
- 银行(2210)
- 融(2162)
- 金融(2161)
- 行(2155)
- 地方(2137)
- 体(1963)
- 农业(1959)
- 法(1857)
- 机构
- 大学(52803)
- 学院(49587)
- 研究(19345)
- 济(16741)
- 经济(16274)
- 管理(14806)
- 中国(14565)
- 科学(13136)
- 理学(11886)
- 理学院(11659)
- 京(11651)
- 管理学(11364)
- 管理学院(11259)
- 所(10650)
- 财(9957)
- 范(9851)
- 师范(9792)
- 研究所(9707)
- 江(8598)
- 中心(8360)
- 师范大学(8094)
- 农(7725)
- 财经(7670)
- 北京(7523)
- 州(6966)
- 经(6858)
- 院(6710)
- 业大(6373)
- 教育(6186)
- 省(5986)
共检索到81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茂
长征前张闻天撰写社论,较早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思想,为红军长征公开动员提供"总根据";长征开始后张闻天带头支持毛泽东,促成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和长征军事转折的实现;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最早系统地阐述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到达陕北后及时提出并积极推动党和红军实行战略转变,妥善处置张国焘分裂事件,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汴京饮食集中反映了古代都市酒店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成规模的酒店业的开端,引起当代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扬。另一成就是北馔、南食、川饭、素食四大风味菜系在汴京诞生,成为历史上第一座风味美食之都。源自汴京、流传至今的糖炒栗子和宋嫂鱼羹,已成为北宋灭亡的物质符号,衍生了历史教育功能。汴京改变、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首先在开封市民中,将大众的饮食需求从果腹提高到享受,并在中华文明的饮食基础上注入了浓重的汴京元素。
关键词:
北宋 饮食 汴京 酒店 菜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关键词:
宋茶文化 历史贡献 宋韵文化 当代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俊涛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图书馆组织,北京(北平)图书馆协会通过行业交流等途径向国民政府与社会公众表达了图书馆界的呼声,推动了近代图书馆与相关领域的变革。本文通过史料整理与分类,发现协会在古籍禁运、收集散佚图书、公共图书馆建设、学科建设、图书管理、税制改良、图书交换、邮运减免、信息公开、新书呈缴、版页整合等方面均有助力。总体而言,其历史贡献主要有四:保护图书遗产、推动图书馆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变革与推动出版行业变革。
关键词:
近代 北京图书馆协会 历史贡献 图书馆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振国
本文认为,按贡献分配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要素统一于生产要素,将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统一于社会贡献,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于按贡献分配。这一原则体现了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等时代性,把握了按贡献分配规律的必然性,是我国分配理论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皇伟
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教育研究不同的方法论取向。叙事研究方法论作为质性教育研究理论和方法,与教育研究关涉的依据理论主要来自多学科理论、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机理,其特征表现为背景因素与叙事意义的深层建构、边缘群体和草根话语的关注与倾听、研究视角和分析结构的拓展与革新。该方法论对教育的研究理念、价值选择及研究范式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不少局限,需要引起教育质性研究者的深思。
关键词:
叙事研究 方法论 教育探究 质性研究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莫兰琼
20世纪50年代,“156项工程”的建设构建了中国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雏形,为新中国确立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6项工程”启动了中国大推进式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成规模地转移了苏联基础工业的基础技术,填补了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技术的空白,在短期内促进了技术进步,为中国形成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重构了中国工业化区域,造就了大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建立了一批多类型的工业城市群体,改变了建国之初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156项工程”是后发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赶超的成功典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亮功
1945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战胜利成果、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边区政府于6月10日在河北邯郸成立了太行会计学会。太行会计学会是我党最早的经济学术团体,也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经济金融基础学科建设、将根据地经济活动实践升华为理论总结的一次重要探索。
关键词:
会计学校 根据地 会计基础学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宁霞
成人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作为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成人教育拓宽了教育服务的路径,催生了社区教育实践,孕育了终身教育理念,对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成人教育在促使人们在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张盼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涌现出了致力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学术共同体,观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档案保存提供了思想动力,为档案科学管理提供思想基础,为近代档案学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为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开启了先声等四个方面。溯本思源,旨在丰富近代档案思想史研究。
关键词:
档案思想 档案科学管理 国家档案事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铁城 李希圣
论述了吴越先后五主,对两浙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重点对吴越国的税收,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海上通商与国际贸易及杭州地区的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吴越国,两浙地区,开发建设,历史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倪延年
从整体认识,建国前的华侨中文报刊在客观上发挥了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传统、优秀文化传统、传播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和响应新文化运动、宣传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声援国内反对蒋介石集团封建专制的斗争等功能;在沟通华侨和祖国的联系;增进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支援祖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关键词:
华侨中文报刊 媒介功能 传媒与文明传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遐见
按贡献分配是在全社会中各种生产要素以其对社会财富增长的业绩而相应获取报酬的方式 ,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化分配模式。构建和实施按贡献分配机制 ,可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 ,充分发挥各要素主体的价值
关键词:
贡献 分配 机制 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扬
王稼祥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对政党外交的发展和推动都身体力行,是政党外交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综观其革命的一生,王稼祥对政党外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作为中共的外交使者,他与共产国际直接交往,把中国革命的基本情况向共产国际汇报,争取共产国际与联共(布)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组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强化业务技能,开展对各国政党的外交活动;提出诸多政党外交的基本思想,为以后政党外交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王稼祥 政党外交 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