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4)
- 2023(11602)
- 2022(9332)
- 2021(8661)
- 2020(6694)
- 2019(15322)
- 2018(14848)
- 2017(26638)
- 2016(14345)
- 2015(15964)
- 2014(15838)
- 2013(15011)
- 2012(13709)
- 2011(12513)
- 2010(13083)
- 2009(12369)
- 2008(11363)
- 2007(10199)
- 2006(9103)
- 2005(8165)
- 学科
- 济(62624)
- 经济(62585)
- 管理(37931)
- 业(33470)
- 企(27692)
- 企业(27692)
- 融(26130)
- 金融(26127)
- 中国(24995)
- 方法(24142)
- 银(23601)
- 银行(23597)
- 行(22948)
- 数学(21267)
- 数学方法(20826)
- 地方(19857)
- 农(16187)
- 业经(14807)
- 财(13981)
- 制(13707)
- 理论(12979)
- 农业(11443)
- 学(11241)
- 中国金融(11120)
- 地方经济(9901)
- 环境(9389)
- 教育(9340)
- 和(8822)
- 务(8708)
- 体(8685)
- 机构
- 学院(196733)
- 大学(194788)
- 济(76731)
- 经济(74849)
- 管理(69313)
- 研究(66295)
- 理学(58259)
- 理学院(57560)
- 中国(56440)
- 管理学(56142)
- 管理学院(55772)
- 京(40780)
- 科学(39701)
- 财(37494)
- 中心(32777)
- 所(32150)
- 江(31184)
- 范(29325)
- 财经(29088)
- 师范(29050)
- 研究所(28977)
- 农(27893)
- 州(26663)
- 经(26246)
- 北京(26001)
- 业大(25159)
- 经济学(24516)
- 院(24513)
- 师范大学(23199)
- 技术(22436)
- 基金
- 项目(129871)
- 科学(102039)
- 研究(100702)
- 基金(90582)
- 家(78024)
- 国家(77284)
- 科学基金(66232)
- 社会(63320)
- 社会科(60050)
- 社会科学(60036)
- 省(53493)
- 教育(47862)
- 基金项目(46326)
- 划(44251)
- 编号(42358)
- 自然(39195)
- 自然科(38256)
- 自然科学(38253)
- 自然科学基金(37490)
- 资助(36548)
- 成果(35759)
- 课题(31320)
- 重点(30421)
- 发(30109)
- 创(27860)
- 部(27519)
- 年(26538)
- 国家社会(26444)
- 创新(25967)
- 项目编号(25927)
共检索到312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远 魏建军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话题。当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亟须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进行澄清,从实践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等层面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型,以阐释其建设目的、意义和方法,并从基于区域类型,把握不同实践中心的建设定位;拓展资源禀赋,破解实践中心的建设之困;培育实践项目,实现实践中心的预期功能等方面为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提供策略和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正>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的战略任务。为落实《意见》精神,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将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为一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系统,建设好实践中心需要循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把准总体要求。把准总体要求是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23年,教育部发布《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指南》,为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通过完整、准确、全面地领会和把握实践中心建设的定位与目标、原则与理念、任务与职责、条件与保障、评价与监测等方面的总体要求,确保实践中心建设不走样、不跑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明确建设定位。实践中心分为学校实践中心、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一般由学校牵头建设,专注于学生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公共实践中心一般由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牵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晓棠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有助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面临各资源要素相对缺乏、多主体利益不易协调、实体化运行效率低下、学生主体性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基于现代组织理论,从环境、规模、战略、技术和结构四个方面讨论了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路径:营造积极有利的组织环境;形成合理适度的组织规模;制定特色鲜明的组织战略;强化技术支撑,构建有机式组织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晶 汪鲁才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具有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建设面向的区域性、建设任务的明确性、建设模式的多样性、建设资源的共享性等特征。其是落实国家有关战略要求的体现,是改革探索深入推进与转型发展的产物,能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效载体,可以推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引企入校、企业培训中心转型、优化政府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等方式来开展建设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实践中心建设面临职业院校积极主动但能力不足、企业有需求但动力不足、政府有责任但定位不清的困境。未来,实践中心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主体的责权利、完善多主体的多维推动机制和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娉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已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剖析入手,进而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践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主体、主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体“共构机制”缺乏等问题均会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带来风险,审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四链融合”机制;第二,要加强高校对“四链融合”的引领与适应;第三,发挥政府对“四链融合”的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婵娟 徐小容 陈章
"产赛教"深度融合模式以技能大赛为枢纽与手段,将生产空间、竞赛空间、教学空间进行对应与融汇,将职业教育置于企业、政府、技能大赛和职业院校相互构联形成的"产赛教"网络,其核心价值在于以竞赛平台为枢纽,推动职业教育并轨于产业发展方向,完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政治)资本的交换、转化,通过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循环,实现资本的增值,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产教深度融合。"产赛教"深度融合必须紧扣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立足于中观层面,改革职业教育内部资源,实现"三标""三地""三程""三法""三师""三考"六个方面的融合,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推动实践教学效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婷婷 李冲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途径。为解决现阶段我国产教脱节、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关系机制与实践路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价值一致性对协同育人效果和知识整合能力影响不显著。战略互补性通过知识交互与知识融合对协同育人效果影响显著,是产教融合主体关系匹配的主要动机来源。协同育人路径以知识交互为基础,知识融合为“纽带”,知识整合能力在其中发挥“桥梁”中介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琳佳 宋志平
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够有效促进政行企校协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需要、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落实高职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面临的主体因素阻碍、运行机制不完善、治理体系滞后、组织文化融合困难等现实难点,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是:强化主体建设,推动共同体参与主体同向同行;重视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共同体生态,多主体联合搭建共同体有效治理体系;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包容开放的共同体组织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亚峰
基于对1985年至2019年政策文本的分析,可将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实践样态演进历程划分为以校办企业与校企联合办学为纽带的初步探索期、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调整期、以各类项目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全方位深化期、以各层次产教融合政策为基石的政策体系建设期。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外产教融合政策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完善提供有益启示。为消解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时效性欠佳、针对性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在政策制定环节,应多方借鉴,科学制定;在政策执行环节,应高效执行,全面贯彻;在政策评估环节,应定期监测,有效评估;在政策修订环节,应及时反馈,适时修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鹏燕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模式,知识生产由模式I向模式II和模式III转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跨界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产教融合也由产教分离向共同体建构转变,实现异质主体的跨界融合;由职业知识向技术知识转变,实现技术知识的创新应用;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实现育人标准的多维协同。产教融合应当继续沿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发展方向,构建产教共同体的知识生产网络、问题导向的创新发展体系、协同育人的质量评价标准,更好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晓瑾 李强 束海星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其逻辑价值在于彰显企业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与职业院校的内在关联是培养目标一致、政策导向一致、利益追求一致。因此,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群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正>2023年7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到2025年,建成300个左右全国性实践中心,带动各地建设一批省级和市级实践中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实践中心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靖 尚嘉珉
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下,契约设计明晰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权益保障、契约执行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共赢、契约调整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通变达权。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中留有价值目标取向冲突、有限理性矛盾挑战及产教信息封闭阻塞的契约设计之困;显现沟通协调机制失灵、职教发展氛围失范及社会网络关系失衡的契约执行之难;存在激励制度不健全、资产专用性不坚韧及适变能力不充分的契约调整之窘。可通过优化契约设计,提升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知;强化契约执行,增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信心;细化契约调整,通畅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运营,助推其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