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7)
- 2023(7245)
- 2022(6179)
- 2021(5408)
- 2020(4493)
- 2019(9867)
- 2018(9796)
- 2017(17941)
- 2016(9512)
- 2015(10723)
- 2014(10517)
- 2013(10394)
- 2012(10211)
- 2011(9795)
- 2010(10028)
- 2009(9725)
- 2008(9552)
- 2007(8773)
- 2006(8353)
- 2005(7913)
- 学科
- 济(64352)
- 经济(64301)
- 管理(31184)
- 业(23180)
- 企(19971)
- 企业(19971)
- 方法(18941)
- 地方(16828)
- 数学(15817)
- 数学方法(15693)
- 学(14564)
- 中国(13483)
- 环境(13359)
- 地方经济(12554)
- 业经(11630)
- 财(10532)
- 农(10472)
- 制(9658)
- 划(8705)
- 体(8660)
- 和(8295)
- 融(8164)
- 金融(8163)
- 经济学(7825)
- 理论(7738)
- 发(7334)
- 及其(7073)
- 资源(7008)
- 银(6957)
- 银行(6934)
- 机构
- 大学(159716)
- 学院(156336)
- 济(73859)
- 经济(72520)
- 研究(62170)
- 管理(52658)
- 中国(45425)
- 理学(44155)
- 理学院(43624)
- 管理学(42910)
- 管理学院(42639)
- 科学(37053)
- 京(34146)
- 财(33001)
- 所(32633)
- 研究所(29457)
- 中心(26126)
- 农(26019)
- 财经(25981)
- 江(24886)
- 经济学(24721)
- 经(23415)
- 院(22057)
- 北京(21826)
- 经济学院(21775)
- 范(21268)
- 业大(21067)
- 师范(21007)
- 农业(20351)
- 州(19312)
- 基金
- 项目(96380)
- 科学(75318)
- 基金(70672)
- 研究(68706)
- 家(63056)
- 国家(62563)
- 科学基金(51917)
- 社会(46407)
- 社会科(43902)
- 社会科学(43884)
- 省(36558)
- 基金项目(35794)
- 自然(32022)
- 划(31197)
- 自然科(31161)
- 自然科学(31148)
- 自然科学基金(30576)
- 教育(30305)
- 资助(29400)
- 编号(25221)
- 重点(22801)
- 发(22344)
- 成果(22084)
- 部(21515)
- 国家社会(20236)
- 创(19074)
- 课题(19018)
- 教育部(18361)
- 科研(18299)
- 创新(18079)
共检索到25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匀
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成了严重的问题;最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性甚至全球性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是没有国界的。经济越开放,环境越易受外因造成的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开放、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开放经济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传递的机制和治理对策,对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保护环境,对于转变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冠杰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无论是经济、社会活动,还是环境影响,地域联系都越来越紧密。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结果显示,从省域自身来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显著助推当地环境污染减少;但从省域间外部性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却存在"倒U型"规律,低环境规制强度可能对周边环境质量带来负外部性,而当环境规制达到一定强度后,这种负外部性可能会向正外部性转变。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环境规制强度 环境污染外部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晓伟
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农村重要的点源污染,也是当下环境问题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农村工业化本身的特点属性决定的,也有农村环保意识、基层政府错位的政绩观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二元性"等因素所致。结合这些因素,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必须要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设立农村生态工业园,改变现行的环境管理政策等措施,从而实现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先治理,后发展"的环保理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惠茹 陈志国
环境污染投资的基本任务,就是降低和消除环境破坏,使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从而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的界定和测度,形成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为实现环境质量的真正改善提供科学依据。一、重视提升污染治理投资效应的现实意义党十八大强调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官胜
在经济全球化和环保理念的推动下,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议题,然而以往的文献却仅集中于分析贸易开放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污染治理的影响。本文则着眼于分析了贸易开放和FDI对污染治理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和FDI能通过影响产品价格和资本利率对污染治理产生影响;并且利用工业废水治理数据通过实证发现进口贸易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而出口贸易和FDI则会降低污染治理水平。针对理论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FDI 污染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伯安 吴海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 ,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 ,需要政府的必要调控和干预。政府干预包括有关法规的制定和经济制度的安排。经济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率作用 ,且应针对不同情况安排与市场机制相沟通的不同制度形式 ,如“排污收费”、“治污收费”、“开征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等。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一种由政府调控与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相结合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排放和治污收费 排污权交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小钦 石磊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主要运用外部性原理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然后,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外部性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昱
中国电力业环境效率低下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施效果不显著的事实表明,政策执行主体,即电力企业及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政策方面存在被动性,这可能与电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文章运用联立方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对电力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电力企业及地方政府缺乏环境保护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主要原因,而电力投资显著的增长效应以及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激励是地方政府重投资、轻环境保护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电力业发展 环境污染 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华 叶炜 林善浪
十九大报告中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型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该曲线进行了阐述与解释。首先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分析了污染治理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是导致一国或地区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出现倒U型关系的本质原因。进而基于我国1998~2014年省级数据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设。最后,尽管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仍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但自2010年以后有近30%的省份其污染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速度已经减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鼓励园区提供公共环保设施与服务等措施帮助我国加快进入倒U型曲线的右半部分,尽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陈霜华
通过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将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引入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清洁要素以及技术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对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仍然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颖
"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路径。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以及"先污染、后整治"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头上的两把利刃。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资源有效利用以及污染外部效应的两难冲突是实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格兰杰检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成 朱乾龙 同申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暗含着"同质"假设,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各个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相似的环境影响轨迹。本文在质疑该"同质"假设的前提下,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整体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①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主要取决于地区和污染指标的选取,具体会呈现单调递减、"U"型、倒"U"型、"N"型和倒"N"型五种关系;②不同组别的当前经济水平会给不同污染物带来不同的内生性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在SO2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高工业化高收入组、高工业化低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固体废弃物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废水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高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因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环境规制形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晓兵
本文在介绍了越境环境污染的损害非一致性和混合非一致性特征的基础上 ,从外部性角度分析了越境环境问题 ,并着重探讨了博弈论在越境环境污染分析中的应用。指出 ,国际合作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越境污染 外部性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